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排尽余水的花洒,包括本体、封孔体、弹性体、导流体,所述本体上有进水接口、上封孔体腔、进气口、进气通道、进气进水通道、流水通道、下封孔体腔、出水口、排水口、排水孔、喷淋小孔、上定位部、下定位部;当水流关闭时,所述弹性体(a)使所述封孔体(a)离开所述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开启,所述弹性体(b)使所述封孔体(b)离开所述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开启,外界空气从所述进气通道依次流向所述进气口、所述流水通道、所述进气进水通道、所述本体内,所述本体内的存积水从所述出水口流向所述排水口再从所述排水孔流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能排尽余水的花洒,包括本体、封孔体、弹性体、导流体,所述本体上有进水接口、上封孔体腔、进气口、进气通道、进气进水通道、流水通道、下封孔体腔、出水口、排水口、排水孔、喷淋小孔、上定位部、下定位部;当水流关闭时,所述弹性体(a)使所述封孔体(a)离开所述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开启,所述弹性体(b)使所述封孔体(b)离开所述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开启,外界空气从所述进气通道依次流向所述进气口、所述流水通道、所述进气进水通道、所述本体内,所述本体内的存积水从所述出水口流向所述排水口再从所述排水孔流出。【专利说明】能排尽余水的花洒
本技术涉及一种花洒尤其涉及一种能排尽余水的花洒。
技术介绍
参阅图5,现有的顶喷式花洒13在关闭出水开关后花洒内的水不能一次性从喷淋小孔14完全排空,有时甚至不会马上滴下,待至半夜时突然一下子落下发出哗的一声响声,从而影响人们的休息;现有花洒因为自来水在花洒内停留的时间长容易使花洒的喷淋小孔14结上水垢,使喷淋小孔14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排尽余水的花洒,它能快速排空花洒内的水,减小喷淋小孔堵塞的几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能排尽余水的花洒,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封孔体、弹性体、导流体,所述本体上有进水接口、上封孔体腔、进气口、进气通道、进气进水通道、流水通道、下封孔体腔、出水口、排水口、排水孔、喷淋小孔、上定位部、下定位部;所述封孔体为凹形软性胶体,所述导流体上有导流头、导流孔,所述导流孔贯通所述导流头,所述封孔体及所述导流头上有缺口 ;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流水通道相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所述上封孔体腔及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所述流水通道与所述下封孔体腔相连通,所述排水口与所述下封孔体腔、所述排水孔、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弹性体(a)的上端在所述上封孔体腔,下端在所述进气口中,所述封孔体(a)在所述弹性体(a)的上端上,所述导流体(a)安装在所述上定位部;所述弹性体(b)的上端在所述下封孔体腔,下端在所述排水口中,所述封孔体(b)在所述弹性体(b)的上端上,所述导流体(b)安装在所述下定位部;其中,所述封孔体(a)可在所述导流体(a)与所述进气口之间上下移动,所述封孔体(b)可在所述导流体(b)与所述排水口之间上下移动,所述导流头朝向所述封孔体;当有水流从所述进水接口进入时,水流的冲力使所述封孔体(a)关闭所述进气口,水流从所述流水通道流向所述封孔体(b),使所述封孔体(b)关闭所述排水口,流向所述出水口后再流向所述本体内再从所述喷淋小孔喷出;当水流关闭时,所述弹性体(a)使所述封孔体(a)离开所述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开启,所述弹性体(b)使所述封孔体(b)离开所述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开启,外界空气从所述进气通道依次流向所述进气口、所述流水通道、所述进气进水通道、所述本体内,所述本体内的存积水从所述出水口流向所述排水口再从所述排水孔流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在关闭出水开关后花洒不滴水,花洒内不存水,花洒的喷淋小孔不易结上水垢。【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能排尽余水的花洒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本体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能排尽余水的花洒的弹性体的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能排尽余水的花洒的封孔体的示意图。图3b是本技术能排尽余水的花洒的封孔体的剖面图。图4a是本技术能排尽余水的花洒的导流体的示意图。图4b是本技术能排尽余水的花洒的导流体的剖面图。图5是花洒出水开关关闭时现有普通花洒内的存水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能排尽余水的花洒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在水流通过时本技术能排尽余水的花洒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在花洒出水开关刚关闭时本技术能排尽余水的花洒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剖面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能排尽余水的花洒的【具体实施方式】二的本体的剖面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能排尽余水的花洒的【具体实施方式】二的剖面示意图。