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低温氧化脱硝技术的烟道臭氧分布器及其布置方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59351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低温氧化脱硝技术的烟道臭氧分布器及其布置方式。所述烟道臭氧分布器包括分布主管、多个分布支管、多个文丘里分布器和多个三角翼;所述多个分布支管从分布主管并行分支引出;所述多个文丘里分布器等间距布置在分布支管上;所述文丘里分布器的扩散段一侧设置三角翼。所述烟道中设置有所述的烟道臭氧分布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热电、钢铁等行业工业锅炉/窑炉烟气低温臭氧氧化法脱硝领域,臭氧喷入方向与烟气流向一致,不存在积灰堵塞的问题,尤其强化了烟气和臭氧的扰流行为,促进了氧化效率,缩短了有效反应的烟道距离,实际工程应用优势非常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低温氧化脱硝技术的烟道臭氧分布器及其布置方式。所述烟道臭氧分布器包括分布主管、多个分布支管、多个文丘里分布器和多个三角翼;所述多个分布支管从分布主管并行分支引出;所述多个文丘里分布器等间距布置在分布支管上;所述文丘里分布器的扩散段一侧设置三角翼。所述烟道中设置有所述的烟道臭氧分布器。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热电、钢铁等行业工业锅炉/窑炉烟气低温臭氧氧化法脱硝领域,臭氧喷入方向与烟气流向一致,不存在积灰堵塞的问题,尤其强化了烟气和臭氧的扰流行为,促进了氧化效率,缩短了有效反应的烟道距离,实际工程应用优势非常明显。【专利说明】一种应用于低温氧化脱硝技术的烟道臭氧分布器及其布置方式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低温氧化脱硝技术的烟道臭氧分布器及其布置方式,属于环境工程

技术介绍
火电、钢铁等行业排放烟气中污染物多种多样,国内企业现有的烟气净化装置大多是针对于SO2的治理,而NOx作为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质,同样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环境、生态及社会经济。新颁布的火电、钢铁等烟气排放标准已经对NOx的排放提出了严格要求。NO2有着与SO2类似的性质,都属于酸性气体,易与碱性物质结合发生反应达到脱除的目的。由于烟气中的NOx中90%以上是NO,需先将NO氧化为NO2,氧化脱除技术已有多种。如CN1923337A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多种污染物臭氧氧化同时脱除装置及其方法,其氧化脱除技术方案是在锅炉烟道上喷入臭氧,再将经过臭氧处理后的锅炉烟气送入碱液洗涤塔中进行洗涤。如专利技术人的在先申请(申请号为201310482358.8)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CFB)半干法联合脱硫脱硝脱汞装置及方法,其脱除技术方案是在CFB净化装置前烟道上喷入臭氧,再将经过臭氧处理后的烟气送入CFB装置进行脱除反应。需要注意的是O3在温度高于150°C时分解率加强,因此烟气温度不宜过高。目前,低温臭氧氧化脱硝技术从脱除效果、投资运行成本等角度考虑都占有一定的优势,成为相关行业或企业控制NOx排放关注的焦点。低温臭氧氧化脱硝技术是指烟气在进入净化装置前向烟道中喷入O3将NO氧化为NO2,再进入后续的吸收工段。烟道中O3与烟气中NO的接触效果直接决定了氧化效率和后续的吸收效果,因此两种气体的混合效果成为了该技术发展的重点,相应地,影响烟道中气流分布的臭氧分布器的开发成为热点。臭氧分布器的开发可以借鉴脱硝SCR技术反应装置前烟道内喷氨格栅的应用经验。喷氨格栅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喷入的氨气或含氨空气与烟气在接触SCR催化剂之前混合均匀性,提高在SCR催化剂上的反应效率。据报道,在喷氨格栅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喷口堵塞、混合均匀度低等现象,为此已开发了一些针对性的喷氨格栅,例如CN103480254A公布的防堵型喷氨格栅和CN203208900U公布的动态喷氨格栅等。臭氧分布器的设计重点需要解决气流在层流状态下混合效果不佳的问题,缩短发生氧化反应的烟道距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提到的设计重点,提供一种应用于低温氧化脱硝技术的烟道臭氧分布器及其布置方式,实现工程中短时间内臭氧与烟气的最佳均匀混合,保证烟道内NO的氧化效率。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烟道臭氧分布器,所述烟道臭氧分布器包括分布主管、多个分布支管、多个文丘里分布器和多个三角翼;所述多个分布支管从分布主管并行分支引出;所述多个文丘里分布器等间距布置在分布支管上;所述文丘里分布器的扩散段一侧设置三角翼。