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底角罩盖,包括下盖和以可拆卸的方式扣装在所述下盖上的上盖;所述下盖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插接翼,所述下盖的顶部、位于所述两个插接翼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下的所述下盖处设置有指向所述插接翼的安装孔;所述下盖的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插接脚和右插接脚,所述左、右插接脚内分别设置有左卡爪和右卡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汽车座椅底角罩盖为分体式结构,并通过螺栓将罩盖固定在滑轨上,装配牢固且便于拆装;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底角罩盖,包括下盖和以可拆卸的方式扣装在所述下盖上的上盖;所述下盖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插接翼,所述下盖的顶部、位于所述两个插接翼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下的所述下盖处设置有指向所述插接翼的安装孔;所述下盖的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插接脚和右插接脚,所述左、右插接脚内分别设置有左卡爪和右卡爪。本技术汽车座椅底角罩盖为分体式结构,并通过螺栓将罩盖固定在滑轨上,装配牢固且便于拆装;另外,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廉。【专利说明】汽车座椅底角罩盖
本技术属于汽车座椅部件,特别是一种汽车座椅底角罩盖。
技术介绍
随消费者对汽车要求的提高,座椅贴近人心的细节设计,备受消费者关注。座椅安装底角罩盖的使用,不仅可使座椅底角美观,且可为后排座椅乘客脚部提供保护。现有座椅底角罩盖100,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设置在罩盖内的卡爪101和分别设置在罩盖左、右侧面内的左上端面102和右上端面103固定在滑轨上。采用上述罩盖,不易拆卸,拆卸重复性差,从而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拆装、结实耐用的汽车座椅底角罩盖。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座椅底角罩盖,包括下盖和以可拆卸的方式扣装在所述下盖上的上盖;所述下盖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插接翼,所述下盖的顶部、位于所述两个插接翼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下盖位于所述连接板之下设置有指向所述插接翼的安装孔;所述下盖的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插接脚和右插接脚,所述左、右插接脚内分别设置有左卡爪和右卡爪。优选地,所述左、右插接脚的底端对称设置有转轴,所述上盖的底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转轴相配合的轴孔。优选地,所述上盖的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槽,所述下盖的左、右插接脚内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扣。优选地,所述上盖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孔,所述下盖的左、右插接脚内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卡孔相配合的凸起。优选地,所述上盖的顶端设置有凹槽。优选地,所述插接翼内设置有多根导向筋板,所述导向筋板之间形成有导向槽。优选地,所述左卡爪和右卡爪的位置相互对称。本技术汽车座椅底角罩盖为分体式结构,并通过螺栓将罩盖固定在滑轨上,装配牢固且便于拆装;另外,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廉。【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汽车座椅底角罩盖的立体图;图2为现有汽车座椅底角罩盖的后视立体图;图3为现有汽车座椅底角罩盖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座椅底角罩盖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座椅底角罩盖的仰视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座椅底角罩盖中下盖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座椅底角罩盖中上盖的立体图。图1至图3中:100-现有汽车座椅底角罩盖、101-卡爪、102-左上端面、103-右上端面。图4至图7中:1-下盖、11-连接板、12-安装孔、15-转轴、16-卡扣、17-凸起、18-插接翼、181-导向筋板、19a-左插接脚、19b-右插接脚、191-左卡爪、192-右卡爪、2-上盖、20-卡槽、21-轴孔、22-卡孔、23-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汽车座椅底角罩盖,如图4所示,包括下盖I和上盖2。如图4和图6所不,下盖I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插接翼18,插接翼18内设置有三根导向筋板181,三根导向筋板181之间形成有两个导向槽。如图6所示,下盖I的顶部、位于两个插接翼18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之下的下盖I处设置有指向插接翼18的安装孔12。如图4和图6所示,下盖I的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插接脚19a和右插接脚19b。如图5所示,左、右插接脚19a、19b内分别设置有左卡爪191和右卡爪192,左卡爪191和右卡爪192的位置相互对称。如图6所示,左、右插接脚19a、19b的底端对称设置有转轴15。如图7所示,上盖2的底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转轴15相配合的轴孔21。如图7所示,上盖2的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槽20。如图6所示,下盖I的左、右插接脚19a、19b内分别设置有与卡槽20相配合的卡扣16。如图7所示,上盖2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孔22。如图6所示,下盖I的左、右插接脚19a、19b内分别设置有与卡孔22相配合的凸起17。如图7所示,上盖2的顶端设置有凹槽23。安装时,通过连接板11、左卡爪191和右卡爪192将下盖I装配在滑轨上,然后用螺栓穿过安装孔12,从而将下盖I固定在滑轨上。插接翼18内的导向筋板181及其形成的导向槽,有助于将下盖I引导至滑轨且拆卸时也便于将下盖I拔出。装配完下盖I后,开始装配上盖2,将上盖2的轴孔21插入转轴15,使上盖2能绕转轴15旋转,然后将上盖2上的卡槽20和卡孔22分别卡装进下盖I上的卡扣16和凸起17,从而完成将上盖2扣装在下盖I上。拆卸时,用平头螺丝刀的刀头插入凹槽23,上盖2翘起,卸下安装孔12处的螺栓,完成对罩盖的拆卸。凹槽23的设计便于操作人员利用杠杆原理将上盖2翘起,给罩盖的拆卸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下盖I和上盖2除了采用本实施例的卡装方式外,也可采用插装或推装的方式来将下盖I和上盖2组装成汽车座椅底角罩盖。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指导思想轻易提出其它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都包括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座椅底角罩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I)和以可拆卸的方式扣装在所述下盖(I)上的上盖(2);所述下盖(I)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插接翼(18),所述下盖(I)的顶部、位于所述两个插接翼(18)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1),所述下盖(I)位于所述连接板(11)之下设置有指向所述插接翼(18)的安装孔(12);所述下盖(I)的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插接脚(19a)和右插接脚(19b),所述左、右插接脚(19a、19b)内分别设置有左卡爪(191)和右卡爪(19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底角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插接脚(19a、19b)的底端对称设置有转轴(15),所述上盖(2)的底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转轴(15)相配合的轴孔(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底角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的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槽(20),所述下盖(I)的左、右插接脚(19a、19b)内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卡槽(20)相配合的卡扣(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底角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孔(22),所述下盖(I)的左、右插接脚(19a、19b)内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卡孔(22)相配合的凸起(1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底角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的顶端设置有凹槽(23)。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底角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翼(18)内设置有多根导向筋板(181),所述导向筋板(181)之间形成有导向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底角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卡爪(191)和右卡爪(192)的位置相互对称。【文档编号】B60N2/015GK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底角罩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1)和以可拆卸的方式扣装在所述下盖(1)上的上盖(2);所述下盖(1)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插接翼(18),所述下盖(1)的顶部、位于所述两个插接翼(18)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1),所述下盖(1)位于所述连接板(11)之下设置有指向所述插接翼(18)的安装孔(12);所述下盖(1)的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插接脚(19a)和右插接脚(19b),所述左、右插接脚(19a、19b)内分别设置有左卡爪(191)和右卡爪(19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