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77402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7:00
一种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其包括旋转轴、转子、支撑部以及压力室内壁面,其中,该转子与旋转轴一起旋转,该支撑部设置在旋转轴或转子上,并且支撑部将旋转轴支撑为能够相对于转子倾斜,该压力室内壁面通过与转子的轴向方向上的端面相接触而构造压力室。基于压力室中高压力侧与具有比该高压力侧的压力低的低压力侧之间的压差,转子被高流体压力朝向旋转轴按压。该支撑部在与转子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相比更远离压力室内壁面的方向上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其包括构造成在被支撑时由旋转轴旋转的转子,并且该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例如可以优选地应用于诸如次摆线泵之类的用于通过内转子与外转子之间的齿轮接合来泵送液体的齿轮泵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JP-A-H11-132160公开了一种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该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具有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旋转轴被配装到转子的中央孔中,并且支撑部在转子的轴向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处设置在整个内周面——其构造转子的所述中央孔——上而从该内周面突出。在转子的中央孔具有简单的圆筒形形状而没有提供支撑部的情况下,在将力沿径向方向向内施加至转子时,转子的内周面与旋转轴相接触。因此,如果旋转轴倾斜,则转子也倾斜。鉴于这种问题,在转子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在轴向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处从该内周面突出的支撑部,使得支撑部与旋转轴进行点接触。根据这种构型,即使当旋转轴被倾斜时,转子也不会倾斜。由于如上所述转子被构造成不会倾斜,因此可以抑制转子与壳体的端面之间产生间隙,从而确保转子与壳体的端面之间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即使当支撑部设置在转子的要与旋转轴进行点接触的内周面上,仍可以证实的是,在较高流体压力施加至转子的外周的情况下,仍在转子与壳体的端面分离的方向上产生转动力矩。将参照图8A和图8B说明这种现象。图8A和图8B为示出了在具有旋转轴J3配装到转子J1的中央孔J2中的结构的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中、施加至具有支撑部J4——在转子J1的内周面上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处——的结构的转动力矩的示意图。在图8A和图8B中示出的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中,当未使用时,如由图8A和图8B中的虚线所示,转子J1的轴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面与限定在壳体J5的一个表面上的密封表面J6相接触,从而确保了表面之间的密封性能。当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被操作时,例如,压力室内的高压从图8A和图8B中的上侧施加在转子J1的外周面上,并且使转子J1的内周面与位于转子J1的图8A和图8B下侧处的旋转轴J3之间的间隙具有低压。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A中所示,如果支撑部J4具有矩形横截面,则当旋转轴J3被倾斜时,支撑部J4的在密封表面J6侧的拐角部J7与旋转轴J3相接触。因此,横跨穿过拐角部J7并与旋转轴J3的径向方向平行的平面,转子J1的外周面在壳体J5的一侧与相对于拐角部J7远离壳体J5的一侧之间产生了面积差,因此,由于该面积差产生了转动力矩。因此,产生了逆时针的转动力矩,并且转子J1从图8A中由虚线示出的位置逆时针移动。因此,转子J1的位于高压力侧压力室附近的端面与密封表面J6分离。如图8B中所示,如果支撑部J4具有半圆形横截面,则当旋转轴J3被倾斜时,支撑部的在密封表面J6侧的一个点与旋转轴J3相接触。即,支撑部J4相对于转子J1的轴向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在密封表面J6侧与旋转轴J3相接触。因此,类似于支撑部J4呈矩形形状的情况,在转子J1的位于高压力侧压力室附近的端面与密封表面J6分离的方向上产生了转动力矩。以此方式,在转子J1的位于高压力侧压力室附近的端面与密封表面J6分离的方向上产生了转动力矩。如果该转动力矩增大,则可能不能确保转子与壳体的端面之间的密封性能。鉴于上述情况做出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如下一种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该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可以通过抑制在转子的位于高压力侧压力室附近的端面与用作壳体密封表面的压力室内壁面分离的方向上产生转动力矩来进一步确保密封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包括:旋转轴(54);转子(19b、39b),该转子(19b、39b)与旋转轴(54)一起旋转;支撑部(19bb、39bb),该支撑部(19bb、39bb)设置在旋转轴(54)或转子(19b、39b)上,并且该支撑部(19bb、39bb)将旋转轴(54)支撑为能够相对于转子(19b、39b)倾斜;以及压力室内壁面(71b、71c),该压力室内壁面(71b、71c)通过与转子(19b、39b)的轴向方向上的端面相接触而构造压力室(19c、39c)。基于压力室(19c、39c)中高压力侧与具有比该高压力侧更低压力的低压力侧之间的压差,转子(19b、39b)被高流体压力朝向旋转轴(54)按压。支撑部(19bb、39bb)在与转子(19b、39b)的轴向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相比更远离压力室内壁面(71b、71c)的方向上偏移。根据这种构型,支撑部(19bb、39bb)在与转子(19b、39b)的旋转轴(54)轴向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相比更远离压力室内壁面(71b、71c)的方向上偏移。