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太阳能集热管安装的节能型墙体模块,包括若干个保温层模块以及若干根固定杆,每一固定杆一端呈杆状向保温层模块背面伸出而与固定板相连,另一端形成有粗部,该粗部嵌设在保温层模块内,该粗部与保温层模块正面之间留有防热桥间隙,每一保温层模块的正面还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用于安装太阳能集热管的安装槽,该安装槽具有位于每一保温层模块正面的长条形开口以及位于每一保温层模块上侧面的圆弧形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便于太阳能集热管的安装,而且还具有施工效率快、承重能力强以及保温性能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便于太阳能集热管安装的节能型墙体模块,包括若干个保温层模块以及若干根固定杆,每一固定杆一端呈杆状向保温层模块背面伸出而与固定板相连,另一端形成有粗部,该粗部嵌设在保温层模块内,该粗部与保温层模块正面之间留有防热桥间隙,每一保温层模块的正面还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用于安装太阳能集热管的安装槽,该安装槽具有位于每一保温层模块正面的长条形开口以及位于每一保温层模块上侧面的圆弧形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不仅便于太阳能集热管的安装,而且还具有施工效率快、承重能力强以及保温性能好的特点。【专利说明】一种便于太阳能集热管安装的节能型墙体模块
本技术涉及节能型墙体结构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便于太阳能集热管安装的节能型墙体模块。
技术介绍
本 申请人:早在2009年即获得了专利号ZL200920139271.X关于一种新型保温砖的技术专利,其包括外保护层、保温层和承重层,保温层夹设于外保护层和承重层之间,该新型保温砖的上侧面或下侧面对应于所述保温层设置有横贯保温砖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的凸块,所述保温层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与所述凸块的顶面相齐平,所述保温砖的下侧面或上侧面设有与所述凸块相对应的凹槽,所述保温层的下侧面或上侧面与所述凹槽的槽底相齐平。本 申请人:后来又相继申请了诸如专利号为ZL200920139621.2、ZL201020573976.5以及ZL201120319782.7的中国技术专利,上述专利无不例外都是关于保温砌块,上述保温砌块中都包含有保温层,如此可以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但是无论是上述哪篇专利文献中所涉及的技术,均是需要成型出每一块保温砌块,然后再将各个成型好的砌块堆砌成一个完整的墙体,在制造和施工上均具有效率较低的缺陷,由此本 申请人:针对制造和施工上效率低的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本案还可以同时解决现有其它技术中无法安装太阳能集热管以及承重能力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太阳能集热管安装的节能型墙体模块,其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将太阳能集热管安装在节能型墙体模块上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同时提高整个墙体的施工效率。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便于太阳能集热管安装的节能型墙体模块,其中,包括若干个保温层模块以及若干根固定杆,每一保温层模块上侧面和左侧面形成有第一配合部,下侧面和右侧面形成有第二配合部,每一保温层模块上的第一配合部均与相邻保温层模块的第二配合部卡配相连,每一保温层模块上的第二配合部则均与相邻保温层模块的第一配合部卡配相连,每一固定杆一端呈杆状向保温层模块背面伸出而与固定板相连,另一端形成有粗部,该粗部嵌设在保温层模块内,该粗部与保温层模块正面之间留有防热桥间隙,每一保温层模块的正面还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用于安装太阳能集热管的安装槽,该安装槽具有位于每一保温层模块正面的长条形开口以及位于每一保温层模块上侧面的圆弧形开口。进一步,每一保温层模块的正面还形成有若干个燕尾槽,每一燕尾槽均沿上下方向延伸,若干个燕尾槽以保温层模块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每一保温层模块的背面还形成有若干个燕尾槽,每一燕尾槽均沿上下方向延伸,若干个燕尾槽以保温层模块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若干根固定杆分为多组,每组固定杆呈上下方向间隔设置,不同组的固定杆沿整个保温层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每一保温层模块采用EPS泡沫一体发泡成型。进一步,每一固定杆上还形成有贯通孔,该贯通孔贯穿相应固定杆的上下表面。