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55122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显示介质层、主间隔物、第一次像素以及第二次像素。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区域与一第二区域。主间隔物位于第一区域内,且第二区域内未设置有主间隔物。第一次像素设置于第一区域内,其中第一次像素包括一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具有多条第一电极分支。第二次像素设置于第二区域内,其中第二次像素包括一第二电极,且第二电极具有至少一条第二电极分支。第一次像素的开口率小于第二次像素的开口率,且各第一电极的第一电极分支的数目多于各第二电极的第二电极分支的数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面板由于具有轻薄短小与节能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各式电子产品,如智能型手机(smartphone)、笔记本电脑(notebookcomputer)、平板电脑(tabletPC)与电视(TV)等。一般而言,液晶显示面板主要包括一第一基板例如阵列基板、一第二基板例如对向基板以及一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此外,液晶显示面板还进一步包括主间隔物(mainspacer)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用以维持固定的液晶间隙。由于主间隔物先制作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其中一者上,并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组装后会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其中另一者接触,以发挥维持固定液晶间隙的功用。然而在组装过程中,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相对位置常会因为制作工艺误差或其它不可预期的因素而产生偏移,使得主间隔物的位置也会产生偏移。主间隔物的偏移会导致漏光并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开口率,特别是对于高分辨率显示面板而言,主间隔物的偏移对于开口率的影响更大,形成点状云纹(Dotmura),进而严重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穿透率而使得显示亮度下降。因此,改善点状云纹现象,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度,进而提高显示品质为一急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具有不同开口率的次像素对于显示面板的穿透率与亮度产生的不良影响。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显示介质层、多个主间隔物、多个第一次像素以及多个第二次像素。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区域与一第二区域。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面对设置。显示介质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主间隔物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各主间隔物位于第一区域内,且第二区域内未设置有主间隔物。第一次像素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位于第一基板的第一区域内,其中各主间隔物位于相邻的第一次像素之间,各第一次像素包括一第一电极,各第一电极具有多条第一电极分支,且各第一次像素具有一第一开口率。第二次像素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位于第一基板的第二区域内,各第二次像素包括一第二电极,各第二电极具有至少一条第二电极分支,各第二次像素具有一第二开口率,且第一开口率小于第二开口率。各第一电极的第一电极分支的数目多于各第二电极的第二电极分支的数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在具有较低开口率的次像素中设置较多的分支电极且在具有较高开口率的次像素中设置较少的分支电极,由此可增加具有较低开口率的次像素的液晶效率,故可使得具有不同开口率的次像素具有一致的穿透率与亮度,而有效提高显示画面的亮度与均匀度。附图说明图1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绘示了图1的显示面板的局部上视图。图3为沿图2的剖线A-A’与剖线B-B’绘示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4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变化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5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6绘示了图5的显示面板的局部上视图。图7为沿图6的剖线C-C’与剖线D-D’绘示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8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一变化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9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显示面板10第一基板20第二基板30显示介质层32M主间隔物P1第一次像素P2第二次像素101第一区域102第二区域11第一电极11B第一电极分支11C第一连接电极12第二电极12B第二电极分支12C第二连接电极13第三电极14第四电极16介电层32S副间隔物21第一遮光图案层22第二遮光图案层23第三遮光图案层CF彩色滤光层W1第一线宽11S第一狭缝G1第一间隙W2第二线宽1’显示面板2显示面板12S第二狭缝G2第二间隙2’显示面板3显示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熟悉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一般技术者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特列举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请参考图1至图3。图1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绘示了图1的显示面板的局部上视图,且图3为沿图2的剖线A-A’与剖线B-B’绘示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为了彰显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特色,部分元件未绘示于所有图示中。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包括一第一基板10、一第二基板20、一显示介质层30、多个主间隔物(mainspacer)32M、多个第一次像素P1以及多个第二次像素P2。第一基板10具有至少一第一区域101与至少一第二区域10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01与第二区域102的数目分别为一个且第一区域101被第二区域102所包围,但不以此为限。