因此,当转子(19b、39b)被高流体压力朝向旋转轴(54)按压时,可以防止在转子(19b、39b)的位于高压力侧压力室附近的端面与压力室内壁面(71b、71c)分离的方向上产生转动力矩。因此,可以进一步确保转子(19b、39b)与压力室内壁面(71b、71c)之间的密封性能。在上述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中,在转子(19b、39b)被朝向旋转轴(54)按压的状态下,由高流体压力在如下方向上产生转动力矩,即,在该方向上,转子(19b、39b)的轴向方向上的端面被朝向压力室内壁面(71b、71c)按压,且支撑部(19bb、39bb)与旋转轴(54)相接触的部分用作支点。根据这种构型,可以通过产生朝向压力室内壁面(71b、71c)按压转子(19b、39b)的转动力矩来进一步确保密封性能。此外,在上述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中,支点可以定位成与转子(19b、39b)的轴向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相比在轴向方向上更远离压力室内壁面(71b、71c)。根据这种构型,可以产生朝向压力室内壁面(71b、71c)按压转子(19b、39b)的转动力矩。此外,在以上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中,转子(19b、39b)的轴向方向上的端面中的一个端面可以通过与要被高流体压力朝向转子(19b、39b)按压的密封机构(111、115)相接触而被密封,并且转子(19b、39b)的另一端面可以通过将密封机构(111、115)按压至转子(19b、39b)的力使转子(19b、39b)与压力室内壁面(71b、71c)相接触而被密封。在转子(19b、39b)的端面被密封机构(111、115)按压的结构的情况下,如果转动力矩在另一端面与压力室内壁面(71b、71c)分离的方向上增大,则可能不能确保密封性能。因此,在这种构型中,优选防止在转子(19b、39b)的位于高压力侧压力室附近的端面与压力室内壁面(71b、71c)分离的方向上产生转动力矩。此外,在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中,支撑部(19bb、39bb)可以设置在转子(19b、39b)上并具有与旋转轴(54)进行面接触的末端表面,并且如果旋转轴(54)被倾斜,则支撑部(19bb、39bb)可以与旋转轴(54)进行线接触。根据这种构型,由于支撑部(19bb、39bb)与旋转轴(54)之间的接触方式为面接触,因此相比线接触的情况,接触面积变得更大,因此可以保持高耐久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齿轮泵装置,包括:旋转轴(54);内转子(19b、39b),该内转子(19b、39b)形成有中央孔(19b、39b)并与旋转轴(54)一起旋转,该旋转轴(54)插入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包括:旋转轴(54);转子(19b、39b),所述转子(19b、39b)与所述旋转轴(54)一起旋转;支撑部(19bb、39bb),所述支撑部(19bb、39bb)设置在所述旋转轴(54)或所述转子(19b、39b)上,并且所述支撑部(19bb、39bb)将所述旋转轴(54)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转子(19b、39b)倾斜;以及压力室内壁面(71b、71c),所述压力室内壁面(71b、71c)通过与所述转子(19b、39b)的轴向方向上的端面相接触而构造压力室(19c、39c),其中,基于所述压力室(19c、39c)中高压力侧与具有比所述高压力侧更低压力的低压力侧之间的压差,所述转子(19b、39b)被高流体压力朝向所述旋转轴(54)按压,并且其中,所述支撑部(19bb、39bb)在与所述转子(19b、39b)的轴向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相比更远离所述压力室内壁面(71b、71c)的方向上偏移。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2.24 JP 2012-2804031.一种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包括:旋转轴(54);转子(19b、39b),所述转子(19b、39b)与所述旋转轴(54)一起旋转;支撑部(19bb、39bb),所述支撑部(19bb、39bb)设置在所述旋转轴(54)或所述转子(19b、39b)上,并且所述支撑部(19bb、39bb)将所述旋转轴(54)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转子(19b、39b)倾斜;以及压力室内壁面(71b、71c),所述压力室内壁面(71b、71c)通过与所述转子(19b、39b)的轴向方向上的端面相接触而构造压力室(19c、39c),其中,基于所述压力室(19c、39c)中高压力侧与具有比所述高压力侧更低压力的低压力侧之间的压差,所述转子(19b、39b)被高流体压力朝向所述旋转轴(54)按压,所述支撑部(19bb、39bb)在与所述转子(19b、39b)的轴向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相比更远离所述压力室内壁面(71b、71c)的方向上偏移,所述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还包括密封机构(115),所述密封机构(115)包括呈中空矩形形状的内部构件(112)、环形橡胶构件(113)以及呈中空矩形形状的外部构件(114),以及所述转子(19b、39b)的轴向方向上的端面中的一个端面通过与要被所述高流体压力朝向所述转子(19b、39b)按压的密封机构相接触而被密封,并且所述转子(19b、39b)的另一端面通过将所述密封机构按压至所述转子(19b、39b)的力使所述转子(19b、39b)与所述压力室内壁面(71b、71c)相接触而被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其中,在所述转子(19b、39b)被朝向所述旋转轴(54)按压的状态下,由所述高流体压力在如下方向上产生转动力矩,即,在该方向上,所述转子(19b、39b)的轴向方向上的所述端面被朝向所述压力室内壁面(71b、71c)按压,且所述支撑部(19bb、39bb)与所述旋转轴(54)相接触的部分用作支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接转子式流体机械,其中,所述支点定位成与所述转子(19b、39b)的轴向方向上的所述中央位置相比在所述轴向方向上更远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端伦明中村祐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德克斯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