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支路注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48241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支路注油装置,能够向几个注油支路同时注油,在油桶油位达到设定之后还能自动停止注油,实现不停机切换注油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支路注油装置,包括注油管路、与注油管路相连的注油控制装置,所述注油管路包括注油主管、注油集管和至少一个注油支管,注油集管上设置有主注油口和至少一个分注油口,所述注油主管通过快速接头与主注油口相连,所述注油支管一端通过快速接头与分注油口相连、另一端通过快速接头和球阀连接着注油控制装置,注油控制装置包括注油管,注油管顶端安装有端盖、内部设置有浮筒,浮筒中心设有油位指示杆,所述端盖上设有供油位指示杆伸出的通孔,注油管侧面设置有侧注油口,底部设置有下注油口。(*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支路注油装置,能够向几个注油支路同时注油,在油桶油位达到设定之后还能自动停止注油,实现不停机切换注油功能。本技术提供的多支路注油装置,包括注油管路、与注油管路相连的注油控制装置,所述注油管路包括注油主管、注油集管和至少一个注油支管,注油集管上设置有主注油口和至少一个分注油口,所述注油主管通过快速接头与主注油口相连,所述注油支管一端通过快速接头与分注油口相连、另一端通过快速接头和球阀连接着注油控制装置,注油控制装置包括注油管,注油管顶端安装有端盖、内部设置有浮筒,浮筒中心设有油位指示杆,所述端盖上设有供油位指示杆伸出的通孔,注油管侧面设置有侧注油口,底部设置有下注油口。【专利说明】一种多支路注油装置
本技术属于液压润滑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为多个空油桶不注油的注油装置。
技术介绍
液压润滑系统的油液清洁度是液压系统的生命线,为保证油液清洁度满足使用要求,当通过独立的自循环过滤系统仍然无法将系统油液清洁度降低到使用要求时,必须对整个油箱的液压、润滑油品进行更换,将被污染的从油箱内抽出,并注入到若干空油桶内,再转驳至指定位置。目前在大型地下油库油箱抽油时使用的注油方法都是一台泵、一根注油管,当一个空油桶的油注满后需要转移到另一个空油桶继续注油,原有的注油装置需要停泵操作,不仅影响了检修效率,而且停泵后,管道内的油液会因自重下滑,造成后续启动油泵会有一段时间的抽真空时间,对泵的损坏大。此外,目前在注油时油桶内的液位难以判断,现在通常是用手电筒照射方式来判断液位,也有操作人员用手锤不断敲击空油桶的桶壁,根据声音是否清脆来判断液位,但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注油人员的经验来判断,难免有错判,而且判断的油量值并不精确,因此不能准确停泵,容易导致油液外泄,造成环境污染。为避免类似情况,一般操作人员都是保证不溢出,减少注油量,原先700L的油桶,注油到500L就结束了,但这样空油桶的利用率低,需要的空油桶也随之增加,造成后续的人工吊装、转驳的工作量明显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支路注油装置,能够向几个注油支路同时注油,在油桶油位达到设定之后还能自动停止注油,实现不停机切换注油的功能,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多支路注油装置,包括注油管路、与注油管路相连的注油控制装置,所述注油管路包括注油主管、注油集管和至少一个注油支管,注油集管上设置有主注油口和至少一个分注油口,所述主注油口和分注油口上均连接有快速接头,所述注油主管通过快速接头与主注油口相连,所述注油支管一端通过快速接头与分注油口相连、另一端通过快速接头和球阀连接着注油控制装置,注油控制装置包括通过螺母固定在油桶上的注油管,注油管顶端安装有端盖、内部设置有浮筒,浮筒上端面连接着油位指示杆,浮筒与油位指示杆同轴,油位指示杆上标有刻度,所述端盖上设有供油位指示杆伸出的通孔,注油管侧面设置有侧注油口,底部设置有下注油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油位指示杆上设有标识环,端盖上的油位指示杆伸出处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连接着警报装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注油管的螺母与油桶的螺纹油口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注油控制装置还包括止定螺钉,所述止定螺钉穿过螺母抵住注油管外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油位指示杆与端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注油支管外缠绕有透明钢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通过集管和多个注油支管,实现多支路同时注油,当一个空桶注满时,可以不停机切换注油,提高工作效率,当注油达到设定高度时,还能自动切断注油管道,起到了保险作用。