第一区域101与第二区域102的数目与相对位置加以变更。第二基板20与第一基板10面对设置。第一基板10与第二基板20可分别为一透明基板例如玻璃基板、石英基板、塑胶基板或其它适合的硬质基板或可挠式基板。显示介质层30设置于第一基板10与第二基板20之间。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以一平面电场驱动型液晶显示面板例如边缘电场型(fringefieldswitching,FFS)液晶显示面板为例,因此显示介质层30为一液晶层,其可包括各种类型的正型液晶分子或负型液晶分子。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也可为平面切换型(in-planeswitching,IPS)液晶显示面板,垂直电场驱动型液晶显示面板或其它类型的显示面板。第一次像素P1设置于第一基板10上并位于第一基板10的第一区域101内;第二次像素P2设置于第一基板10上并位于第一基板10的第二区域102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次像素P1与第二次像素P2沿同一个方向排列。各第一次像素P1包括一第一电极11,且各第一电极11具有多条第一电极分支11B。各第一电极11的第一电极分支11B彼此电连接,例如第一电极分支11B可以通过一第一连接电极11C电连接。各第二次像素P2包括一第二电极12,且各第二电极12具有至少一条第二电极分支12B。第一连接电极11C、第一电极分支11B与第二电极分支12B可由同一层图案化导电层所构成,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各第一次像素P1可还包括一第三电极13,各第二次像素P2可还包括一第四电极14,其中第三电极13设置于第一电极11与第一基板10之间,且第四电极14设置于第二电极12与第一基板10之间。精确地说,显示面板1可还包括一介电层16设置于第一基板10上,其中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12设置于介电层16上,且介电层16设置于第一电极11与第三电极13之间以及设置于第二电极12与第四电极14之间。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12可由同一层图案化导电层所构成,而第三电极13与第四电极14可由另一层图案化导电层所构成,但不以此为限。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2、第三电极13与第四电极14的材料可为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或其它适合的透明或不透明导电材料。介电层16的材料可为适合的无机介电材料例如氧化硅、氮化硅或氮氧化硅等、有机介电材料或有机/无机混成介电材料。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电极11与各第二电极12分别为一像素电极,其可分别与对应的开关元件例如薄膜晶体管元件(图未示)电连接用以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显示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具有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面对设置;显示介质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多个主间隔物(main spacer),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其中各该主间隔物设置于该第一区域内,且该第二区域内未设置有主间隔物;多个第一次像素,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并位于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一区域内,其中各该主间隔物位于相邻的该多个第一次像素之间,各该第一次像素包括第一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具有多条第一电极分支,且各该第一次像素具有第一开口率;以及多个第二次像素,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并位于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二区域内,各该第二次像素包括第二电极,各该第二电极具有至少一条第二电极分支,各该第二次像素具有第二开口率,且该第一开口率小于该第二开口率,其中各该第一电极的该多个第一电极分支的数目多于各该第二电极的该至少一第二电极分支的数目。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2.26 TW 103106600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具有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面对设置;显示介质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多个主间隔物(mainspacer),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其中各该主间隔物设置于该第一区域内,且该第二区域内未设置有主间隔物;多个第一次像素,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并位于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一区域内,其中各该主间隔物位于相邻的该多个第一次像素之间,各该第一次像素包括第一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具有多条第一电极分支,且各该第一次像素具有第一开口率;以及多个第二次像素,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并位于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二区域内,各该第二次像素包括第二电极,各该第二电极具有至少一条第二电极分支,各该第二次像素具有第二开口率,且该第一开口率小于该第二开口率,其中各该第一电极的该多个第一电极分支的数目多于各该第二电极的该至少一第二电极分支的数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各该第一电极的该多个第一电极分支的数目较各该第二电极的该至少一第二电极分支的数目多一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各该第一电极由两条第一电极分支所组成,各该第一电极分支具有第一线宽,相邻的该多个第一电极分支之间具有第一狭缝,该第一狭缝具有第一间隙,各该第二电极由一条第二电极分支所组成,且该第二电极分支具有第二线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线宽与该第一间隙的比值实质上介于0.5至0.6之间。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线宽实质上介于1.5微米至2微米之间,该第一间隙实质上介于2.5微米至4微米之间,且该第二线宽实质上介于3微米至4微米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各该第一电极具有三条第一电极分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宏陈亦伟苏志中易筑萱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