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先导式溢流阀,该先导式溢流阀包括主阀、与主阀轴向连接的先导阀以及设置在主阀与先导阀连接处且用于缓冲主阀与先导阀的轴向相互作用力的弹性垫圈,主阀的进油口外表面具有第一环形凹槽且第一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以及位于第一密封圈靠近先导阀一侧且用于缓解第一密封圈与主阀摩擦的挡圈。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得主阀与先导阀之间的连接更加牢靠且能够缓解第一密封件的磨损,提高密封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先导式溢流阀,该先导式溢流阀包括主阀、与主阀轴向连接的先导阀以及设置在主阀与先导阀连接处且用于缓冲主阀与先导阀的轴向相互作用力的弹性垫圈,主阀的进油口外表面具有第一环形凹槽且第一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以及位于第一密封圈靠近先导阀一侧且用于缓解第一密封圈与主阀摩擦的挡圈。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能够使得主阀与先导阀之间的连接更加牢靠且能够缓解第一密封件的磨损,提高密封的可靠性。【专利说明】先导式溢流阀
本技术涉及液压
,特别是涉及一种先导式溢流阀。
技术介绍
先导式溢流阀在压力高流量大的液压系统中具有较好的调节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液压系统,可旁接在液压泵的出口保证压力恒定或限制其最高压力,有时也可旁接在执行元件的进口,对执行元件起安全保护作用。随着工程机械的飞速发展,对于液压系统元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溢流阀。在某些特殊场合中,要求溢流阀在具有良好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要求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先导式溢流阀由先导阀和主阀两部分组成。为使其结构紧凑,先导阀与主阀连接方式通常采用螺纹插装连接。先导式溢流阀工作场合一般都存在一定的压力冲击。因结构紧凑,先导阀与主阀之间螺纹牙数量较少,当冲击频繁并压力达到一定值时,使得螺纹连接松动直至完全松开,从而导致主阀与先导阀之间的连接方式的可靠性难以得到保证,也给维修带来了不便。另外,现有技术的先导式溢流阀的进油口外表面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容易与主阀相互摩擦损坏,使得密封件的密封效果变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先导式溢流阀,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先导式溢流阀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主阀与先导阀之间的连接容易松动和进油口外表面的密封件容易磨损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先导式溢流阀,该先导式溢流阀包括主阀、与主阀轴向连接的先导阀以及设置在主阀与先导阀连接处且用于缓冲主阀与先导阀的轴向相互作用力的弹性垫圈,主阀的进油口外表面具有第一环形凹槽且第一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以及位于第一密封圈靠近先导阀一侧且用于缓解第一密封圈与主阀摩擦的挡圈。其中,主阀包括设置有进油口和回油口的主阀套和设置在主阀套内可轴向移动从而关闭或导通进油口与回油口之间油路的主阀芯,主阀芯靠近进油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面,主阀套内表面设置有环形的台阶,第一锥面与台阶接触时进油口与回油口之间的油路关闭,第一锥面与台阶分离时进油口与回油口之间的油路导通。其中,主阀芯将主阀套内部分为与进油口连通的进油腔和与回油口连通的回油腔,主阀芯内部具有弹簧腔,主阀芯远离进油口的一端具有开口,主阀芯在靠近进油口一端设置有用于连通弹簧腔与进油腔的第一节流孔,主阀还包括设置在主阀套内部的先导阀座,先导阀座设置在主阀芯靠近先导阀的一侧,弹簧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抵接主阀芯的内壁且另一端抵接先导阀座,弹性垫圈设置在先导阀座和先导阀之间。其中,先导阀座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主阀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环形凹槽内的第二密封圈,先导阀座套设在主阀套内且第二环形凹槽与先导主阀套内表面之间形成第二密封圈容置空间,第二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容置空间径向过盈配合。