此外通过浮筒和液位指示杆将油液的实际油位精确地显示出来,避免因经验判断带来的误判。2.通过警报装置能够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切换油桶。3.螺母与油桶的螺纹油口相连,能够保持注油管与待注油空桶上表面呈垂直状态,也保证了浮筒为铅垂线位置,避免因倾斜引起浮筒上浮困难。4.通过止定螺栓可以调整注油管的高度,实现对注油量的微量调节,保证油桶注满,从而减少油桶的数量,降低后续起重吊运的工作量。5.密封圈能够保证油位指示杆在移动过程中,不会有油从油位指示杆位置漏出。6.透明钢丝能够保护并增强注油支管,既适合弯曲,也便于观察油液流向和流量大小。7.本装置采用快速接头连接各注油管道,能够实现快速拆装,便于携带,操作方便快捷,操作时间短,大大提高了检修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多支路注油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浮筒下行的注油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浮筒行至上限的注油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I处放大示意图;图5为端盖俯视图;图6为图1的II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01-注油主管,102-注油集管,103-注油支管,104-主注油口,105-分注油口,106-快速接头,107-球阀,2-注油控制装置,201-螺母,202-注油管,203-端盖,204-浮筒,205-油位指示杆,206-侧注油口,207-下注油口,208-行程开关,209-止定螺钉,210-密封圈,211-通孔,212-电气盒,3-油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所示的多支路注油装置,包括注油管路、与注油管路相连的注油控制装置2,所述注油管路包括注油主管101、注油集管102和至少一个注油支管103,注油集管102上设置有主注油口 104和至少一个分注油口 105,所述注油主管101通过快速接头106与主注油口 104相连,所述注油支管103—端通过快速接头106与分注油口 105相连、另一端通过快速接头106和球阀107与注油控制装置2相连。快速接头106能够实现快速拆装,便于携带。球阀107连接在快速接头106和注油控制装置2之间,其作用在于切断和打通油液的通路,同时也可以粗略实现流量调整的功能。注油主管41 一般采用软管,便于移动和收纳。注油支管103本身为塑料软管,所述注油支管103外缠绕有透明钢丝,能够保护并增强注油支管103,既适合弯曲,也便于观察油液流向和流量大小。注油控制装置2包括通过螺母201固定在油桶3上的注油管202,注油管202顶端安装有端盖203、内部设置有浮筒204,浮筒204中心设有油位指示杆205,油位指示杆205上标有刻度,所述端盖203上设有通孔211,油位指示杆205自通孔211伸出;注油管202侧面设置有侧注油口 206,底部设置有下注油口 207,侧注油口 206位于螺母201下方。浮筒204的外径和注油管202内径基本尺寸相同,两者为间隙配合。当油液较低时,浮筒204因为自重而下行(如图2所示),此时油液经注油管路流至注油管202内,通过注油管202四周的侧注油口 206流至空油桶3中,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支路注油装置,包括注油管路、与注油管路相连的注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管路包括注油主管、注油集管和至少一个注油支管,注油集管上设置有主注油口和至少一个分注油口,所述主注油口和分注油口上均连接有快速接头,所述注油主管通过快速接头与主注油口相连,所述注油支管一端通过快速接头与分注油口相连、另一端通过快速接头和球阀连接着注油控制装置,注油控制装置包括通过螺母固定在油桶上的注油管,注油管顶端安装有端盖、内部设置有浮筒,浮筒上端面连接着油位指示杆,浮筒与油位指示杆同轴,油位指示杆上标有刻度,所述端盖上设有供油位指示杆伸出的通孔,注油管侧面设置有侧注油口,底部设置有下注油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天亮曹小忠张寿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