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导接件,该电连接器包含本体、多个导接端子及盖体,该本体具有底板及顶板,该顶板包含有挡止部,所述多个导接端子插设于该本体中,各该导接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该盖体包含板体部及顶抵部,该板体部触压各该导接端子的该第一接触部,以使该第一接触部朝向该底板偏移,且该顶抵部位于该挡止部下方并抵触该挡止部,该挡止部可防止该盖体弯曲变形,以避免该板体部无法触压各该导接端子的该第一接触部而造成各该导接端子无法与该导接件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导接件,该电连接器包含本体、多个导接端子及盖体,该本体具有底板及顶板,该顶板包含有挡止部,所述多个导接端子插设于该本体中,各该导接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该盖体包含板体部及顶抵部,该板体部触压各该导接端子的该第一接触部,以使该第一接触部朝向该底板偏移,且该顶抵部位于该挡止部下方并抵触该挡止部,该挡止部可防止该盖体弯曲变形,以避免该板体部无法触压各该导接端子的该第一接触部而造成各该导接端子无法与该导接件电性连接。【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增加电掀盖式连接器的结构强度,避免导接端子与导接件(如排线或电路板)电性连接不良或断路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为符合电子商品的薄型化,运用于电子商品的掀盖式电连接器亦会以薄型化为设计趋势,请参阅图14,现有习知的掀盖式电连接器10,是以盖板11压迫插设于本体12内的排线20,以使排线20位于下表面21的导接垫22与导接端子13电性连接,但掀盖式电连接器10薄型化的设计趋势,造成盖板11的结构应力不强,容易产生弯曲变形,而使得盖板11无法有效压迫排线20去接触导接端子13,因此而发生排线20与导接端子13电性连接不良或造成断路的情形发生。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连接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连接器,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 为克服现有技术掀盖式电连接器因盖板结构应力不强,而产生弯曲变形,使得排线与导接端子电性连接不良或断路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结构的电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连接器,其包含:本体,具有底板及顶板,该底板的上表面是朝向该顶板,该上表面具有显露区及被遮蔽区,该顶板位于该被遮蔽区上方,以使该显露区上方具有操作空间,且该底板与该顶板之间具有插接槽,该顶板具有挡止部,该挡止部相邻该操作空间;多个导接端子,插设于该本体中,各该导接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位于该操作空间中;以及盖体,容置于该操作空间中,该盖体包含板体部及连接该板体部的顶抵部,该板体部具有前端部及位于该前端部的转动中心,该盖体依该转动中心转动,并盖合于该本体,且该板体部触压各该导接端子的该第一接触部,以使该第一接触部朝向该底板偏移,并使该顶抵部位于该挡止部下方并抵触该挡止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顶板具有多个支撑凸肋,所述多个支撑凸肋位于该挡止部下方,且所述多个支撑凸肋连接该挡止部。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板体部的该前端部具有多个凹槽及偏心转动轴,该偏心转动轴是设于所述多个凹槽中,该偏心转动轴具有转轴部及凸出于该转轴部的凸出部,该凸出部触压各该导接端子的该第一接触部。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各该导接端子具有受推部,该受推部一体连接该第一接触部,且该受推部与该第一接触部之间具有容置空间,该偏心转动轴位于该容置空间中。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顶板包含多个间隔凸肋,所述多个间隔凸肋位于该挡止部上方,各该受推部的末端是位于相邻的间隔凸肋之间。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间隔凸肋连接该挡止部。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各该导接端子具有第二接触部,该第二接触部一体连接该第一接触部,且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之间具有插接空间,该插接空间对应该插接槽。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二接触部设置于该底板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连接器及导接件的组合构造,其包含电连接器及导接件,电连接器包含有本体、多个导接端子及盖体,该本体具有底板及顶板,该底板的上表面是朝向该顶板,该上表面具有显露区及被遮蔽区,该顶板位于该被遮蔽区上方,以使该显露区上方形成有操作空间,且该底板与该顶板之间具有插接槽,该顶板具有挡止部,该挡止部相邻该操作空间,所述多个导接端子是插设于该本体中,各该导接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位于该操作空间中,该盖体是容置于该操作空间中,该盖体包含板体部及连接该板体部的顶抵部,该板体部具有前端部及位于该前端部的转动中心,该盖体依该转动中心转动,并盖合于该本体,且该板体部触压各该导接端子的该第一接触部,以使该第一接触部朝向该底板偏移,并使该顶抵部位于该挡止部下方并抵触该挡止部;以及导接件,经由该插接槽插设于该本体中,且该第一接触部触压该导接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再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连接器,其包含本体、多个导接端子以及盖体,本体具有底板及顶板,该顶板具有挡止部;所述多个导接端子,插设于该本体中;以及盖体,包含板体部及连接该板体部的顶抵部,该板体部具有转动中心,该盖体依该转动中心转动,并盖合于该本体,且该顶抵部位于该挡止部下方并抵触该挡止部。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该盖体盖合该本体时,借由该盖体的该顶抵部抵触该顶板的该挡止部,可增加该盖体的结构强度,以避免该盖体弯曲变形而造成电性连接不良或断路的情形。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电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盖体掀起的组合立体图。图3: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盖体盖合的组合立体图。图4: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盖体掀起的剖视立体图。图5: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盖体掀起的另一剖视立体图。图6: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盖体掀起的俯视图。 图7:图6的A-A剖视图。图8:图6的B-B剖视图。图9: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盖体盖合的剖视立体图。图10: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盖体盖合的另一剖视立体图。图11: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盖体盖合的俯视图。图12:图11的C-C剖视图。图13:图11的D-D剖视图。图14:现有习知的掀盖式电连接器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本体,具有底板及顶板,该底板的上表面朝向该顶板,该上表面具有显露区及被遮蔽区,该顶板位于该被遮蔽区上方,该显露区上方具有操作空间,且该底板与该顶板之间具有插接槽,该顶板具有挡止部,该挡止部相邻该操作空间; 多个导接端子,插设于该本体中,各该导接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位于该操作空间中;以及 盖体,容置于该操作空间中,该盖体包含板体部及连接该板体部的顶抵部,该板体部具有前端部及位于该前端部的转动中心,该盖体依该转动中心转动,并盖合于该本体,且该板体部触压各该导接端子的该第一接触部,以使该第一接触部朝向该底板偏移,并使该顶抵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本体,具有底板及顶板,该底板的上表面朝向该顶板,该上表面具有显露区及被遮蔽区,该顶板位于该被遮蔽区上方,该显露区上方具有操作空间,且该底板与该顶板之间具有插接槽,该顶板具有挡止部,该挡止部相邻该操作空间;多个导接端子,插设于该本体中,各该导接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位于该操作空间中;以及盖体,容置于该操作空间中,该盖体包含板体部及连接该板体部的顶抵部,该板体部具有前端部及位于该前端部的转动中心,该盖体依该转动中心转动,并盖合于该本体,且该板体部触压各该导接端子的该第一接触部,以使该第一接触部朝向该底板偏移,并使该顶抵部位于该挡止部下方并抵触该挡止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雅萍,
申请(专利权)人:林雅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