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副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97269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1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的副车架结构包括:前横梁及后横梁,左右两端部结合于一对后纵梁的下面部;左右一对侧梁,通过所述前横梁的左右两端部的下方,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前端部结合于上弯部的下部,后端部结合于所述后横梁;左右一对支架,将所述前横梁的左右两端部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左右一对侧梁上下连结。所述前横梁以其左右两端部位于比中央部更上方的方式弯曲形成。设置有作为后轮用的多个悬架连杆中的一者的横向连杆,该横向连杆的一端部的轴支撑于后轮支撑部件的位置被设定在比其他悬架连杆更靠近后轮中心的位置。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轴支撑所述横向连杆的另一端部的横向连杆支撑部。由此,既能确保悬架连杆的支撑刚性又能满足轻量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的副车架结构包括:前横梁及后横梁,左右两端部结合于一对后纵梁的下面部;左右一对侧梁,通过所述前横梁的左右两端部的下方,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前端部结合于上弯部的下部,后端部结合于所述后横梁;左右一对支架,将所述前横梁的左右两端部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左右一对侧梁上下连结。所述前横梁以其左右两端部位于比中央部更上方的方式弯曲形成。设置有作为后轮用的多个悬架连杆中的一者的横向连杆,该横向连杆的一端部的轴支撑于后轮支撑部件的位置被设定在比其他悬架连杆更靠近后轮中心的位置。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轴支撑所述横向连杆的另一端部的横向连杆支撑部。由此,既能确保悬架连杆的支撑刚性又能满足轻量化的要求。【专利说明】汽车的副车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的副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中,在车身后部安装有副车架,悬架连杆等安装于该副车架。在车身装配时,一般将预先安装有悬架连杆的状态的副车架从下方组装到车身后部。如果将悬架连杆的安装部近傍的车身刚性提高,则能够在汽车转弯等的动作时,有效提高驾驶员感受到的转舵响应性及车身的刚性感。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114652号(以下称为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为了提高副车架安装部近傍的刚性而另行设置撑杆部件以进行加强的技术方案。然而,近来,除了提高车身刚性以提高转舵响应性等以外,对提高燃油经济性有强烈的要求。因此,希望在充分确保副车架的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使车身实现轻量化。专利文献I公开的方案中,必须另行设置作为加强部件的撑杆部件,因此,在提高刚性方面较为理想,但不利于轻量化。除了上述的情况以外,在安装有悬架连杆的副车架中,还需要能够承受从车轮传来的负荷的部件支撑刚性。尤其,在如多连杆悬架般悬架连杆的个数多的情况下,副车架中的悬架连杆的安装部的数目也变多。因此,若对每个悬架连杆的安装部进行加强,则难以实现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确保悬架连杆的支撑刚性又能满足轻量化的要求的汽车的副车架结构。作为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的副车架结构,其设置在车身后部的下侧而且安装后轮用的多个悬架连杆,所述车身后部包含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作为构成车室后壁的部件的上弯部、从该上弯部的上端朝后方延伸的后地板部、以及在该后地板部的下面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后纵梁,所述副车架结构包括:前横梁,沿车宽方向延伸,而且左右两端部结合于所述后纵梁的下面部;后横梁,在比所述前横梁更后方的位置沿车宽方向延伸,而且左右两端部结合于所述后纵梁的下面部;左右一对侧梁,通过所述前横梁的左右两端部的下方,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前端部结合于所述上弯部的下部,后端部结合于所述后横梁(也就是,左侧梁,在所述前横梁的左端部的下方,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该左侧梁的前端部结合于所述上弯部的下部,该左侧梁的后端部结合于所述后横梁;右侧梁,在所述前横梁的右端部的下方,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该右侧梁的前端部结合于所述上弯部的下部,该右侧梁的后端部结合于所述后横梁);左右一对支架,将所述前横梁的左右两端部与位于该左右两端部下方的所述左右一对侧梁上下连结(也就是,左支架,将所述前横梁的左端部与位于该前横梁的左端部下方的所述左侧梁上下连结;右支架,将所述前横梁的右端部与位于该前横梁的右端部下方的所述右侧梁上下连结);其中,所述前横梁以其左右两端部位于比其中央部更上方的方式弯曲形成,所述多个悬架连杆包含一端部被轴支撑于支撑所述后轮的后轮支撑部件的前下方部的横向连杆,该横向连杆的所述一端部的轴支撑于所述后轮支撑部件的位置被设定在比其他悬架连杆更靠近后轮中心的位置,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轴支撑所述横向连杆的另一端部的横向连杆支撑部。本专利技术的副车架包括左右一对侧梁和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各侧梁彼此的前后的横梁,具有所谓的井字形结构,因此其刚性足够高。