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烟道臭氧分布器采用文丘里分布器和三角翼结合的结构形式,在应用中可以强化烟气和臭氧的扰流行为,促进了氧化效率,缩短了有效反应的烟道距离,实际工程应用优势非常明显。从分布主管并行分支引出的多个分布支管及等间距布置的文丘里分布管使臭氧在烟道中的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保证臭氧与烟气的混合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各部件的具体形式及尺寸,各分布支管、文丘里分布器、三角翼之间的间距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专利技术对各部件的材料也不做特殊规定。以下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烟道臭氧分布器的优选形式,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所述分布支管分为两段,前分布支管段由分布主管引出,与后分布支管段之间通过连接法兰连接,实现模块化设计和安装,安装维修方便。所述前分布支管上设置调节阀,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烟气中NO的浓度调节臭氧通入量。所述多个分布支管之间的间距相等。优选地,相邻分布支管之间的间距为300?500mm,例如可选择 300.02 ?499mm, 310 ?482mm, 328 ?450mm, 350 ?427.5mm, 385mm 等。所述分布主管内的气流速度最大不超过30m/s,优选为25?27m/s。所述分布支管内的气流速度控制在20?25m/s,例如可选择20.03?24.8m/s,21?23.4m/s,21.5?23m/s,22.8m/s等,优选为20m/s。在本专利技术中,分布主管和分布支管管径的选择依据管内气速确定。相邻文丘里分布器之间的间距为50?100mm,例如可选择50.02?99.8mm, 56?90mm, 68 ?81.5mm, 73 ?79mm, 75.4mm 等,优选为 50 ?75mm。所述文丘里分布器的收缩角为70?90°,例如可选择70.01?88.9°,73?86.4°,76.4 ?82°,77 ?80°,79.4。等,优选为 80°。所述文丘里分布器的扩散角为20?50°,例如可选择20.03?48.6°,23?45.3°,26.4 ?42.3。,28 ?40。,30.5 ?37。,33.7。等,进一步优选为 40。。所述文丘里分布器的喉口高径比为1.0?1.5,例如可选择1.01?1.48,1.08?1.41,1.2 ?1.34,1.23 ?1.3,1.27 等,进一步优选为 1.2。所述文丘里分布器的喉口气速为8?12m/s,例如可选择8.02?11.8m/s,8.6?I1.3m/s, 9 ?10.7m/s, 9.6m/s 等,进一步优选为 12m/s。文丘里分布器扩散段与对应三角翼垂直间距在8?12cm,例如可选择8.01?11.8cm, 8.8 ?11.2cm, 9.4 ?10.7cm, IOcm 等,优选为 10cm。相邻分布支管上三角翼的倾斜角度为90°。这种设计可以加大臭氧的分布区域,强化臭氧与烟气的混合效果。所述三角翼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其内切圆直径为文丘里分布器扩散段出口直径的1.1?1.5倍,优选为1.2?1.3倍。所述三角翼和文丘里分布器通过与三角翼一体的卡箍连接,卡箍卡在文丘里分布器喉口段。三角翼对从文丘里分布器喷出的臭氧进行扰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烟道臭氧分布器的布置方式:所述烟道臭氧分布器在烟道中布置时,多个分布支管末端与烟道边壁的水平距离是烟道宽度的1/2,偶数组烟道臭氧分布器在烟道两侧对称错位安装;经所述烟道臭氧分布器喷入烟道的臭氧方向与烟气流向一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烟道,所述烟道中设置有上述的烟道臭氧分布器。臭氧经烟道臭氧分布器喷入烟道,与烟道中的烟气充分混合,将NO氧化为NO2,进入后续净化工段。所述烟道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道臭氧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臭氧分布器包括分布主管(2)、多个分布支管(3)、多个文丘里分布器(4)和多个三角翼(5);所述多个分布支管(3)从分布主管(2)并行分支引出;所述多个文丘里分布器(4)等间距布置在分布支管(3)上;所述文丘里分布器(4)的扩散段一侧设置三角翼(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廷钰徐文青赵瑞壮刘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正实同创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