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型超A类阻燃耐火控制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6145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型超A类阻燃耐火控制电缆,包括由若干绝缘线芯绞合而成的缆芯,在缆芯外依次挤包的绕包纳米复合带(3)、圆形齿形套(4)、纳米耐火层(5)、绕包层(6)、铝镁合金带(7)和低烟无卤阻燃护套(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纳米型超A类阻燃耐火控制电缆,在纳米耐火材料的保护下使电缆保持正常运行。试验温度在1000℃、180min,在施加电压1000V的情况下3A熔断器不熔断,导体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超过70℃,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电缆安装维护简单方便,电缆敷设时环境温度不低于0℃,具有耐腐蚀、高阻燃、高耐火、载流量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纳米型超A类阻燃耐火控制电缆,包括由若干绝缘线芯绞合而成的缆芯,在缆芯外依次挤包的绕包纳米复合带(3)、圆形齿形套(4)、纳米耐火层(5)、绕包层(6)、铝镁合金带(7)和低烟无卤阻燃护套(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纳米型超A类阻燃耐火控制电缆,在纳米耐火材料的保护下使电缆保持正常运行。试验温度在1000℃、180min,在施加电压1000V的情况下3A熔断器不熔断,导体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超过70℃,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电缆安装维护简单方便,电缆敷设时环境温度不低于0℃,具有耐腐蚀、高阻燃、高耐火、载流量大。【专利说明】 一种纳米型超A类阻燃耐火控制电缆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尤其是涉及一种纳米型超A类阻燃耐火控制电缆。
技术介绍
控制电缆被广泛的应用于工矿、能源交等通行业,传统的阻燃耐火控制电缆都是由云母带绕包、阻燃填充、低烟无卤护套组成,阻燃、耐温等级不高。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缆在阻燃、耐高温及环保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和防火等级的提高,及人们安全意识的加强,传统的云母带耐火电缆结构无法满足电缆中电场的设计要求,完全不适合,所以只有设计出跟传统耐火电缆完全不一样的结构才能同时满足电性能和耐火性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纳米型超A类阻燃耐火控制电缆。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纳米型超A类阻燃耐火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绝缘线芯绞合而成的缆芯,在缆芯外依次挤包的绕包纳米复合带、圆形齿形套、纳米耐火层、绕包层、铝镁合金带和低烟无卤阻燃护套。所述的绝缘线芯由铜导体以及依次包覆在铜导体外的纳米复合带构成。所述的纳米复合带为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在350°C?3000°C的有焰或无焰条件下可以结成陶瓷状的壳体,耐火性能优异的材料。纳米复合带通过以下方法制成:称取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5?30份、二苯基硅二醇0.5?1.2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1.2份、纳米二氧化硅(气相法)15?20份、纳米二氧化硅(沉淀法)15?19份、氢氧化钙7?10份、三氧化二铝9?12份、纳米二氧化钛1.3?2.0份、过氧化物硫化剂0.3?1.0份,混合后进行翻炼,所得材料设置在玻璃布上下表面,并与玻璃布带通过延压工艺进行复合,然后进行烘烤和硫化,最后进行切割、缠绕、包装。所述的纳米耐火层可帮着电缆降低温度,有效提升载流量。采用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混合制成:纳米人造粉15-80、纳米二氧化硅10-40、纳米石英沙5-25、纳米氢氧化铝10-45、硅灰石粉5-35、彩土 5-10、胶水20-40、珍珠岩5_15、纳米碳酸钙15-70。圆形齿形套不但具有高防水性能,而且在耐火层挤出过程中紧密的和圆形齿形套粘合在一起,使耐火层不易脱落。圆形齿形套为由一个圆形外圈内设有一圆形内圈组成圆形圆形齿形套,外圈外侧设有至少一个齿。铝镁合金带具有质量轻、散热性较好、强度高,抗摔撞及电磁屏蔽效果等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纳米型超A类阻燃耐火控制电缆,在纳米耐火材料的保护下使电缆保持正常运行。