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60276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包括:第一和第二多层基板及胶片。第一多层基板包括第一基底层、第一基底层一侧的第一导电线路层、另一侧堆叠设置的第二导电线路层和第一绝缘层及电子元件。第一导电线路层包括第一电性连接垫,第一多层基板开设有收容槽,露出第三电性连接垫,电子元件与第三电性连接垫相连接。第二多层基板包括第二基底层、第二基底层一侧的第三导电线路层以及另一侧的多层第四导电线路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三导电线路层包括第四电性连接垫。胶片粘于第一与第二多层基板之间,其具有开孔,开孔内设置有导电粘接块,导电粘接块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和第二电性连接垫相互粘接并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上述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印刷电路板因具有装配密度高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关于电路板的应用请参见文献Takahashi,A.Ooki,N.Nagai,A.Akahoshi,H.Mukoh,A.Wajima,M.Res.Lab,HighdensitymultilayerprintedcircuitboardforHITACM-880,IEEETrans.onComponents,Packaging,andManufacturingTechnology,1992,15(4):1418-1425。现有技术的多层电路板为了要达到轻薄短小的目的,并增加产品的电性品质水平,各制造商开始致力于将原来焊接于多层电路板表面的电子元件改为内埋于多层电路板内部,以此来增加电路板表面的布线面积从而缩小电路板尺寸并减少其重量和厚度,该电子元件可以为主动或被动元件。已知一种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的制造方法如下:先将电子元件置入核芯基板的绝缘层中,然后采用增层法在核芯基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交替排列的多层胶层和导电线路层,从而形成具有内埋元件的多层电路板。然而,在这种制造方法中,胶层流入电子元件与基板之间的空隙,可能会使对应位置的导电线路层向基板方向凹陷,造成导电线路无法平整,从而影响导电线路层的均匀性;进一步地,电子元件的电极一般通过激光蚀孔和填孔工艺形成的导电孔与之电连接,电子元件的电极面积很小加上电子元件埋入之偏移,使得激光孔很难与之精确对准,激光孔与电子元件的电极的偏移会影响导电盲孔与元件之间的电性连接品质。另外,元件埋入时,可能因元件损坏或基板品质不良以致成品不良,进而使得良率降低及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导电线路层均匀性较好且品质较高的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一种制作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的方法,包括步骤:提供第一线路板,其包括第一基底层、形成于第一基底层一侧的第一导电线路层以及在该第一基底层相对的另一侧的依次交替堆叠设置的多层第二导电线路层和多层第一绝缘层,该第一导电线路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性连接垫,该第一线路板的第一基底层一侧开设有第一收容槽,部分该第二导电线路层露出于该第一收容槽,构成第三电性连接垫;将第一电子元件收容于该第一收容槽,并使该第一电子元件与该第三电性连接垫固定连接并电连接,形成第一多层基板;提供第二多层基板,其包括第二基底层、形成于第二基底层一侧的第三导电线路层以及在该第二基底层相对的另一侧的依次交替堆叠设置的多层第四导电线路层和多层第二绝缘层,该第三导电线路层包括多个与该多个第一电性连接垫一一对应的第四电性连接垫;提供胶片,该胶片具有多个与该多个第一电性连接垫一一对应的开孔,该开孔内设置有导电粘接块;及依次堆叠并压合该第一多层基板、具有导电粘接块的胶片及第二多层基板成为一个整体,且该多个导电粘接块将对应的第一电性连接垫和第四电性连接垫粘接并电连接,得到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一种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包括:第一多层基板、第二多层基板及胶片。该第一多层基板包括第一基底层、形成于第一基底层一侧的第一导电线路层、在该第一基底层相对的另一侧的依次交替堆叠设置的多层第二导电线路层和多层第一绝缘层及第一电子元件。该第一导电线路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性连接垫,该第一多层基板在该第一基底层一侧开设有第一收容槽。部分第二导电线路层露出于该第一收容槽,构成第三电性连接垫,该第一电子元件与该第三电性连接垫固定连接并电连接。该第二多层基板包括第二基底层、形成于第二基底层一侧的第三导电线路层以及在该第二基底层相对的另一侧的依次交替堆叠设置的多层第四导电线路层和多层第二绝缘层。该第三导电线路层包括多个与该多个第一电性连接垫一一对应的第四电性连接垫。该胶片设置于该第一多层基板与第二多层基板之间,以使该第一多层基板与第二多层基板相互粘接,该第一导电线路层与该第三导电线路层分别与该胶片相邻,该胶片具有多个与该多个第一电性连接垫一一对应的开孔,该开孔内设置有导电粘接块,该多个导电粘接块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电性连接垫和第二电性连接垫相互粘接并电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电子元件分别在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制作完成后进行安装,则可以防止胶层流入第一电子元件与第一线路板及第二电子元件与第二线路板之间的空隙时造成的导电线路层的凹陷,使导电线路层的均匀性高;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一线路板通过预先形成的第三电性连接垫和第六电性连接垫分别与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电子元件电连接,对位更加准确,避免了激光孔与电子元件的电极之间的对位偏移,提高了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的生产品质。另外,本结构及方法是在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完成后,经测试是良品后再连接电子元件,可避免连同电子元件一起损失。