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便于太阳能集热管安装的节能型墙体模块,在施工时,先将若干个保温层模块拼装成一个完整保温层,然后将一块固定板与若干根固定杆上呈杆状的一端固定相连,如此使得整个保温层与固定板之间形成一个容置空间;再往容置空间中浇注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层,待混凝土层凝结后则将固定板拆卸开来,该固定杆则作为整个墙体的一部分而嵌设在混凝土层内,混凝土层为整个墙体的承重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涉及的节能型墙体模块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可以在组装形成整个墙体之后,再往容置空间中浇注混凝土,如此在生产时只需要制造保温层模块和固定杆即可;而在生产时,亦仅需要进行一次浇注即可,大大提高了整面墙体的施工便利性;另外,由于该粗部与保温层模块正面之间留有防热桥间隙,如此利用保温层模块可以彻底地将保温层模块正面与背面隔离开来,确保了整面墙体的保温性倉泛。二、其通过设置 安装槽,如此可以让太阳能集热管安装在其中,如此太阳能集热管可以利用长条形开口而接受太阳光的照射,吸收太阳能,达到节能环保的功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太阳能集热管安装的节能型墙体模块的施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太阳能集热管安装的节能型墙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保温层模块 I 第一配合部 11燕尾槽12 安装槽 13固定杆2粗部21 固定板 3混凝土层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便于太阳能集热管安装的节能型墙体模块,包括若干个保温层模块I和若干根固定杆2,每一保温层模块I上侧面和左侧面形成有第一配合部11,下侧面和右侧面形成有第二配合部,每一保温层模块I上的第一配合部11均与相邻保温层模块I的第二配合部卡配相连,每一保温层模块I上的第二配合部则均与相邻保温层模块I的第一配合部11卡配相连,每一固定杆2 —端呈杆状向保温层模块I背面伸出而插置在混凝土层4内,另一端形成有粗部21,该粗部21嵌设在保温层模块I内,该粗部21与保温层模块I正面之间留有防热桥间隙。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配合部11为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台,该第二配合部则为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在施工时,先将若干个保温层模块I拼装成一个完整保温层,然后将一块固定板3与若干根固定杆2上呈杆状的一端固定相连,如此使得整个保温层与固定板3之间形成一个容置空间;再往容置空间中浇注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层4,待混凝土层4凝结后则将固定板3拆卸开来,该固定杆2则作为整个墙体的一部分而嵌设在混凝土层4内,混凝土层4为整个墙体的承重层。另外,每一保温层模块I的正面还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用于安装太阳能集热管的安装槽13,该安装槽13具有位于每一保温层模块I正面的长条形开口以及位于每一保温层模块I上侧面的圆弧形开口。如此可以让太阳能集热管安装在其中,如此太阳能集热管可以利用长条形开口而接受太阳光的照射,吸收太阳能,达到节能环保的功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涉及的节能型墙体结构可以在组装形成整个墙体之后,再往容置空间中浇注混凝土,如此在生产时只需要制造保温层模块I和固定杆2即可;而在生产时,亦仅需要进行一次浇注即可,大大提高了整面墙体的施工便利性。另外,由于该粗部21与保温层模块I正面之间留有防热桥间隙,如此利用保温层模块I可以彻底地将保温层模块I正面与背面隔离开来,确保了整面墙体的保温性能。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一保温层模块I的正面还形成有若干个燕尾槽12,每一燕尾槽12均沿上下方向延伸,若干个燕尾槽12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太阳能集热管安装的节能型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保温层模块以及若干根固定杆,每一保温层模块上侧面和左侧面形成有第一配合部,下侧面和右侧面形成有第二配合部,每一保温层模块上的第一配合部均与相邻保温层模块的第二配合部卡配相连,每一保温层模块上的第二配合部则均与相邻保温层模块的第一配合部卡配相连,每一固定杆一端呈杆状向保温层模块背面伸出而与固定板相连,另一端形成有粗部,该粗部嵌设在保温层模块内,该粗部与保温层模块正面之间留有防热桥间隙,每一保温层模块的正面还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用于安装太阳能集热管的安装槽,该安装槽具有位于每一保温层模块正面的长条形开口以及位于每一保温层模块上侧面的圆弧形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菲,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保丽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