双银热致变色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0727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银热致变色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双银热致变色玻璃包括玻璃基片及依次形成于该玻璃基片上的第一介质层、第一底部保护层、第一红外反射层、第一上部保护层、第二介质层、第二底部保护层、第二红外反射层、第二上部保护层与第三介质层,其中该第一介质层、该第二介质层与该第三介质层的其中之一包括二氧化钒基薄膜层,另外二个为复合介质层。上述双银热致变色玻璃具有可对室内温度与光线进行智能调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玻璃,尤其是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执行力度加大以及人们对低碳环保意识的加强,以低辐射玻璃为代表的节能玻璃在门窗、玻璃幕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低辐射玻璃家族中,节能性能优异的双银低辐射玻璃得到大量应用。然而,现有的双银低辐射玻璃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根据环境的变化实现对室内温度与光线的智能化调节,例如其一旦安装好,其光学特性就固定下来,不能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在舒适性和节能效果上仍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对室内温度与光线进行智能调节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银热致变色玻璃,其包括玻璃基片及依次形成于该玻璃基片上的第一介质层、第一底部保护层、第一红外反射层、第一上部保护层、第二介质层、第二底部保护层、第二红外反射层、第二上部保护层与第三介质层,其中该第一介质层、该第二介质层与该第三介质层的其中之一包括二氧化钒基薄膜层,另外二个为复合介质层。该二氧化钒基薄膜层是由掺钨、铌或钥的二氧化钒形成,其中钨、铌或钥的掺杂量为二氧化钒中钒的质量的0.5%~3%。该二氧化钒基薄膜层是由掺钨的二氧化钒形成,且该二氧化钒基薄膜层的厚度为20~120nm。该第一红外反射层或该第二红外反射层是由银或铜银合金形成,且该第一红外反射层或该第二红外反射层的厚度为5~25nm。该第一底部保护层、该第一上部保护层、该第二底部保护层或该第二上部保护层是由钛、镍铬合金或镍钛合金形成,且该第一底部保护层、该第一上部保护层、该第二底部保护层或该第二上部保护层的厚度为0.5~5nm。该第一底部保护层、该第一上部保护层、该第二底部保护层或该第二上部保护层是由掺铝氧化锌形成,且该第一底部保护层、该第一上部保护层、该第二底部保护层或该第二上部保护层的厚度为2~25n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双银热致变 色玻璃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玻璃基片;以及通过磁控溅射镀膜的方式依次在该玻璃基片上沉积第一介质层、第一底部保护层、第一红外反射层、第一上部保护层、第二介质层、第二底部保护层、第二红外反射层、第二上部保护层与第三介质层,其中该第一介质层、该第二介质层与该第三介质层的其中之一包括二氧化钒基薄膜层,另外二个为复合介质层。在沉积该二氧化钒基薄膜层时的温度为35(T480°C,沉积其他层时的温度为室温。磁控溅射镀膜沉积各层时的温度为室温,在沉积完各层后,还包括对形成有各层的玻璃基片进行钢化处理,其中,钢化处理的温度为65(T700°C,时间为1-10分钟。磁控溅射镀膜沉积各层时的温度为室温,在沉积完各层后,还包括对形成有各层的玻璃基片进行退火处理,其中,退火的温度为40(T650°C,退火时间为20分钟至2小时。上述双银热致变色玻璃在保留双银低辐射玻璃优异的隔热性能的基础上,还可利用二氧化钒基薄膜层在室温附近发生的由于半导体相与金属相的可逆转变而表现出来的对阳光辐射能量透过的变化,实现依据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双银热致变色玻璃的光热性能,这使得双银热致变色玻璃在应用于建筑材料时,可对室内温度与光线进行智能调节,进而不仅可增加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而且还可降低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双银热致变色玻璃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双银热致变色玻璃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双银热致变色玻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双银热致变色玻璃100包括玻璃基片10与依次形成于玻璃基片10上的第一介质层11、第一底部保护层12、第一红外反射层13、第一上部保护层14、第二介质层15、第二底部保护层16、第二红外反射层17、第二上部保护层18与第三介质层19。其中第一介质层11、第二介质层15与第三介质层19的其中之一可包括二氧化钒(VO2)基薄膜层,另外二个为复合介质层。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介质层11是二氧化钒基薄膜层;第二介质层15与第三介质层19是复合介质层。其中,第一介质层11可由掺钨、铌或钥的二氧化钒形成,其中钨、铌或钥的掺杂量可为二氧化钒中钒的质量的0.5%~3% ;优选地,第一介质层11是由掺钨的二氧化钒形成。