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液处理设备及与其合并的液体喷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0511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包括: 液体喷射头,该液体喷射头沿第一方向可移动; 压板,该压板相对着所述液体喷射头以支撑物体,并限定所述液体喷射头和所述物体之间的间隙,其中液滴从所述液体喷射头喷射至所述物体,所述压板设有槽孔和通孔,其中从所述物体的边缘偏离出的液滴设置在所述槽孔中,而所述通孔形成在所述槽孔的底部中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盘件,该盘件设置在所述压板下面,以接收通过所述通孔滴下的液体; 设在所述槽孔中的第一液体吸收器; 设在所述盘件中的第二液体吸收器;及 至少一个液体引导件,所述至少一个液体引导件通过所述通孔中至少一个通孔延伸,以将由所述第一液体吸收器吸收的液体引导至所述第二液体吸收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喷射装置,诸如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喷墨装置通过远离记录介质的末端设置墨可以实施所谓的无页边距打印。与诸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记录装置不同,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将代替墨的液体从液体喷射头喷射至喷射液体所要到达的物体上的装置。喷墨记录装置(以下称为打印机)具有排放墨的喷墨记录头(以下称为记录头)和压板,其中所述压板相对着记录头而设且从下面支撑纸张,以限定记录头和打印表面之间的距离。此外,某些打印机可以实施所谓的无页边距打印,打印出的纸张无页边距(例如,见日本公布专利No.2002-86821A)。在能够实施无页边距打印的打印机中,槽孔形成在压板的上表面(压板表面)。槽孔包括沿主扫描方向在压板表面上方延伸形成的槽孔和定位在位于纸张末端的部分上的槽孔。例如,当纸张的引导端定位在沿主扫描方向延伸形成的槽孔的上方时,墨也会喷射至处于引导端之外的区域,从而在引导端处实施无页边距打印。换句话说,墨置入槽孔中。一般,用来吸收墨的墨吸收器(以下称为第一废液吸收器)设在槽孔中。如果不设所述的第一废液吸收器,置入槽孔中的墨有可能变成墨雾而破坏了打印质量,或者有可能粘着在打印机驱动部件上而干扰了正常的打印操作。多个通孔设在槽孔的底部。置入槽孔的墨先吸入至第一废液吸收器中,然后从通孔滴下。由此,用于接收这样滴下的墨的废液盘设在压板的下面。用于吸收墨的墨吸收器(以下称为第二废液吸收器)以与槽孔相同的方式设在废液盘中。结果,能可靠地保持住储存在废液盘中的墨,而不至于漏至外面。设置在槽孔中的墨由第一废液吸收器吸收。这样吸收的墨没有完全地滴入到废液盘中。更特别地,根据第一废液吸收器的保持墨特性,部分墨通过通孔滴向废液盘,而其他部分墨保留在第一废液吸收器的下部中。例如,如果使用者在操作或者搬运打印机时打印机极大地倾斜,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在第一废液吸收器下部的墨集中在压板的末端,并且在最坏的情况下墨有可能溢出槽孔。当发生此类情况时,有可能对打印机的部件(诸如驱动系统或电子系统)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墨可能从打印机漏出。此外,在上述方法中,直到第一废液吸收器中吸收的墨量达到饱和状态时墨才会滴下。由此,大量的墨有可能长时间的保持在第一废液吸收器中。结果,在由于使用者之间搬运而使喷墨记录装置以倾斜的状态被使用的情况下,储存在第一废液吸收器中的墨在某些情况下流到装置外部。在使用容易凝固的墨的情况下,例如特别地使用了颜料型墨,墨有可能在第一废液吸收器中保持较长时间,并且在第一废液吸收器的表面上凝固的墨有可能沉积,从而破坏了第一废液吸收器的吸收能力。因此,作为喷墨记录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第一废液吸收器和第二废液吸收器一体形成(例如,见日本公布专利No.2001-301201A;第7页和图7)。结果,吸收在第一废液吸收器中的墨完全地沿着重力的方向仅在第一废液吸收器中移动,然后由第二废液吸收器保持,从而能够快速地实施墨从第一废液吸收器至第二废液吸收器的移动。这样,可以防止墨从第一废液吸收器中溢出或者凝固。然而,具有第一废液吸收器和第二废液吸收器一体形成的结构的部件具有传统无法获得的新型结构。