其中,先导阀座内部具有第一先导阀腔,先导阀座靠近先导阀的一端开口,先导阀座靠近主阀芯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先导阀腔和弹簧腔的第二节流孔。其中,先导阀包括调压组件、设置在调压组件内的先导阀芯以及两端分别抵接先导阀芯和调压组件的调压弹簧,调压组件和主阀套通过螺纹配合,调压组件用于调节调压弹簧的压缩量进而调节调压弹簧对先导阀芯的弹性推动力。其中,调压组件内部包括第二先导阀腔,先导式溢流阀设置有与第二先导阀腔连通的泄压口,先导阀芯包括靠近先导阀座的第一段和靠近调压组件的第二段,先导阀芯的第一段设置有第二锥面,先导阀芯的第二段穿设在调压弹簧中,先导阀芯可轴向移动从而关闭或导通第二节流孔与泄压口之间的油路,第二锥面抵接先导阀座的开口时第二节流孔与泄压口之间的油路关闭,第二锥面与先导阀座的开口分离时第二节流孔与泄压口之间的油路导通。其中,调压组件包括与主阀套通过螺纹配合的螺套和设置在螺套内的调节螺柱,调节螺柱内设置有用于容纳调压弹簧的容纳部,调压弹簧的一端抵接调节螺柱的内壁。其中,调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调节螺柱和螺套之间的径向接触面处的第三密封圈。其中,调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螺套上的盖帽和与调节螺柱螺纹连接的螺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通过在主阀与先导阀连接处设置用于缓冲主阀与先导阀的轴向相互作用力的弹性垫圈,能够使得主阀与先导阀之间的连接更加牢靠,通过在主阀的进油口外表面设置用于缓解第一密封圈与主阀摩擦的挡圈能够缓解第一密封件的磨损,提高密封的可靠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先导式溢流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的先导式溢流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先导式溢流阀包括:主阀10、先导阀20、第一密封圈30、挡圈40以及弹性垫圈50。先导阀20与主阀10轴向连接。弹性垫圈50设置在主阀10与先导阀20连接处且用于缓冲主阀10与先导阀20的轴向相互作用力。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垫圈50优选为弹簧垫圈,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垫圈50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的垫圈。主阀10的进油口外表面具有第一环形凹槽1011,第一密封圈30设置在第一环形凹槽1011内,挡圈40也设置在第一环形凹槽1011内,挡圈40设置在第一密封圈30靠近先导阀20 —侧且用于缓解第一密封圈30与主阀10摩擦的挡圈40。优选地,主阀10包括主阀套101、主阀芯102、先导阀座103、复位弹簧104、第二密封圈105。主阀套101上设置有进油口 P和回油口 T。主阀芯102设置在主阀套101内将主阀套101内部分为与进油口 P连通的进油腔106和与回油口 T连通的回油腔107。主阀芯102在主阀套101内可轴向移动从而关闭或导通进油口 P至回油口 T的油路,主阀芯102靠近进油口 P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面1021,主阀套101内表面设置有环形的台阶1012,第一锥面1021与台阶1012接触时进油口 P与回油口 T之间的油路关闭,第一锥面1021与台阶1012分离时进油口 P与回油口 T之间的油路导通。主阀芯102内部具有弹簧腔108,主阀芯102远离进油口 P的一端具有开口,主阀芯102在靠近进油口 P —端设置有用于连通弹簧腔108与进油腔106的第一节流孔109。先导阀座103设置在主阀套101内部,且设置在主阀芯102靠近先导阀20的一侧。复位弹簧104设置在弹簧腔108内,复位弹簧104 —端抵接主阀芯102的内壁且另一端抵接先导阀座103,弹性垫圈50设置在先导阀座103和先导阀20之间。先导阀座103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先导式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式溢流阀包括主阀(10)、与所述主阀(10)轴向连接的先导阀(20)以及设置在所述主阀(10)与所述先导阀(20)连接处且用于缓冲所述主阀(10)与所述先导阀(20)的轴向相互作用力的弹性垫圈(50),所述主阀(10)的进油口(P)外表面具有第一环形凹槽(1011)且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011)内设有第一密封圈(30)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30)靠近所述先导阀(20)一侧且用于缓解所述第一密封圈(30)与所述主阀(10)摩擦的挡圈(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治平,艾志浩,
申请(专利权)人:常德中联重科液压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