图11是在水流通过时本技术能排尽余水的花洒的【具体实施方式】二的剖面示意图。图12是在花洒出水开关刚关闭时本技术能排尽余水的花洒的【具体实施方式】二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参阅图1,本体I中有进水接口 2、上定位部3a、上封孔体腔4a、进气口 5a、进气通道6a、进气进水通道17、流水通道7a、下定位部3b、下封孔体腔4b、排水口 5b、排水孔6b、出水口 7b、喷淋小孔14 ;其中,进水接口 2与流水通道7a相连通,进气口 5a与上封孔体腔4a及进气通道6a相连通,排水口 5b与下封孔体腔4b、排水孔6b、出水口 7b相连通,流水通道7a与下封孔体腔4b相连通;其中,进气进水通道17在下定位部3b的下方;参阅图3a、图3b,封孔体9有缺口 16为凹形软性胶体;参阅图4a、图4b,导流体10上有导流头11、导流孔12、缺口 16,导流孔12贯通导流头11;参阅图1至图6,弹性体8a的上端在上封孔体腔4a,下端在进气口 5a中,封孔体9a在弹性体8a的上端上,导流体IOa安装在上定位部3a,导流头11朝向封孔体9a ;弹性体8b的上端在下封孔体腔4b,下端在排水口 5b中,封孔体9b在弹性体8b的上端上,导流体IOb安装在下定位部3b,导流头11朝向封孔体9b ;其中,封孔体9a可在导流体IOa与进气口 5a之间上下移动,封孔体9b可在导流体IOb与排水口 5b之间上下移动;参阅图7,当有水流从进水接口 2进入时,水流的冲力使封孔体9a关闭进气口 5a,水流从流水通道7a通过导流孔12后流向封孔体%,使封孔体9b关闭排水口 5b,一部分水流从出水口 7b流向本体I内,另一部分水流从进气进水通道17流向本体I内,最后从喷淋小孔14喷出;参阅图8,当水流关闭时,所述弹性体8a使封孔体9a离开进气口 5a,进气口 5a开启,弹性体8b使封孔体9b离开排水口 5b,排水口 5b开启,封孔体9顶住导流体10,导流头11顶住封孔体9的凹形内底部,外界空气从进气通道6a依次流向进气口 5a、流水通道7a、进气进水通道17、本体I内,本体I内的存积水从出水口 7b流向排水口 5b再从排水孔6b流出。【具体实施方式】二对比参阅图9与图1,图10与图6,图11与图7,图12与图8,本【具体实施方式】二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在【具体实施方式】一中进气进水通道17在下定位部3b的下方,而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二中进气进水通道17在下定位部3b的上方;参阅图11,当有水流从进水接口 2进入时,水流的冲力使封孔体9a关闭进气口5a,一部分水流从流水通道7a通过进气进水通道17流向本体I内,另一部分水流从流水通道7a通过导流孔12后流向封孔体%,使封孔体9b关闭排水口 5b,水流从出水口 7b流向本体I内,最后从喷淋小孔14喷出;参阅图12,当水流关闭时,所述弹性体8a使封孔体9a离开进气口 5a,进气口 5a开启,弹性体8b使封孔体9b离开排水口 5b,排水口 5b开启,封孔体9顶住导流体10,导流头11顶住封孔体9的凹形内底部,外界空气从进气通道6a依次流向进气口 5a、流水通道7a、进气进水通道17、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排尽余水的花洒,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封孔体、弹性体、导流体,所述本体上有进水接口、上封孔体腔、进气口、进气通道、进气进水通道、流水通道、下封孔体腔、出水口、排水口、排水孔、喷淋小孔、上定位部、下定位部; 所述封孔体为凹形软性胶体,所述导流体上有导流头、导流孔,所述导流孔贯通所述导流头,所述封孔体及所述导流头上有缺口; 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流水通道相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所述上封孔体腔及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 所述流水通道与所述下封孔体腔相连通,所述排水口与所述下封孔体腔、所述排水孔、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弹性体的上端在所述上封孔体腔,下端在所述进气口中,所述第一封孔体在所述第一弹性体的上端上,所述第一导流体安装在所述上定位部; 所述第二弹性体的上端在所述下封孔体腔,下端在所述排水口中,所述第二封孔体在所述第二弹性体的上端上,所述第二导流体安装在所述下定位部; 其中,所述第一封孔体可在所述第一导流体与所述进气口之间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封孔体可在所述第二导流体与所述排水口之间上下移动,所述导流头朝向所述封孔体; 当有水流从所述进水接口进入时,水流的冲力使所述第一封孔体关闭所述进气口,水流从所述流水通道流向所述第二封孔体,使所述第二封孔体关闭所述排水口,流向所述出水口后再流向所述本体内再从所述喷淋小孔喷出; 当水流关闭时,所述第一弹性体使所述第一封孔体离开所述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开启,所述第二弹性体使所述第二封孔体离开所述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开启,外界空气从所述进气通道依次流向所述进气口、所述流水通道、所述进气进水通道、所述本体内,所述本体内的存积水从所述出水口流向所述排水口再从所述排水孔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源,
申请(专利权)人:王思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