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层式脊柱钉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90248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9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层式脊柱钉座包括顶板、中板、底座和立柱,顶板、中板和底座通过立柱相连接,顶板上设有第一通孔,中板上在与第一通孔的对应位置设有第二通孔,底座上设有第三通孔。在使用过程中,脊柱钉自第一通孔插入脊柱钉座,顶板对脊柱钉起到导向作用,同时也是微创套管和脊柱钉配合时的限位部件。脊柱钉穿过第二通孔,中板对脊柱钉起到限位作用,可以确保脊柱钉稳定限位。底座主要起到稳定脊柱钉座的功能,脊柱钉自底座上的第三通孔穿出。通过分层式设计,减低了原材料耗损,提高了原料的使用率。结构简洁,能够有效减低制造成本、方便制造加工,有利于器械盒的整体布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层式脊柱钉座包括顶板、中板、底座和立柱,顶板、中板和底座通过立柱相连接,顶板上设有第一通孔,中板上在与第一通孔的对应位置设有第二通孔,底座上设有第三通孔。在使用过程中,脊柱钉自第一通孔插入脊柱钉座,顶板对脊柱钉起到导向作用,同时也是微创套管和脊柱钉配合时的限位部件。脊柱钉穿过第二通孔,中板对脊柱钉起到限位作用,可以确保脊柱钉稳定限位。底座主要起到稳定脊柱钉座的功能,脊柱钉自底座上的第三通孔穿出。通过分层式设计,减低了原材料耗损,提高了原料的使用率。结构简洁,能够有效减低制造成本、方便制造加工,有利于器械盒的整体布局。【专利说明】一种分层式脊柱钉座
本技术涉及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脊柱钉座。
技术介绍
脊柱微创手术发展迅速,配套的手术器械也在不断完善中。现有脊柱微创手术中所用的钉座,设计方案比较单一,主要的设计思路采用减加工。是在一整块材料上做加工,镂空出钉孔、钉座支撑脚等。设计模式简单,仅大概构思出钉座的外围尺寸,选用合适的材料,机加工镂空、剪切去除多余的材料,实现钉座的使用功能。整体式钉座的设计思路简单,但是会导致很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用料浪费、力口工复杂、器形笨重,不利于整个器械盒的布局。因为是整块材料加工,首先需选择非常大块的原材料,导致选料成本增加。采用减加工的模式,使得产品需多次装夹,多种设备加工,对设备的依赖程度大。因形状限制,需用定制刀具加工,方能满足设计需求,增加了成本。为了满足钉座的稳定性,器形设计为四方式,导致器形设计笨重,从而影响器械盒的布局。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在减低制作成本的前提下,提高钉座使用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整体式钉座的设计缺点,本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钉座器型笨重、加工复杂以及用料浪费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层式脊柱钉座,包括顶板、中板、底座和立柱,所述顶板、所述中板和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立柱相连接,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中板上在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对应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中板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顶板位于所述中板上方,所述底座位于所述中板下方。在使用过程中,脊柱钉自第一通孔插入脊柱钉座,顶板对脊柱钉起到导向作用,同时也是微创套管和脊柱钉配合时的限位部件。脊柱钉穿过第二通孔,中板对脊柱钉起到限位作用,可以确保脊柱钉稳定限位。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边缘具有向上伸出的凸缘,形成筒状结构,可以进一步的稳定脊柱钉的位置,避免移位。底座主要起到稳定脊柱钉座的功能,脊柱钉自底座上的第三通孔穿出。由于本技术是组合式可拆解的结构,因此各个部件可以选用不同的材料,为用料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进一步地,所述顶板、所述中板和所述底座为矩形板状,所述立柱数量为四条,所述立柱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所述中板和所述底座的四个角部。优选地,所述顶板、所述中板、所述底座与所述立柱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与立柱之间为螺栓连接,所述中板与所述立柱之间为卡扣连接。优选地,所述中板的四个角部设有凹槽,所述立柱卡扣于凹槽中。所述立柱卡扣于所述凹槽中的部位其柱径小于此部位两侧的柱径。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撑脚。支撑脚能够进一步的稳定脊柱钉座,使操作过程更为稳定。优选地,所述支撑脚通过旋转轴连接于底座上。