将结构复杂的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分解为结构简单的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的分别制作,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的制作良率相对较高,整体而言可降低成本而且易于加工。本实施例的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也可应用于HDI高密度积层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线路板的剖视图。图2是将图1的第一线路板内形成第一收容槽后的剖视图。图3是将第一电子元件设置于图2中的第一收容槽后形成的第一多层基板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线路板的剖视图。图5是将图4的第二线路板内形成第二收容槽后的剖视图。图6是将第二电子元件设置于图5中的第二收容槽后形成的第二多层基板的剖视图。图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通孔的胶片的示意图。图8是在图7中胶片的通孔内填充导电粘合材料后的剖视图。图9将图3中的第一多层基板、图6中的第二多层基板及图8中的胶片压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第一线路板10第一基底层11第一导电线路层12第二导电线路层13第一绝缘层14第一电性连接垫122第一导电孔132第一防焊层15第二电性连接垫152第一收容槽16第三电性连接垫17第一电子元件18第一电极182第二线路板30第二基底层31第三导电线路层32第四导电线路层33第二绝缘层34第四电性连接垫322第二导电孔332第二防焊层35第五电性连接垫352第二收容槽36第六电性连接垫37第二电子元件38第二多层基板40第二电极382胶片50开孔51导电粘接块52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6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请参阅图1,提供第一线路板10,该第一线路板10包括第一基底层11、形成于第一基底层11一侧的第一导电线路层12以及在该第一基底层11相对的另一侧的依次交替堆叠设置的多层第二导电线路层13和多层第一绝缘层14。该第一线路板10可以采用增层法制作形成,可以理解,该第一线路板10也可以用其它方法形成,如加成法、半加成法等。该第一导电线路层12包括多个第一电性连接垫122,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电性连接垫122的数量为两个。该多层第二导电线路层13与该第一导电线路层12之间通过形成于第一基底层11和多层第一绝缘层14的多个第一导电孔132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作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的方法,包括步骤:提供第一线路板,其包括第一基底层、形成于第一基底层一侧的第一导电线路层以及在该第一基底层相对的另一侧的依次交替堆叠设置的多层第二导电线路层和多层第一绝缘层,该第一导电线路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性连接垫,该第一线路板的第一基底层一侧开设有第一收容槽,部分该第二导电线路层露出于该第一收容槽,构成第三电性连接垫;将第一电子元件收容于该第一收容槽,并使该第一电子元件与该第三电性连接垫固定连接并电连接,形成第一多层基板;提供第二多层基板,其包括第二基底层、形成于第二基底层一侧的第三导电线路层以及在该第二基底层相对的另一侧的依次交替堆叠设置的多层第四导电线路层和多层第二绝缘层,该第三导电线路层包括多个与该多个第一电性连接垫一一对应的第四电性连接垫;提供胶片,该胶片具有多个与该多个第一电性连接垫一一对应的开孔,该开孔内设置有导电粘接块;及依次堆叠并压合该第一多层基板、具有导电粘接块的胶片及第二多层基板成为一个整体,且该多个导电粘接块将对应的第一电性连接垫和第四电性连接垫粘接并电连接,得到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作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的方法,包括步骤:提供第一线路板,其包括第一基底层、形成于第一基底层一侧的第一导电线路层以及在该第一基底层相对的另一侧的依次交替堆叠设置的多层第二导电线路层和多层第一绝缘层,该第一导电线路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性连接垫,该第一线路板的第一基底层一侧开设有第一收容槽,部分该第二导电线路层露出于该第一收容槽,构成第三电性连接垫;将第一电子元件收容于该第一收容槽,并使该第一电子元件与该第三电性连接垫固定连接并电连接,形成第一多层基板;提供第二线路板,其包括第二基底层、形成于第二基底层一侧的第三导电线路层以及在该第二基底层相对的另一侧的依次交替堆叠设置的多层第四导电线路层和多层第二绝缘层,该第三导电线路层包括多个与该多个第一电性连接垫一一对应的第四电性连接垫,该第二线路板的第二基底层一侧开设有第二收容槽,部分该第四导电线路层露出于该第二收容槽,构成第六电性连接垫;将第二电子元件收容于该第二收容槽,并使该第二电子元件与该第六电性连接垫固定连接并电连接,形成第二多层基板;提供胶片,该胶片具有多个与该多个第一电性连接垫一一对应的开孔,该开孔内设置有导电粘接块;及依次堆叠并压合该第一多层基板、具有导电粘接块的胶片及第二多层基板成为一个整体,且该多个导电粘接块将对应的第一电性连接垫和第四电性连接垫粘接并电连接,得到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粘接块的材料为导电银浆、导电铜浆或锡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多层基板进一步包括第一防焊层,该第一防焊层形成于该第一多层基板的与该第一导电线路层相背离的一侧,且该第一防焊层部分覆盖该第一线路板的远离该第一导电线路层的最外侧第二导电线路层,该最外侧第二导电线路层露出于该第一防焊层的部分构成多个第二电性连接垫。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多层基板进一步包括第二防焊层,该第二防焊层形成于该第二多层基板的与该第三导电线路层相背离的一侧,且该第二防焊层部分覆盖该第二线路板的远离该第三导电线路层的最外侧第四导电线路层,该最外侧第四导电线路层露出于该第二防焊层的部分构成多个第五电性连接垫。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电性连接垫和第六电性连接垫的数量分别为两个,该第一电子元件包括两个第一电极,该两个第一电极分别与该两个第三电性连接垫固定连接并电性连接,该第二电子元件包括两个第二电极,该两个第二电极分别与该两个第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诗滨
申请(专利权)人: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臻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