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止回自行式防逆流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61828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合输送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柔性止回自行式防逆流混合装置,筒体的一端与浆料箱相连,另一端设有出口,喷射管组件插设在筒体上,喷嘴与喷头依次安装在位于筒体内的喷射管组件上,喷射管组件通过连接管与变量泵连通;喷头上设有沿轴向往复移动的阀头;支撑架位于筒体内,在支撑架上间隔设有孔混流板、环混流板,由浆料箱进入筒体内的浆料与通过变量泵泵入筒体内的药液边均匀混合边依次经过孔混流板上的通孔及环混流板与筒体内壁之间的间隙,由出口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混合装置使浆料与药液在筒体内迅速混合均匀,且当药液停供后,筒体中浆料压力较大时不会堵塞药液喷头,达到浆料与药液连续混合输送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输送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柔性止回自行式防逆流混合装置,筒体的一端与浆料箱相连,另一端设有出口,喷射管组件插设在筒体上,喷嘴与喷头依次安装在位于筒体内的喷射管组件上,喷射管组件通过连接管与变量泵连通;喷头上设有沿轴向往复移动的阀头;支撑架位于筒体内,在支撑架上间隔设有孔混流板、环混流板,由浆料箱进入筒体内的浆料与通过变量泵泵入筒体内的药液边均匀混合边依次经过孔混流板上的通孔及环混流板与筒体内壁之间的间隙,由出口输出。本专利技术的混合装置使浆料与药液在筒体内迅速混合均匀,且当药液停供后,筒体中浆料压力较大时不会堵塞药液喷头,达到浆料与药液连续混合输送的目的。【专利说明】一种柔性止回自行式防逆流混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输送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柔性止回自行式防逆流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新型的轻型隔热建筑墙体材料,是近年来开发的环保节能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施工过程中,浆料与药液(发泡剂)的混合采用单罐搅拌作业,施工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主要是不能进行连续作业,而且混合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止回自行式防逆流混合装置。该混合装置能够将浆料与药液迅速混合均匀,实现浆料与药液连续混合输送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筒体、喷射管组件、喷头、喷嘴、孔混流板、环混流板及支撑架,其中筒体的一端与浆料箱相连,另一端设有出口,所述喷射管组件插设在筒体上,喷嘴与喷头依次安装在位于筒体内的喷射管组件上,该喷射管组件通过连接管与变量泵连通;所述喷头上设有沿轴向往复移动的阀头,通过阀头的往复移动控制喷头上开设的微孔的开关;所述支撑架位于筒体内,在支撑架上间隔设有孔混流板及环混流板,由浆料箱进入筒体内的浆料与通过变量泵泵入筒体内的药液边均匀混合边依次经过孔混流板上的通孔及环混流板与筒体内壁之间的间隙,由出口输出。其中:所述喷射管组件包括喷射管及阀杆,喷射管插设在筒体上,喷射管中间开有第二通孔,所述喷射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变量泵连通,另一端螺纹连接有控制药液流量的阀杆;所述喷嘴安装在位于筒体内的喷射管组件上,喷嘴上开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向中心线与筒体的轴向中心线相垂直,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轴向中心线相垂直;所述喷头的一端与喷嘴相连通,另一端开有第三通孔,在第三通孔的周围均布有多个微孔,在喷头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阀头从第三通孔穿过,在阀头上套有回位弹簧;所述阀头的轴向截面为“工”字形,“工”字形的一端位于空腔内,另一端位于喷头外,在位于空腔内部的阀头上套设所述回位弹簧,该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阀头的一端及喷头上;所述孔混流板为环形,其中间开有第四通孔;所述环混流板为圆盘,圆盘的边缘沿周向均布有多个弧形豁口,各弧形豁口之间形成凸起;所述筒体的一端通过弯头与浆料箱相连通,连接管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弯头上;所述连接管包括软管及钢管,其中钢管通过支架固定在弯头上;所述软管的一端与变量泵相连,另一端与钢管的一端连接,钢管的另一端接至喷射管组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混合装置使浆料与药液在筒体内迅速混合均匀,且当药液停供后,筒体中浆料压力较大时不会堵塞药液喷头,达到浆料与药液连续混合输送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的阀杆可以调节药液的流量。3.