试验温度在1000°c、180min,在施加电压1000V的情况下3A熔断器不熔断,导体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超过70°C,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电缆安装维护简单方便,电缆敷设时环境温度不低于0°c,具有耐腐蚀、高阻燃、耐高温、载流量大。本技术结构上采用圆形齿形套不但具有高防水性能,而且在耐火层挤出过程中紧密的和圆形齿形套合在一起,使耐火层不易脱落。采用铝镁合金带不但减轻了电缆的整体重量,而且它还具有散热性较好、强度高,抗摔撞及电磁屏蔽效果等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纳米型超A类阻燃耐火控制电缆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圆形齿形套4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中圆形齿形套4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纳米型超A类阻燃耐火控制电缆,包括由若干绝缘线芯绞合而成的缆芯,在缆芯外依次挤包的绕包纳米复合带3、圆形齿形套4、纳米耐火层5、绕包层6、铝镁合金带7和低烟无卤阻燃护套8。所述的绝缘线芯由铜导体I以及依次包覆在铜导体I外的纳米复合带2构成。所述的纳米复合带2为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在350°C?3000°C的有焰或无焰条件下可以结成陶瓷状的壳体,耐火性能优异的材料。纳米复合带2通过以下方法制成:按重量份称取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5份、二苯基硅二醇0.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份、纳米二氧化硅(气相法)15份、纳米二氧化硅(沉淀法)15份、氢氧化钙7份、三氧化二铝9份、纳米二氧化钛1.3份、过氧化物硫化剂0.3份,混合后进行翻炼,所得材料设置在玻璃布上下表面,并与玻璃布带通过延压工艺进行复合,然后进行烘烤和硫化,最后进行切割、缠绕、包装。所述的纳米耐火层5可帮着电缆降低温度,有效提升载流量。本实施例中采用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混合制成:纳米人造粉15、纳米二氧化硅10、纳米石英沙5、纳米氢氧化铝10、硅灰石粉5、彩土 5、胶水20、珍珠岩5、纳米碳酸钙15。纳米人造粉由氧化镁、氧化钙、碳酸钙在水中均化研磨制成;氧化镁、氧化钙、碳酸钙、水的重量比为15:13:25:400。圆形齿形套不但具有高防水性能,而且在耐火层挤出过程中紧密的和圆形齿形套粘合在一起,使耐火层不易脱落。圆形齿形套4为由一个圆形外圈42内设有一圆形内圈41组成圆形圆形齿形套,外圈外侧设有至少一个齿43,齿43的截面呈方形。绕包纳米复合带3包裹在内圈41内。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纳米型超A类阻燃耐火控制电缆,包括由若干绝缘线芯绞合而成的缆芯,在缆芯外依次挤包的绕包纳米复合带3、圆形齿形套4、纳米耐火层5、绕包层6、铝镁合金带7和低烟无卤阻燃护套8。所述的绝缘线芯由铜导体I以及依次包覆在铜导体I外的纳米复合带2构成。所述的纳米复合带2为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在350°C?3000°C的有焰或无焰条件下可以结成陶瓷状的壳体,耐火性能优异的材料。纳米复合带2通过以下方法制成:称取甲基乙烯基硅橡胶30份、二苯基硅二醇1.2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2份、纳米二氧化硅(气相法)20份、纳米二氧化硅(沉淀法)19份、氢氧化钙10份、三氧化二铝12份、纳米二氧化钛2.0份、过氧化物硫化剂1.0份,混合后进行翻炼,所得材料设置在玻璃布上下表面,并与玻璃布带通过延压工艺进行复合,然后进行烘烤和硫化,最后进行切割、缠绕、包装。所述的纳米耐火层5可帮着电缆降低温度,有效提升载流量。本实施例中采用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混合制成:纳米人造粉80、纳米二氧化硅40、纳米石英沙25、纳米氢氧化铝45、硅灰石粉35、彩土 10、胶水40、珍珠岩15、纳米碳酸钙70。纳米人造粉由氧化镁、氧化钙、碳酸钙在水中均化研磨制成;氧化镁、氧化钙、碳酸钙、水的重量比为15:13:25:400。圆形齿形套不但具有高防水性能,而且在耐火层挤出过程中紧密的和圆形齿形套粘合在一起,使耐火层不易脱落。圆形齿形套4为由一个圆形外圈4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型超A类阻燃耐火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绝缘线芯绞合而成的缆芯,在缆芯外依次挤包的绕包纳米复合带(3)、圆形齿形套(4)、纳米耐火层(5)、绕包层(6)、铝镁合金带(7)和低烟无卤阻燃护套(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培涛窦合超李立虎李旭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特种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