并且,此时第一介质层11的厚度可为20-120纳米(nm)。第二介质层15与第三介质层19可由金属或非金属的氧化物或氮化物来形成,例如氧化钛(Ti02)、锌锡氧化物(ZnSnOx)、氧化锡(SnO2)、氧化锌(ZnO)、氧化娃(SiO2)、氧化钽(Ta2O5)、氧化秘(BiO2)、氧化铝(A1203)、氧化铌(Nb205)、氮化硅(Si3N4)或锌铝氧化物(AZO)来形成。并且第二介质层15的厚度可为15~80nm ;第三介质层19的厚度可为25~80nm。 第一红外反射层13与第二红外反射层17可分别由银(Ag)或铜银(AgCu)合金形成。第一红外反射层13与第二红外反射层17的厚度可分别为5~25nm。 第一底部保护层12、第一上部保护层14、第二底部保护层16与第二上部保护层18可分别由金属或金属合金形成,例如钛(Ti)、镍铬(NiCr)合金或镍钛(NiTi)合金;且第一底部保护层12、第一上部保护层14、第二底部保护层16与第二上部保护层18的厚度可分别为0.5~5nm。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底部保护层12、第一上部保护层14、第二底部保护层16与第二上部保护层18还可分别由掺铝氧化锌(AZO)形成,且此时第一底部保护层12、第一上部保护层14、第二底部保护层16与第二上部保护层18的厚度可分别为2~25nm。上述双银热致变色玻璃100中的第一介质层11是二氧化钒基薄膜层。由于二氧化钒是一种具有相变特性的功能材料,当温度低于相变点时,呈单斜晶系结构,表现为半导体特性;当温度高于相变点时,转变为四方金红石结构,表现为金属特性。在从低温半导体相到高温金属相的转变过程中,可见光区域的透过率变化不大,但红外光区域的透过率变化显著,高温金属相的红外区域透过率相比低温半导体相有显著下降,特别是对于波长大于2500nm的中远红外区域几乎不能透过。并且二氧化钒的这种低温半导体相与高温金属相之间的转变是可逆的。二氧化钒发生半导体相与金属相之间的可逆转变的温度点为68°C,对其进行合适的掺杂,在晶格中引入预定的金属离子(本实施例中是钨、铌或钥)能降低相变温度点至室温附近。如此,上述双银热致变色玻璃100,在保持了双银低辐射玻璃优越的隔热性能的同时,又能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来改变阳光红外辐射能量透过,当环境温度较低时,能让阳光尽量透过从而提高室内温度、降低采暖所需的能耗;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又能屏蔽全部或部分阳光,进一步起到阻热的效果,降低制冷所需的能耗,从而实现对室内温度与光线的智能化控制与调节。因此,上述双银热致变色玻璃100在保留双银低辐射玻璃优异的隔热性能的基础上,还可利用二氧化钒基薄膜层在室温附近发生的由于半导体相与金属相的可逆转变而表现出来的对阳光辐射能量透过的变化,实现依据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双银热致变色玻璃100的光热性能,这使得双银热致变色玻璃100在应用于建筑材料时,可对室内温度与光线进行智能调节,进而不仅可增加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而且还可降低能耗。请参见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银热致变色玻璃,其包括玻璃基片,其特征在于,该双银热致变色玻璃还包括依次形成于该玻璃基片上的第一介质层、第一底部保护层、第一红外反射层、第一上部保护层、第二介质层、第二底部保护层、第二红外反射层、第二上部保护层与第三介质层,其中该第一介质层、该第二介质层与该第三介质层的其中之一包括二氧化钒基薄膜层,另外二个为复合介质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银热致变色玻璃,其包括玻璃基片,其特征在于,该双银热致变色玻璃还包括依次形成于该玻璃基片上的第一介质层、第一底部保护层、第一红外反射层、第一上部保护层、第二介质层、第二底部保护层、第二红外反射层、第二上部保护层与第三介质层,其中该第一介质层、该第二介质层与该第三介质层的其中之一包括二氧化钒基薄膜层,另外二个为复合介质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银热致变色玻璃,其特征是:该二氧化钒基薄膜层是由掺钨、铌或钥的二氧化钒形成,其中钨、铌或钥的掺杂量为二氧化钒中钒的质量的0.5%~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银热致变色玻璃,其特征是:该二氧化钒基薄膜层是由掺钨的二氧化钒形成,且该二氧化钒基薄膜层的厚度为2(Tl20n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银热致变色玻璃,其特征是:该第一红外反射层或该第二红外反射层是由银或铜银合金形成,且该第一红外反射层或该第二红外反射层的厚度为5~25n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银热致变色玻璃,其特征是:该第一底部保护层、该第一上部保护层、该第二底部保护层或该第二上部保护层是由钛、镍铬合金或镍钛合金形成,且该第一底部保护层、该第一上部保护层、该第二底部保护层或该第二上部保护层的厚度为0.5~5n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银热致变色玻璃,其特征是:该第一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平生曾小绵唐晶吕宜超王小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