本专利技术的孔混流板及环混流板可以使浆料与药液在筒体内混合均匀。【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喷射管组件、喷嘴及喷头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图2中喷嘴及喷头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图3中喷头的主视图;图5为图4中的A-A剖视图;图6为图1中孔混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环混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变量泵,2为软管,3为钢管,4为支架,5为弯头,6为法兰,7为筒体,8为喷射管组件,9为喷头,10为喷嘴,11为阀杆,12为阀头,13为回位弹簧,14为孔混流板,15为环混流板,16为出口,17为支撑架,18为喷射管,19为微孔,20为第一通孔,21为第二通孔,22为第三通孔,23为第四通孔,24为凸起,25为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筒体7、喷射管组件8、喷头9、喷嘴10、孔混流板14、环混流板15及支撑架17,其中筒体7的一端通过弯头5与浆料箱连通,弯头5的两端分别设有法兰6,并通过法兰6分别与筒体7的一端及浆料箱固接,筒体7的另一端固接有带出口 16的出口法兰。筒体7为中空结构,喷射管组件8垂直插设在筒体7上。如图2?5所示,喷射管组件8包括喷射管18及阀杆11,其中喷射管18垂直插设在筒体7上,喷射管18中间开有第二通孔21,该第二通孔21的轴向中心线垂直于筒体7的轴向中心线;喷射管18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变量泵I连通,另一端螺纹连接有控制药液流量的阀杆11 ;该阀杆11的轴向截面为“T”形,由第二通孔21插入。连接管包括软管2及钢管3,其中钢管3通过支架4固定在弯头5上;软管2的一端与变量泵I相连,另一端与钢管3的一端连接,钢管3的另一端接至喷射管18的一端。喷嘴10固接在位于筒体7内的喷射管18上,喷嘴10上开有与第二通孔21相连通的第一通孔20,第一通孔20与第二通孔21的轴向中心线相垂直。喷头9的一端固接在喷嘴10上,另一端的中心开有第三通孔22,该第三通孔22的轴向中心线与第一通孔20的轴向中心线共线;在第三通孔22的周围均布有多个微孔19。在喷头9的内部设有空腔25,该空腔25的一端与喷嘴10上的第一通孔20连通,另一端与第三通孔22及各微孔19连通。阀头12的轴向截面为“工”字形,“工”字形的一端位于空腔25内、另一端从第三通孔22穿过后、位于喷头9的外面,在位于空腔25内部的阀头12上套设回位弹簧13,该回位弹簧13的两端分别抵接在阀头12的一端及喷头9上;阀头12可沿轴向往复移动,通过阀头12的往复移动控制喷头9上开设的微孔19的开关;阀头12另一端的大小要保证能够将第三通孔22及各微孔19全部遮盖住。支撑架17位于筒体7内,在支撑架17上间隔设有孔混流板14及环混流板15。如图6所示,孔混流板14为圆环形,其中间开有第四通孔23。如图7所示,环混流板15为圆盘,圆盘的边缘沿周向均布有多个弧形豁口,各弧形豁口之间形成凸起24。由浆料箱进入筒体7内的浆料与通过变量泵I泵入筒体7内的药液边均匀混合边依次经过孔混流板14上的第四通孔23及环混流板15与筒体7内壁之间的间隙(即弧形豁口的位置),最后由出口16输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浆料由浆料箱从弯头5进入筒体7内,药液经变量泵1、软管2、钢管3进入喷射管18上的第二通孔21内,再由喷嘴10上的第一通孔20进入喷头9的空腔25内;在药液由第二通孔21向第一通孔20流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阀杆11的上下移动控制向第一通孔20流动的药液流量。药液在喷头9中形成高压,沿喷头9外侧端部上的多个微孔19喷出形成的射流推动阀头12向外移动,并由阀头12另一端的端板阻滞形成与阀头12另一端端板平面平行的药液射流面,此药液射流面与来自弯头5的浆料进行初步混合。初步混合的浆料和药液依次经过孔混流板14上的第四通孔23及环混流板15与筒体7内壁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止回自行式防逆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7)、喷射管组件(8)、喷头(9)、喷嘴(10)、孔混流板(14)、环混流板(15)及支撑架(17),其中筒体(7)的一端与浆料箱相连,另一端设有出口(16),所述喷射管组件(8)插设在筒体(7)上,喷嘴(10)与喷头(9)依次安装在位于筒体(7)内的喷射管组件(8)上,该喷射管组件(8)通过连接管与变量泵(1)连通;所述喷头(9)上设有沿轴向往复移动的阀头(12),通过阀头(12)的往复移动控制喷头(9)上开设的微孔(19)的开关;所述支撑架(17)位于筒体(7)内,在支撑架(17)上间隔设有孔混流板(14)及环混流板(15),由浆料箱进入筒体(7)内的浆料与通过变量泵(1)泵入筒体(7)内的药液边均匀混合边依次经过孔混流板(14)上的通孔及环混流板(15)与筒体(7)内壁之间的间隙,由出口(16)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长庆柳永诠周孟哲于盛中潘常升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集佳节能墙体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