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结扎组织的装置(101),该装置包括:具有弹性恢复力的缝线(110);以及钩状构件(120),该钩状构件具有凹槽部(24),该凹槽部连接至所述缝线的一端,并且在沿着所述缝线的导出方向的方向上并且相对于所述一端在与所述缝线的导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设置。所述钩状构件可以连接至所述缝线的一端并且具有凹槽部,该凹槽部在与所述缝线的导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且相对于所述一端在与所述缝线的导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组织结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置有缝线的组织结扎装置。本申请要求2011年10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1-239731以及2011年10月31日提交的No.2011-239732的优先权和利益,上述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在医学领域,缝合或结扎组织的操作在许多操作处理中占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是它们的难度要求高的熟练水平。最近,为了减少对患者的侵入,已尝试进行诸如使用内窥镜、腹腔镜或胸腔镜的手术的各种操作处理。在这种内窥镜手术中,缝合或结扎的难度水平进一步上升,这是因为必须利用长镊子等操纵缝线或缝合针。缝合或结扎的尤其难的部分是通过打结缝线而形成结。如果结松散,则缝合或结扎可能松开并且导致严重的疾病并发症。取决于操作处理,可以形成多个结,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难度水平进一步上升。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提出了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医疗缝合装置。该医疗缝合装置具有缝合主体,在该缝合主体中缝线连接至缝线紧固构件。该缝线紧固构件具有形成为U形的横截面。缝线由生物吸收性树脂形成,并且单丝(单线)和复丝(多线)能选择供使用。为了使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医疗缝合装置,首先利用弯针等将锁定在组织中的缝线拉入缝线紧固构件的U形凹槽中。随后,如果缝线被用力拉动,并且然后紧固构件通过压紧或超声波而变形,则被拉入U形凹槽中的缝线固定至缝线紧固构件。因为以这种方式形成结,因此结的形成变得容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8-14098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待由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未描述缝合主体的缝线的细节。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缝线的弯曲形状,缝线被认为是容易弯曲且保持弯曲形状。在专利文献1的缝线的情况下,从组织突出的缝线不能克服作用在缝线自身上的重力,并且因此散布在组织上。因为组织和缝线紧固构件之间没有间隙,因此难以接合缝线紧固构件中的缝线。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织结扎装置,由此在缝合组织时缝线能被容易地接合在钩状构件中。解决问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组织结扎装置包括:具有弹性恢复力的缝线;以及具有凹槽部的钩状构件,该凹槽部连接至缝线的一端,并且该凹槽部在沿着缝线的导出方向的方向上并且相对于所述一端在与缝线的导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设置。在上述组织结扎装置中,更优选的是,缝线的至少一个部分形成为在自然状态下弯曲。此外,在上述组织结扎装置中,更优选的是,凹槽部相对于缝线的所述一端而设置在缝线的相反侧。此外,在上述组织结扎装置中,更优选的是,从凹槽部的底部面向凹槽部的开口的方向是面向缝线的所述一端的。此外,在上述组织结扎装置中,更优选的是,钩状构件具有直部,该直部的端部连接至缝线的一端从而以直线形状延伸,凹槽部形成在所述直部的与连接有缝线的端部相反的端部中,并且直部沿从缝线离开的方向在基准线上延伸,该基准线是在所述缝线的所述一端处的该缝线的中心轴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组织结扎装置包括:具有弹性恢复力的缝线;以及具有凹槽部的钩状构件,该凹槽部连接至缝线的一端,并且在与缝线的导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且相对于所述一端在与缝线的导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设置。在上述组织结扎装置中,更优选的是,缝线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在自然状态下在弯曲基准面上弯曲。在上述组织结扎装置中,更优选的是,从凹槽部的底部面向凹槽部的开口的方向是面向与弯曲基准面交叉的方向的。此外,在上述组织结扎装置中,更优选的是,凹槽部设置得比配置基准面更靠缝线的中间部,该配置基准面与弯曲基准面正交并且包括基准线,该基准线是在所述缝线的所述一端处的该缝线的中心轴线。此外,在上述组织结扎装置中,更优选的是,凹槽部设置得比配置基准面更靠从缝线的中间部离开的一侧上,该配置基准面与弯曲基准面正交并且包括基准线,该基准线是在所述缝线的所述一端处的该缝线的中心轴线。此外,在上述组织结扎装置中,更优选的是,钩状构件具有直部,该直部的端部连接至缝线的一端从而以直线形状延伸,凹槽部形成在所述直部的与连接有缝线的端部相反的端部中,并且直部沿与基准线交叉的方向延伸,该基准线是在所述缝线的所述一端处的该缝线的中心轴线。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组织结扎装置中,更优选的是,从凹槽部的底部面向凹槽部的开口的方向大体上平行于直部,并且面向直部的连接有缝线的端部,并且凹槽部的内壁表面延伸到直部的外周表面。此外,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组织结扎装置中,更优选的是,装置包括连接至缝线的另一端的缝合针。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组织结扎装置,在缝合组织时缝线能被容易地接合在钩状构件中。附图说明图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扎装置的前视图。图1B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扎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用于描述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扎装置来缝合组织的操作的视图。