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润滑油外接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6359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器润滑油外接冷却装置,包括出油管装置、散热器以及进油管装置,出油管装置的一端与散热器的一端,散热器的另一端与进油管装置的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变速器润滑油散热不良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器润滑油外接冷却装置,包括出油管装置、散热器以及进油管装置,出油管装置的一端与散热器的一端,散热器的另一端与进油管装置的一端连接。本技术解决了变速器润滑油散热不良问题。【专利说明】变速器润滑油外接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变速器
,具体涉及一种变速器润滑油外接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内燃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发动机额定扭矩逐步增大,因此重型卡车变速器额定扭矩相应增大。众所周知,重型卡车变速器由于专递扭矩大、超载、工作于沙漠高温地区等原因,造成变速器润滑油温温升较大,这样,变速器在不能及时且有效地得到冷却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变速器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变速器润滑油散热不良问题的变速器润滑油外接冷却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变速器润滑油外接冷却装置,包括出油管装置、散热器以及进油管装置,出油管装置的一端与散热器的一端,散热器的另一端与进油管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油管装置包括第一接头体、具有内孔的第一空心螺栓以及出油管,所述第一接头体与第一空心螺栓固定连接,第一接头体的周面上设有连接孔,出油管的一端与第一接头体上的连接孔连接。所述出油管装置还包括一个安装于变速器主壳体内的过滤器,该过滤器位于第一空心螺栓的上游端。所述散热器包括一个壳体,该壳体内设有供润滑油通过的通道,在壳体的外壁面上设有散热片。所述通道为螺旋形的通道。所述散热器包括一个空腔的壳体,该壳体的空腔内设有供润滑油通过的螺旋管道,在壳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端盖后,在壳体的空腔内装入用于热交换的冷却液。所述进油管装置包括第二接头体、具有内孔的第二空心螺栓以及进油管,所述第二接头体与第二空心螺栓固定连接,第二接头体的周面上设有连接孔,进油管的一端与第二接头体上的连接孔连接。采用了上述方案,在变速器内的润滑油在变速器原有油泵的作用下,通过出口引出到出油管装置中,从出油管装置引出的润滑油进入散热器,在散热器中进入热交换,以降低润滑油的热量,从散热器出口的油进入到进油管装置中,从进油管装置输出的润滑油进入变速器内置油泵的进油腔,此时进入变速器的油已经得到冷却。由于本技术的冷却装置是外置式(位于变速器外部)的,因此,散热器可以采用风冷或冷却液的形式进行热交换。综上所述,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重型变速箱不能满足恶劣高温地区工作的要求,而采取其他散热方式存在结构复杂、成本偏高,不能广泛使用的问题,在润滑油温度得到降低的情况下,为变速器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润滑油温,不仅有利于提高变速器的工作效率,而且还使变速器的寿命得到保证。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变速器润滑油外接冷却装置的示意图。附图中,I为主壳体,2为过滤器,3为第一接头体,4为第一空心螺栓,5为出油管,6为壳体,6a为散热片,7为进油管,8为第二接头体,9为第二空心螺栓,10为前壳,11为油泵进油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的变速器润滑油外接冷却装置,包括出油管装置、散热器以及进油管装置,即本技术由出油管装置、散热器以及进油管装置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出油管装置的一端与散热器的一端,散热器的另一端与进油管装置的一端连接。上述方式为接入外接润滑系统的实施过程,在不接入本技术之前,变速器油泵进油口通过壳体内油道直接与滤油器相连,两个螺纹接口之间由六角头螺塞密封。