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及其在制碱工业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6924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叶轮,包括盖板,以及盖板闭合后组成的具有进水口及出水口的叶轮腔,还包括设置在叶轮腔内部的环形叶片轴,以及通过轴孔间隔套设在叶片轴上的叶片,叶片的外边缘紧贴叶轮腔内壁,叶片的材质为不导电的塑料;叶轮用于制碱工业时,水从叶轮的进水口进入叶轮腔,并推动叶片紧贴叶轮腔内壁旋转,叶片旋转至出水口处将水流输送进入电解槽,出水口的电流由于被叶片所阻挡而无法传送至进水口。该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管道与电解槽之间设置一台叶轮,利用叶轮的不导电叶片输送水流并将管道内的水与电解槽中的水隔断,从而避免了电解槽中电流随水流进入管道而造成能源损耗,有利于制碱工业的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轮及其在制碱工业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叶轮及其在制碱工业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在制碱企业中,使用输送管道往电解槽中输送水流的过程中,由于电解槽中的水与输送管道中的水连通,所以电解槽中的电流会通过连通的水而流向输送管道,从而造成电解槽中电流的损耗。目前,在全国制碱企业中,平均约有总用电量3%的电流在该输送过程中损耗,能源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叶轮及其在制碱工业中的应用,以把进水管中的水和电解槽中的水隔断而减少电解槽中电流的损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叶轮,包括盖板,以及盖板闭合后组成的具有进水口及出水口的环形叶轮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叶轮腔内部的环形叶片轴,以及通过轴孔间隔套设在所述叶片轴上的叶片,所述叶片的外边缘紧贴叶轮腔内壁,所述叶片的材质为不导电的塑料。叶轮在制碱工业中的应用,水从所述叶轮的进水口进入所述叶轮腔,并推动所述叶片紧贴所述叶轮腔内壁旋转,所述叶片旋转至出水口处将水流输送进入电解槽,出水口的电流由于被不导电塑料材质的叶片所阻挡而无法传送至进水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轮及其在制碱工业中的应用,其通过在管道与电解槽之间设置一台叶轮,利用叶轮的不导电叶片输送水流并将管道内的水与电解槽中的水隔断,从而避免了电解槽中电流随水流进入管道而造成能源损耗,有效的减少了能源浪费,有利于制碱工业的节能环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叶轮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叶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1.进水口12.出水口 13.叶片轴14.叶片21.盖板22.螺栓螺母 31.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考图1至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轮,包括盖板21,两块盖板21通过螺栓螺母22锁紧闭合后组成具有进水口 11及出水口 12的环形叶轮腔,叶轮腔内部设置有的环形的叶片轴13,叶片14通过轴孔31间隔套设在叶片轴13上,且圆形叶片14的外边缘紧贴叶轮腔内壁而隔断叶片14两侧的空间,叶片14由不导电的塑料材质制备而成。叶轮应用于制碱工业时,输水管道内的水从叶轮的进水口 11进入叶轮腔,并推动叶片14紧贴叶轮腔内壁旋转,叶片14旋转至出水口 12处将水流输送进入电解槽,出水口12的电流由于被不导电塑料材质的叶片14所阻挡而无法传送至管道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轮及其在制碱工业中的应用,其通过在输水管道与电解槽之间设置一台叶轮,利用叶轮的不导电叶片14输送水流并将管道内的水与电解槽中的水隔断,从而避免了电解槽中电流随水流进入管道而造成能源损耗,有效的减少了能源浪费,有利于制碱工业的节能环保。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以及盖板闭合后组成的具有进水口及出水口的环形叶轮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叶轮腔内部的环形叶片轴,以及通过轴孔间隔套设在所述叶片轴上的叶片,所述叶片的外边缘紧贴叶轮腔内壁,所述叶片的材质为不导电的塑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以及盖板闭合后组成的具有进水口及出水口的环形叶轮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叶轮腔内部的环形叶片轴,以及通过轴孔间隔套设在所述叶片轴上的叶片,所述叶片的外边缘紧贴叶轮腔内壁,所述叶片的材质为不导电的塑料。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高歌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