图3是用于描述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扎装置缝合组织的操作的视图。图4是用于描述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扎装置缝合组织的操作的视图。图5是用于描述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扎装置缝合组织的操作的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例的组织结扎装置的侧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例的组织结扎装置的侧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例的组织结扎装置的侧视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例的组织结扎装置的侧视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例的组织结扎装置的侧视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例的组织结扎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12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扎装置的前视图。图12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扎装置的侧视图。图13是用于描述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扎装置缝合血管的操作的视图。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修改例的组织结扎装置的立体图。图1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扎装置的立体图。图1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扎装置的侧视图。图17是用于描述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扎装置缝合血管的操作的视图。图18是用于描述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扎装置缝合血管的操作的视图。图19是用于描述在利用组织结扎装置的情况下缝合血管的操作的视图,在该组织结扎装置中缝线并未形成为在自然状态下弯曲。图20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修改例的组织结扎装置的视图。图20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修改例的组织结扎装置的视图。图2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扎装置的立体图。图21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扎装置的平面图。图22是用于描述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扎装置缝合组织的操作的视图。图23是用于描述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扎装置缝合组织的操作的视图。图24是用于描述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扎装置缝合组织的操作的视图。图25是用于描述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扎装置缝合组织的操作的视图。图26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修改例的组织结扎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26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修改例的组织结扎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图27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结扎组织的组织结扎装置,该组织结扎装置包括:具有弹性恢复力的缝线,以及钩状构件,该钩状构件具有凹槽部,该凹槽部连接至所述缝线的一端,并且该凹槽部在沿着所述缝线的导出方向的方向上并且相对于所述一端在与所述缝线的所述导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0.31 JP 2011-239732;2011.10.31 JP 2011-239731.一种用于结扎组织的组织结扎装置,该组织结扎装置包括:具有弹性恢复力的缝线,以及钩状构件,该钩状构件具有凹槽部,该钩状构件连接至所述缝线的一端,并且该凹槽部在沿着所述缝线的导出方向的方向上并且相对于所述一端在与所述缝线的所述导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设置,所述弹性恢复力能够平衡作用于所述钩状构件上的重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结扎装置,其中,所述缝线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在自然状态下弯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结扎装置,其中,所述凹槽部相对于所述缝线的所述一端设置在所述缝线的相反侧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组织结扎装置,其中,从所述凹槽部的底部面向所述凹槽部的开口的方向是面向所述缝线的所述一端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结扎装置,其中,所述钩状构件具有直部,该直部的端部连接至所述缝线的所述一端以便以直线形状延伸,所述凹槽部形成在所述直部的与连接有所述缝线的端部相反的端部中,并且所述直部沿从所述缝线离开的方向在基准线上延伸,所述基准线是在所述缝线的所述一端处的该缝线的中心轴线。6.一种用于结扎组织的组织结扎装置,该组织结扎装置包括:具有弹性恢复力的缝线,以及钩状构件,该钩状构件具有凹槽部,所述钩状构件连接至所述缝线的一端,并且所述凹槽部在与所述缝线的导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且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崎健,矶田卓未,并木启能,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