下面分别对每部分进行详细说明:出油管装置包括安装于变速器主壳体内的过滤器2、第一接头体3、具有内孔的第一空心螺栓4以及出油管5。过滤器2安装在变速器主壳体I内,将润滑油进行过滤,过滤器2位于第一空心螺栓4的上游端,经过过滤器2过滤后的滑润油就可以进入空心螺栓4。在过滤器2的内部,还可以安装一个滤除铁屑物的磁铁,该磁铁可以是环形的,这样避免铁屑类物质进入到变速器内部对各传动零件造成伤害。所述第一接头体3与第一空心螺栓4固定连接,第一接头体3的周面上设有连接孔,出油管5的一端与第一接头体上的连接孔连接。第一接头体3呈管状体,其外圆周面呈球形。空心螺栓4固定连接在变速器主壳体I上且与主壳体I的内腔连通。在第一空心螺栓4的侧壁面上设有通孔,第一接头体3通过螺纹与第一空心螺栓4固定连接后,第一接头体3上的连接孔与第一空心螺栓4上的通孔正对,当出油管5的端部与第一接头体上的连接孔连接后,与第一空心螺栓4也相互连通。本技术的散热器可以有两种结构,一种为空气冷却结构,另一种为冷却液的冷却结构。散热器可以安装到变速器上,也可以安装到车架上通风的位置。下面分别对两种结构的散热器进行说明:空气冷却结构的散热器包括一个壳体6,该壳体内设有供润滑油通过的通道(通道在图中未示出),为了使润滑油能够充分地得到冷却,所述通道为螺旋形的通道,而且通道可以设置成为较大的空间,以使润滑油的在通道内的流速远远地慢于在出油管5中和进油管7中的流速,这样,润滑油就可以与壳体充分接触,使得两者具有充分进行热交换的时间。在壳体的外壁面上设有散热片6a。通过散热片6a,增加壳体外表面的散热面积,从而使得壳体自身的散热加快,也就满足了加快与润滑油进行热交换的速度。冷却液的冷却结构(这种结构的散热器在图中未示出)的散热器包括一个空腔的壳体,该壳体的空腔内设有供润滑油通过的螺旋管道,通过螺旋管道,可以延长润滑油的流动路径,使润滑油有充分的时间与螺旋管道进行热交换。同样地,螺纹管道的管径可以大于出油管5和进油管7的管径,以使润滑油的在通道内的流速慢于在出油管5中和进油管7中的流速。在壳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端盖后,在壳体的空腔内装入用于热交换的冷却液。通过端壳将冷却液封装在壳体的内腔中,这样,螺旋管道相当于浸泡在冷却液中,因此,螺旋管道与冷却液的热交换速度很快。冷却液可以是水,也可以是油。冷却液除了上述封闭方式外,还可以设置一个箱体以及泵,通过管道与壳体连通,从而将冷却液循环流动起来,使热交换的效果更好。进油管装置包括第二接头体8、具有内孔的第二空心螺栓9以及进油管7,所述第二接头体8与第二空心螺栓9固定连接,第二接头体8的周面上设有连接孔,进油管7的一端与第二接头体8上的连接孔连接。进油管装置的详细结构与出油管装置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在赘述。第二空心螺栓9安装在变速器的前壳10上,在前壳10内设有油泵进油腔11,油泵安装在油泵进油腔11的下游,从而利于原有的油泵使润滑油进行循环,不再为本技术冷却装置增加新的油泵,以利于成本的节约。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主壳体I中的润滑油通过滤油器2、第一空心螺栓4、第一接头体3进入出油管5,来自于变速器油泵的温度较高的润滑油,从过滤器2处进入第一空心螺栓4,后从第一接头体3进入出油管5,然后进入壳体6,此时润滑油得到冷却后,从进油管7进入第二接头体8,然后到第二空心螺栓9进入前壳10的油泵进油腔11。图1中,箭头所指方向为润滑油流向。主壳体I与前壳10连接,油路相通,润滑油由油泵进入油泵后再经油泵出油口对变速器相应零件进行喷油润滑。另外,本技术已经通过变速器台架试验,完全符合上面的功倉泛。【权利要求】1.变速器润滑油外接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油管装置、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变速器润滑油外接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油管装置、散热器以及进油管装置,出油管装置的一端与散热器的一端,散热器的另一端与进油管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散热器包括一个空腔的壳体,该壳体的空腔内设有供润滑油通过的螺旋管道,在壳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端盖后,在壳体的空腔内装入用于热交换的冷却液,螺纹管道的管径大于出油管和进油管的管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结贵陈胜赖玉坤
申请(专利权)人: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