而且,在本专利技术的副车架中,前横梁以朝下方呈凸形的方式(以左右两端部比中央部高的方式)弯曲形成,并且侧梁以通过该前横梁的左右两端部的下方的方式设置,此夕卜,前横梁的左右两端部与其下方的侧梁经由支架而被上下连结。这样,副车架被设为立体的结构物,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副车架的对各种方向的负荷的刚性。此外,在连结前横梁的左右两端部与侧梁的支架上,设置有用于轴支撑多个悬架连杆中被从后轮输入的负荷为最大的横向连杆的支撑部(横向连杆支撑部),因此能够使从横向连杆输入的大负荷经由支架效率良好地分散至侧梁与前横梁。除此以外,能够使从支架输入到前横梁的负荷分散至结合于前横梁的左右两端部的车身(后纵梁)。因此,即使不单独提高侧梁或前横梁等部件的刚性,也能够构成能够充分承受来自后轮的输入负荷的副车架,既能使副车架轻量化,又能提高悬架连杆的支撑刚性。本专利技术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多个悬架连杆包含一端部被轴支撑于所述后轮支撑部件的下方部的纵连杆,在位于比所述侧梁与所述上弯部的结合部更后方且位于比所述支架更前方的所述侧梁的前部,设置有用于轴支撑所述纵连杆的另一端部的纵连杆支撑部。这样,在位于侧梁与另外的两部件(上弯部及支架)的各结合部之间的部分设置用于轴支撑纵连杆的支撑部(纵连杆支撑部)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刚性足够高的部分来支撑来自纵连杆的输入负荷,能够进一步提高悬架连杆的支撑刚性。本专利技术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多个悬架连杆包含一端部被轴支撑于所述后轮支撑部件的后上方部的导向连杆,在所述后横梁的左右两端部,设置有用于轴支撑所述导向连杆的另一端部的导向连杆支撑部。这样,在后横梁与后纵梁的结合部近傍设置用于轴支撑导向连杆的支撑部(导向连杆支撑部)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刚性足够高的部分来支撑来自导向连杆的输入负荷,能够进一步提高悬架连杆的支撑刚性。本专利技术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多个悬架连杆包含一端部被轴支撑于所述后轮支撑部件的前上方部的上横向连杆,在所述前横梁的左右两端部,设置有用于轴支撑所述上横向连杆的另一端部的上横向连杆支撑部。这样,在前横梁与后纵梁的结合部近傍设置用于轴支撑上横向连杆的支撑部(上横向连杆支撑部)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刚性足够高的部分来支撑来自上横向连杆的输入负荷,能够进一步提高悬架连杆的支撑刚性。本专利技术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侧梁以其前后方向的中间部侧视时朝下方突出的方式弯曲形成。根据该结构,由侧梁、上弯部及后地板部构成侧视时呈大致椭圆形的结构物,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身后部的刚性。并且,基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述支架来防止上述椭圆形的结构物溃塌变形,因此能够实现刚性的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前横梁以正视时整体呈V字状的方式形成。根据该结构,由前横梁与车身地板构成正视呈大致三角形的桁架结构,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闻车身后部的刚性。本专利技术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左右一对侧梁以各侧梁的前端部彼此的车宽方向间隔比后端部彼此的车宽方向间隔大的方式弯曲形成。根据该结构,由侧梁、后横梁及后纵梁构成俯视呈大致三角形的桁架结构,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身后部的刚性。本专利技术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后轮为驱动轮,在所述前横梁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后轮用的差动齿轮箱。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利用在朝下方突出的前横梁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的上方所形成的空间,恰当地设置后轮用的差动齿轮箱。上述结构中更为理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车身后部的下侧而且安装后轮用的多个悬架连杆,所述车身后部包含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作为构成车室后壁的部件的上弯部、从该上弯部的上端朝后方延伸的后地板部、以及在该后地板部的下面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后纵梁,所述副车架结构包括:前横梁,沿车宽方向延伸,而且左右两端部结合于所述后纵梁的下面部;后横梁,在比所述前横梁更后方的位置沿车宽方向延伸,而且左右两端部结合于所述后纵梁的下面部;左右一对侧梁,通过所述前横梁的左右两端部的下方,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前端部结合于所述上弯部的下部,后端部结合于所述后横梁;左右一对支架,将所述前横梁的左右两端部与位于该左右两端部下方的所述左右一对侧梁上下连结;其中,所述前横梁以其左右两端部位于比中央部更上方的方式弯曲形成,所述多个悬架连杆包含一端部被轴支撑于支撑所述后轮的后轮支撑部件的前下方部的横向连杆,该横向连杆的所述一端部的轴支撑于所述后轮支撑部件的位置被设定在比其他悬架连杆更靠近后轮中心的位置,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轴支撑所述横向连杆的另一端部的横向连杆支撑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山和宏安藤文隆平松大弥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