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02299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羧酸型亲水性单体和三乙胺反应胺化成盐,加入二异氰酸酯,反应得到端-NCO基的预聚体,再加入多元醇反应得到离子基团更集中于聚氨酯软段的端-OH的预聚体;然后向预聚体混合物中再次加入二异氰酸酯反应,最后加入醇类小分子扩链剂,并添加丙酮调节粘度,反应得到聚氨酯预聚体;(2)将聚氨酯预聚体冷却,然后进行水分散乳化;乳化后加入胺类小分子扩链剂进行扩链和内交联改性,最后真空脱除丙酮,即制得固含量约45%的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连接料对塑料薄膜具有良好的附着牢度,并具有很好的耐水性和耐蒸煮性能,综合性能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下述步骤:(1)将羧酸型亲水性单体和三乙胺反应胺化成盐,加入二异氰酸酯,反应得到端-NCO基的预聚体,再加入多元醇反应得到离子基团更集中于聚氨酯软段的端-OH的预聚体;然后向预聚体混合物中再次加入二异氰酸酯反应,最后加入醇类小分子扩链剂,并添加丙酮调节粘度,反应得到聚氨酯预聚体;(2)将聚氨酯预聚体冷却,然后进行水分散乳化;乳化后加入胺类小分子扩链剂进行扩链和内交联改性,最后真空脱除丙酮,即制得固含量约45%的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连接料对塑料薄膜具有良好的附着牢度,并具有很好的耐水性和耐蒸煮性能,综合性能优良。【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墨用聚氨酯连接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塑料薄膜凹版印刷无溶剂无锡类催化剂的水性油墨用聚氨酯连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食品包装凹版印刷所使用的油墨连接料主要是溶剂型聚氨酯。溶剂挥发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印刷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还可能渗透到食品中对食品安全造成潜在危害。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市场上已出现较为环保的醇酯溶和醇溶聚氨酯油墨连接料。专利CN101255297公开了一种醇酯溶环保型连接料树脂。该连接料树脂是在聚氨酯/聚脲树脂中引入非极性的基团,使其不仅对PET、PA薄膜具有良好的附着牢度,而且对非极性的PE、PP薄膜也具有良好的附着牢度。专利CN102746735公开了一种醇溶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其包括甲组分和乙组分,甲组分是由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和多元胺反应生成的端氨基聚氨酯,乙组分是由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和环氧树脂反应生成的环氧树脂改性的聚氨酯。上述连接料虽然取代了苯溶和酮溶连接料,但是其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仍大量使用有机溶剂。随着环保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市场对非有机溶剂型油墨的需求正逐渐增大,应大力开发和应用水性油墨。水性油墨是目前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认可的唯一一种可在食品、药品包装上印刷且不受限制的油墨。水性油墨(简称水墨)是以水为主要溶剂,由水性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的水性连接料与颜料、表面活性剂及相关助剂经复配研磨加工而成的一种印刷油墨。水性连接料是一种亲水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水中能溶解或溶胀而形成溶液或分散液。水性连接料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性油墨的性能。目前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普遍存在着固含量低,耐水性、耐水解性、耐蒸煮性较差,对塑料薄膜附着牢度较差等不足。并且在水性聚氨酯合成过程中常采用有毒的有机锡类催化剂和添加高沸点的有机溶剂(如N-甲基吡咯烷酮等)溶解难溶单体和降低体系粘度,使得制备的水性聚氨酯残留有少量有毒的有机锡类催化剂和有机溶剂,在安全环保方面仍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溶剂无锡类催化剂的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I)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先在50~60°C下将羧酸型亲水性单体和三乙胺反应胺化成盐,然后升温至70~80°C,第一次加入二异氰酸酯,反应得到端-NCO基的预聚体,当NCO残余量达到理论值后,将多元醇加入预聚体混合物中继续反应,得到离子基团更集中于聚氨酯软段的端-OH的预聚体;然后向预聚体混合物中第二次加入二异氰酸酯反应至NCO残余量达到理论值,再加入醇类小分子扩链剂,视体系粘度情况添加适量丙酮调节粘度,反应得到聚氨酯预聚体;(2)水分散乳化及后扩链:将上述制备的聚氨酯预聚体冷却至35~40°C,然后在高速搅拌下进行水分散乳化;乳化后加入胺类小分子扩链剂进行扩链和内交联改性,最后真空脱除残留的丙酮,即制得固含量约45% (44.5~45.5%)的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各原料占下述单体总量的质量分数为:【权利要求】1.一种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先在50~60°C下将羧酸型亲水性单体和三乙胺反应胺化成盐,然后升温至70~80°C,加入二异氰酸酯,反应得到端-NCO基的预聚体,当NCO残余量达到理论值后,将多元醇加入预聚体混合物中继续反应,得到离子基团更集中于聚氨酯软段的端-OH的预聚体;然后向预聚体混合物中再次加入二异氰酸酯反应至NCO残余量达到理论值,再加入醇类小分子扩链剂,并添加丙酮调节粘度,反应得到聚氨酯预聚体; (2)水分散乳化及后扩链:将上述制备的聚氨酯预聚体冷却至35~40°C,然后在高速搅拌下进行水分散乳化;乳化后加入胺类小分子扩链剂进行扩链和内交联改性,最后真空脱除残留的丙酮,即制得固含量为44.5~45.5%的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原料占下述单体总量的质量分数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乙胺是以中和度100%的量添加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元醇为聚ε-己内酯二醇、二聚脂肪酸酯二醇、聚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其分子量为1000~2000。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加入的二异氰酸酯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所述第二次加入的二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4’ -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类小分子扩链剂为1,4-丁二醇、二甘醇、1,6-己二醇、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羧酸型亲水性单体为2,2-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中的一种或两种。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胺类小分子扩链剂为乙二胺、1,4-丁二胺、1,6-己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胺化成盐反应的时间为0.5~Ih ;第一次加二异氰酸酯反应时间为1.5h~2h ;加多元醇反应时间为2~3h ;第二次加二异氰酸酯反应时间为2~3h。10.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方法制备的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文档编号】C09D11/102GK103910851SQ201310638764【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日 【专利技术者】夏正斌, 汪盛藻, 雷亮, 曾华丽, 汤多峰, 刘婕妤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叶氏化工研发(上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先在50~60℃下将羧酸型亲水性单体和三乙胺反应胺化成盐,然后升温至70~80℃,加入二异氰酸酯,反应得到端‑NCO基的预聚体,当NCO残余量达到理论值后,将多元醇加入预聚体混合物中继续反应,得到离子基团更集中于聚氨酯软段的端‑OH的预聚体;然后向预聚体混合物中再次加入二异氰酸酯反应至NCO残余量达到理论值,再加入醇类小分子扩链剂,并添加丙酮调节粘度,反应得到聚氨酯预聚体;(2)水分散乳化及后扩链:将上述制备的聚氨酯预聚体冷却至35~40℃,然后在高速搅拌下进行水分散乳化;乳化后加入胺类小分子扩链剂进行扩链和内交联改性,最后真空脱除残留的丙酮,即制得固含量为44.5~45.5%的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正斌汪盛藻雷亮曾华丽汤多峰刘婕妤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叶氏化工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