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粪池,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包括具有空腔的池体,池体为筒体,池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空腔相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空腔内并排设置有隔油板和至少一个分隔板,隔油板和至少一个分隔板将空腔分隔为至少三个舱室,分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隔油板的下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这样使污水在分隔板隔成的舱室内降解沉淀,沉淀后的水经第一通孔流入隔油板一侧,使漂浮在水体上方的油脂被隔油板挡住,而水体则通过隔油板下方的第二通孔流入下一个舱室,进而通过出水口流出,达到污水处理目的,在保证化粪池的污水处理作用的同时,还隔离了污水中的大量油脂,不需要污水处理厂采用单独的除油设备,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化粪池。
技术介绍
化粪池是一种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的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悬浮性有机物的处理设施,目前所用的化粪池种类大致可分为砖砌、钢混、以及玻璃钢化粪池三种,其中,玻璃钢化粪池的应用较为广泛。排入化粪池的污水中含有大量来源于厨房及机械维修产生的油脂,而目前相关的化粪池无法除油,经化粪池处理后的污水中仍含有大量油脂,油脂随着污水一起从玻璃钢化粪池排出至污水处理厂,后续需要单独的除油设备,程序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粪池,以解决现有的化粪池无法除油,油脂随着污水从玻璃钢化粪池排出至污水处理厂,后续需要单独的除油设备,程序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化粪池,包括具有空腔的池体,所述池体为筒体,所述池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相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空腔内并排设置有隔油板和至少一个分隔板,所述隔油板和至少一个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空腔分隔为至少三个舱室,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隔油板的下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这样当设置一个分隔板时,空腔被分隔为三个舱室,生活污水从进水口进入第一舱室降解沉淀,当污水的高度到达分隔板的第一通孔后,污水会因水位不断升高而从第一通孔持续流入第二舱室,而沉淀物则停留在第一舱室的底部,此时流入第二舱室的污水主要为水和油脂,根据水与油的密度不同的原理,漂浮在水体上方的油脂会被隔油板挡住,而水体会通过隔油板下方的第二通孔流入第三舱室,进入第三舱室的水通过出水口流出,隔离了污水中的大量油脂,达到污水处理目的。进一步地,所述隔油板相对于所述分隔板更靠近所述出水口,所述隔油板和所述分隔板之间还设置有挡泥板,所述挡泥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开口。隔油板位于靠近出水口的一侧使污水经初步降解沉淀后再进行隔油,防止沉淀物堵塞隔油板上的第二通孔,而挡泥板可使污水再次分解沉淀,再次沉淀的淤泥、粪便等被挡泥板阻挡不会流入下一舱室,而水会从挡泥板的上方第一开口流入下一舱室,起到在隔离油脂前的进一步沉淀过滤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相对于所述第二分隔板更靠近所述进水口,且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分隔板上的所述第一通孔高于所述第一分隔板上的所述第一通孔。这样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和隔油板将空腔分隔为四个舱室,污水从进水口进入第一舱室,第二开口的设置使第一舱室和第二舱室的底部相通,从而加大了池体底部降解沉淀的空间,让更多的粪便等沉淀物有更长的时间进行分解,即当水位高过第二开口并到达第一分隔板上的第一通孔时,污水流入第二舱室,而第二分隔板上的第一通孔较高,使污水在第二舱室内继续降解沉淀,直至水位升至该第二分隔板上的第一通孔时流入第三舱室,使得此时的污水基本是有效处理过的水质,仅具有含量很高的油脂和部分污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隔板的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靠近所述隔油板的一端垂直于所述池体的底部。起到虚拟出水管的作用,使水直接冲至池体底部进一步沉淀,也防止了水由于压力大直接冲向隔油板而导致失去隔油效果。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端口中位于所述空腔内的一个端口垂直于所述池体的底部。这样改变了水流方向,使污水中的污物直冲池体底部,污物受到冲击而自然分解为小颗粒,更有助于降解沉淀。进一步地,所述池体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相通的通气孔,所述进水管为三通式进水管,所述三通式进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第二端与所述通气孔相连,第三端垂直于所述池体的底部。通气孔起到流通池体内部空气的作用,避免池体内部产生沼气而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在气体流通的情况下,降低了池体内部的空气压力,使污水更顺畅的流入池体内。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池体的下部。根据水与油的密度不同的原理,出水管伸入池体的下部,将经隔油板隔离大量油脂后的水排出,而漂浮在水上表面的油脂不会排出池体,进一步隔离了水中的少量油脂,提高了排出的水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为至少三个且等间距的纵横交错排列,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为1.4cm~1.6cm,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通孔的间距为10cm~12cm。更利于水均匀连续的流过隔油板,有助于隔油板的受力平衡,并能保证水流过隔油板的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有滤网。用于阻挡污水中的生活垃圾和塑料袋等不能分解的物体。进一步地,所述池体的顶部设置有清掏口和清油口,且所述清掏口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板之间,所述清油口位于所述隔油板与所述分隔板之间。清掏口和清油口分别用于清理池体空腔内的沉淀物和油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具有空腔的池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与空腔相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空腔内设置隔油板和至少一个分隔板,隔油板和分隔板将空腔分隔为至少三个舱室,并且分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隔油板的下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使污水在分隔板隔成的舱室内降解沉淀,沉淀后的水经第一通孔流入隔油板一侧,使漂浮在水体上方的油脂被隔油板挡住,而水体则通过隔油板下方的第二通孔流入下一个舱室,进而通过出水口流出,达到污水处理目的,这样在保证化粪池的污水处理作用的同时,还隔离了污水中的大量油脂,流程简单,促进了污水处理的一体化,不需要污水处理厂采用单独的除油设备,给污水处理厂带来方便,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化粪池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化粪池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化粪池的隔油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化粪池,包括具有空腔的池体101,池体101为筒体,池体1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空腔相通的进水口102和出水口103,空腔内并排设置有隔油板121和一个分隔板,隔油板121和分隔板将空腔分隔为三个舱室,分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3,隔油板121的下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22。生活污水从进水口102进入第一舱室降解沉淀,第一舱室即降解室,当污水的高度到达分隔板的第一通孔113后,污水会因水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粪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空腔的池体,所述池体为筒体,所述池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相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空腔内并排设置有隔油板和至少一个分隔板,所述隔油板和至少一个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空腔分隔为至少三个舱室,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隔油板的下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粪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空腔的池体,所述池
体为筒体,所述池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相通的进水口和
出水口,所述空腔内并排设置有隔油板和至少一个分隔板,所述隔
油板和至少一个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空腔分隔为至少三个舱室,所述
分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隔油板的下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
二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板
相对于所述分隔板更靠近所述出水口,所述隔油板和所述分隔板之
间还设置有挡泥板,所述挡泥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
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相对于
所述第二分隔板更靠近所述进水口,且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底部设置
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分隔板上的所述第一通孔高于所述第一分隔
板上的所述第一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
隔板的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靠近所述隔油
板的一端垂直于所述池体的底部。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刘江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