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内部挡板的人孔机构,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人孔机构需要先打开人孔盖,再将挡板拆卸,需要两个操作步骤;挡块的位置决定了挡板不能与筒体曲面保持平齐,还是有固体进入人孔接管区域;挡块焊接在人孔接管内部,会影响人员通过人孔进入设备内部的问题。技术方案是:挡板组件、接管法兰、吊钩组件、转臂组件、滚轮组件和转臂支撑件;接管法兰设置在外部设备壳体上,接管法兰的内孔与外部设备壳体上的人孔相对应;转臂支撑件固定在外部设备壳体上并且与外部设备壳体上的人孔位于同一侧;转臂组件转动设置在转臂支撑件上;滚轮组件设置在转臂组件上,吊钩组件的上端与滚轮组件相连,吊钩组件的下端与挡板组件相连。(*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内部挡板的人孔机构,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人孔机构需要先打开人孔盖,再将挡板拆卸,需要两个操作步骤;挡块的位置决定了挡板不能与筒体曲面保持平齐,还是有固体进入人孔接管区域;挡块焊接在人孔接管内部,会影响人员通过人孔进入设备内部的问题。技术方案是:挡板组件、接管法兰、吊钩组件、转臂组件、滚轮组件和转臂支撑件;接管法兰设置在外部设备壳体上,接管法兰的内孔与外部设备壳体上的人孔相对应;转臂支撑件固定在外部设备壳体上并且与外部设备壳体上的人孔位于同一侧;转臂组件转动设置在转臂支撑件上;滚轮组件设置在转臂组件上,吊钩组件的上端与滚轮组件相连,吊钩组件的下端与挡板组件相连。【专利说明】一种带内部挡板的人孔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内部挡板的人孔机构。
技术介绍
在压力容器中,直径较大的塔器和釜一般都设置了人孔,方便人员进入设备内部检查、修理、安装内件。人孔直径一般不小于DN500,人孔接管区域有较大空间。很多场合设备内部有填料、催化剂或其它固体介质时,会进入人孔接管的区域,形成死区。为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在人孔接管区域设置挡板,防止固体进入人孔接管区域。目前广泛采用的挡板结构如图1、图2所示,是在人孔盖打开之后,再将挡板拆卸,需要两个操作步骤。人孔可采用HG/T21514?21535-2005标准或其它标准,在图1中省略了人孔,只画出挡板的结构。第一挡块1-3和第二挡块1-4与人孔接管1-5焊接在一起,第一手柄1-1和挡板1-2焊接固定,见图1、图2所示。在设备工作前,通过旋转第一手柄1-1,将挡板1-2的缺口 1-21和第一挡块1-3错开,由于第一挡块1-3和第二挡块1-4的阻挡,使挡板1-2得到定位。设备停止工作后,如果需要进入人孔,第一步必须先将人孔盖打开,第二步通过旋转第一手柄1-1,将挡板1-2的缺口 1-21与第一挡块1-3对齐,把挡板1-2向外面抽出。此时第一挡块1-3和第二挡块1-4依然在人孔接管内部,会影响人员通过人孔进入设备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人孔机构需要先打开人孔盖,再将挡板拆卸,需要两个操作步骤;挡块的位置决定了挡板不能与筒体曲面保持平齐,还是有固体进入人孔接管区域;挡块焊接在人孔接管内部,会影响人员通过人孔进入设备内部;解决了固体(较大体积的固体,非微小颗粒,主要针对填料、催化剂等)进入人孔接管区域的问题,避免形成死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只操作一次即可打开人孔盖和内部挡板的机构,并保证人孔接管内部无障碍,方便人员出入的一种带内部挡板的人孔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带内部挡板的人孔机构,包括外部设备壳体,所述外部设备壳体开设有人孔;挡板组件、接管法兰、吊钩组件、转臂组件、滚轮组件和转臂支撑件;所述接管法兰设置在外部设备壳体上,接管法兰的内孔与外部设备壳体上的人孔相对应;转臂支撑件固定在外部设备壳体上并且与外部设备壳体上的人孔位于同一侧;转臂组件转动设置在转臂支撑件上;滚轮组件设置在转臂组件上,吊钩组件的上端与滚轮组件相连,吊钩组件的下端与挡板组件相连;吊钩组件、转臂组件、滚轮组件和转臂支撑件带动挡板组件沿着接管法兰的内孔移动;其中,所述挡板组件包括挡板、支撑管、法兰盖和手柄;手柄固定在法兰盖上,支撑管的一端固定在法兰盖上、另一端与挡板相连。转臂组件包括接管、设置在接管上的第一挡环、第二挡环和第三挡环;所述第一挡环与第二挡环之间形成滚轮组件的移动区。滚轮组件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滚轮。转臂支撑件包括与外部设备壳体相连的定位板和设置在定位板之间的套管。转臂支撑件还包括筋板;所述筋板的上下两端均与定位板相连,筋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外部设备壳体和套管相连。吊钩组件包括与滚轮组件相连的吊钩和吊环;所述吊环装在吊钩上并且固定在法兰盖上。