使用旋转轴连接支撑脚和底座,使所述支撑脚具有使用状态和存放状态,在使用状态下,所述支撑脚伸展于底座两侧,起到支撑、稳定作用,增加钉座底部支撑的有效面积,从而使得钉座在工作状态时结构稳定,不容易发生侧翻。在存放状态下,所述支撑脚能够叠合在底座一侧,减少了钉座体积,方便存放,节省空间。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能够容置所述支撑脚的凹槽,当所述支撑脚处于存放状态时,所述支撑脚容置于所述底座的所述凹槽中。优选地,所述支撑脚和所述底座的连接部位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被设置为使所述支撑脚稳定处在使用状态或存放状态。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弹簧和钢珠,所述支撑脚上设有容置弹簧和钢珠的一端开放式孔,所述底座上设有容置钢珠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当所述钢珠处于第一凹槽中时,所述支架处于使用状态,当所述钢珠处于第二凹槽中时,所述支架处于存放状态。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分层式设计,减低了原材料耗损,提高了原料的使用率。本技术的结构不仅使得器形变的简洁,而且能够有效减低制造成本、方便制造加工,且器形简洁、有利于器械盒的整体布局。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脚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脚存放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底座底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分层式脊柱钉座,包括顶板1、中板2、底座4和立柱3,顶板1、中板2和底座4通过立柱3相连接,顶板I上设有第一通孔11,中板2上在与第一通孔11的对应位置设有第二通孔21,底座上设有第三通孔41。中板2位于顶板I和底座4之间,顶板I位于中板2上方,底座4位于中板2下方。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的形状和脊柱钉的形状相适应,大小仅容一根脊柱钉穿过,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三通孔形状为圆角矩形,可以仅设置为一个,能够容许多根脊柱钉穿过。在使用过程中,脊柱钉自第一通孔11插入脊柱钉座,顶板I对脊柱钉起到导向作用,同时也是微创套管和脊柱钉配合时的限位部件。脊柱钉穿过第二通孔21,中板2对脊柱钉起到限位作用,可以确保脊柱钉稳定限位。第二通孔21的边缘具有向上的凸缘,使第二通孔形成筒状结构,稳定脊柱钉的位置,避免脊柱钉移位。底座4主要起到稳定脊柱钉座的功能,脊柱钉自底座4上的第三通孔41穿出。由于本技术是组合式可拆解的结构,因此各个部件可以选用不同的材料,为用料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实施例中顶板1、中板2和底座4为矩形板状,立柱3数量为四条,立柱3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1、中板2和底座4的四个角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顶板、中板和底座可以为其他形状,比如圆形。顶板1、中板2、底座4与立柱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非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顶板I和底板4与立柱3之间为螺栓连接,通过螺栓6连接在一起,中板2与立柱3之间为卡扣连接。中板2的四个角部设有凹槽,立柱3能够卡扣于凹槽中。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中板2上下滑动,立柱3卡扣于中板2的部位,柱径小于其两侧的柱径。本实施例中底板4上设有支撑脚5。支撑脚5能够进一步的稳定脊柱钉座,使操作过程更为稳定。支撑脚5通过旋转轴7连接于底座4上,支撑脚5可以绕旋转轴7枢转。使用旋转轴7连接支撑脚5和底座4,使支撑脚5具有使用状态和存放状态,在使用状态下,支撑脚5伸展于底座4两侧,如图3所示,起到支撑、稳定作用,增加钉座底部支撑的有效面积,从而使得钉座在工作状态时结构稳定,不容易发生侧翻。在存放状态下,支撑脚5能够叠合在底座4 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层式脊柱钉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中板、底座和立柱,所述顶板、所述中板和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立柱相连接,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中板上在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对应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长远刘维霞范明
申请(专利权)人:闻泰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