由于这个原因,当使用这样的部件时,存在着这样的担忧喷墨记录装置的设计有可能有显著地变化。还存在着这样的担忧成本由于设计的变化而有可能增加,生产效率有可能降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该装置包括液体喷射头,该液体喷射头沿第一方向可操作移动;压板,该压板相对着液体喷射头以支撑物体,并限定液体喷射头和所述物体之间的间隙,其中液滴从液体喷射头喷射至所述物体,该压板设有槽孔和通孔,其中从所述物体的边缘偏离出的液滴设置在所述槽孔中,而所述通孔形成在槽孔的底部中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盘件,该盘件设置在压板下面,以接收通过通孔滴下的液体;设在槽孔中的第一液体吸收器;设在盘件中的第二液体吸收器;及至少一个液体引导件,其通过通孔中至少一个通孔延伸,以将由第一液体吸收器吸收的液体引导至第二液体吸收器。在这样的结构中,液体几乎不会保持在第一废液吸收器的下部中。在操作或者搬运中液体喷射装置极大地倾斜的情况下,可以消除这样的缺点保持在第一废液吸收器中的液体聚集在压板的末端,然后溢出至外部。结果,提高了在操作或者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优选地,液体引导件是第三液体吸收器,该第三液体吸收器的液体吸收率高于第一液体吸收器的液体吸收率。在这样的结构中,可以容易且花费不高地获得液体引导件。“高液体吸收率”指毛细管作用相对地显著,从而可以将相同量的液体扩展在更宽的区域中。这里优选第二液体吸收器的液体吸收率高于第三吸收器的液体吸收率。在这样的结构中,液体可以可靠地引导至盘件中。优选地,通孔处于实施液体喷射头的冲洗操作的位置上,其中液体引导件设在所述通孔中。在液体喷射装置中,实施所谓的冲洗(恢复)操作,从而使液体喷射头的喷嘴口不阻塞,其中在所述的冲洗操作中液体被慢速地喷射。冲洗操作在液体喷射头的主扫描区域(第一扫描方向)的末端附近实施。由此,在实施冲洗操作的位置中,设置了更大量的液体。因此,根据以上的结构,液体引导件的功能可以更有效地发挥。这样,与墨溢出相关的问题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这里优选实施冲洗操作的位置不设在液体喷射头的靠近位置。在这样的结构中,即使在电子部件设置在远离位置上的情况下,利用液体引导件的功能液体溢出问题也可以解决,而不用担心电子部件有可能受到不利影响。优选地,通孔位于相对于第一方向处在倾斜状态的压板的下位置上,其中所述液体引导件在所述通孔中。压板沿第一方向延伸。在压板设置在液体喷射装置中的某些情况下,压板受部件精度或者组装精度的影响沿第一方向倾斜预定的角度。在这样的结构中,设置在槽孔中的液体将会聚集在下部,从而产生液体溢出问题。然而,根据以上的结构,液体引导件的功能能够在液体聚集的下侧处发挥。这样,可以可靠地防止液体溢出问题。优选地,液体引导件为由多孔材料组成的单个部件。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液体引导件和第二液体吸收器独立设置,所以完全可以使用传统的液体吸收器作为第二液体吸收器。这样,液体喷射装置中的设计就不需要有太多的改变。优选地,液体引导件为薄片状部件,其中所述薄片状部件具有通过通孔中至少一个通孔而延伸的部分。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稍微处理传统的液体吸收器就可容易地形成液体引导件,设计上不需要大的改变。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这里优选液体引导件具有这样的尺寸至少等于液体喷射头沿第一方向的可移动范围。在这样的结构中,在物体尺寸设置在液体喷射头的可移动范围中的情况下,即使液体偏离出物体的所有边缘,设置的液体也可以可靠地吸收在液体引导件中。结果,液体可以喷射至具有各种形状的目标的所有边缘上。优选地,液体引导件装至槽孔中,第一液体吸收器层压在液体引导件上。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将第一液体吸收器和液体引导将的总厚度设置地小于槽孔的深度,可以防止在压板支撑物体时物体与第一液体吸收器接触。结果,可以防止吸持在第一液体吸收器中的液体污染物体。优选地,斜切掉将要与第二液体吸收器接触的液体引导件的尖端。在这样的结构中,毛细管作用可以容易地产生在液体引导件和第二液体吸收器之间,使得吸收在液体引导件中液体可以可靠地移至第二液体吸收器。优选地,液体引导件的液体吸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光正智片桐爱彦和田始羽场佳祐新谷绿矶野正博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