为了防止固体(较大体积的固体,非微小颗粒,主要针对填料、催化剂等)进入人孔接管区域的问题,避免形成死区。本技术中的挡板的形状与外部设备壳体上的人孔的形状相同。吊钩固定在滚轮组件的支架上,吊钩与支架之间通过设置在吊钩上端的外螺纹与调节螺母来调节吊钩与支架之间的距离。本技术中的调节螺母应为2个,起到锁紧作用,并且当法兰盖和接管法兰高度方向错位时,可通过调节螺母进行调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只需要操作一次即可打开带内部挡板的人孔盖,操作方便;关闭状态内部挡板可与筒体曲面保持平齐,有效防止固体进入人孔接管区域;保证人孔接管内部无障碍物,方便人员进出。本技术中的内部挡板和法兰盖通过焊接联为一体,打开人孔时,先将法兰盖沿接管法兰的轴线向外平移,通过滚轮组件实现这一运动。待内部挡板完全脱离接管法兰区域,再将法兰盖旋转,露出开孔区域,人员可自由进出。比较图1、图2和图3,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技术操作步骤简单,且人孔接管内部无障碍,人员进出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人孔机构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反应的是人孔关闭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反应的是人孔打开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挡板组件的剖视图。图7是转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转臂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滚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吊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1、第一手柄,1-2、挡板,1-21、缺口,1-3、第一挡块,1_4、第二挡块,1_5、人孔接管,1、挡板组件,11、手柄,12、法兰盖,13、支撑管,14、挡板,2、垫片紧固件,3、接管法兰,4、吊钩组件,41、吊环,42、吊钩,5、转臂组件,51、第三挡环,52、接管,53、第一挡环,54、第二挡环,6、滚轮组件,61、销轴,62、滚轮,63、销,64、底板,65、侧板,7、调节螺母,8、外部设备外壳,8-1、内孔,9、转臂支撑件,91、筋板,92、套管,93、定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1-图10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的带内部挡板的人孔机构包括外部设备壳体8、挡板组件1、接管法兰3、吊钩组件4、转臂组件5、滚轮组件6和转臂支撑件9。如图3所示。挡板组件I包括挡板14、支撑管13、法兰盖12和手柄11。如图6所示。吊钩组件4包括吊钩42和吊环41。如图10所示。转臂组件5包括接管52、第一挡环53、第二挡环54和第三挡环51。如图7所示。滚轮组件6包括支架65和滚轮62。如图9所示。转臂支撑件9包括筋板91、定位板93和套管92。如图7所示。本技术的接管法兰3设置在外部设备壳体8上,接管法兰3的内孔8-1与外部设备壳体8上的人孔相对应;转臂支撑件9固定在外部设备壳体8上并且与外部设备壳体8上的人孔位于同一侧;转臂组件5转动设置在转臂支撑件9上;滚轮组件6设置在转臂组件5上,吊钩组件4的上端与滚轮组件6相连,吊钩组件4的下端与挡板组件I相连;吊钩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内部挡板的人孔机构,包括外部设备壳体(8),所述外部设备壳体(8)开设有人孔;其特征在于,挡板组件(1)、接管法兰(3)、吊钩组件(4)、转臂组件(5)、滚轮组件(6)和转臂支撑件(9);所述接管法兰(3)设置在外部设备壳体(8)上,接管法兰(3)的内孔(8‑1)与外部设备壳体(8)上的人孔相对应;转臂支撑件(9)固定在外部设备壳体(8)上并且与外部设备壳体(8)上的人孔位于同一侧;转臂组件(5)转动设置在转臂支撑件(9)上;滚轮组件(6)设置在转臂组件(5)上,吊钩组件(4)的上端与滚轮组件(6)相连,吊钩组件(4)的下端与挡板组件(1)相连;吊钩组件(4)、转臂组件(5)、滚轮组件(6)和转臂支撑件(9)带动挡板组件(1)沿着接管法兰(3)的内孔(8‑1)移动;其中,所述挡板组件(1)包括挡板(14)、支撑管(13)、法兰盖(12)和手柄(11);手柄(11)固定在法兰盖(12)上,支撑管(13)的一端固定在法兰盖(12)上、另一端与挡板(1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春颖,吴方亮,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石岛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