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新型多段式气动执行缸,包括:活塞杆、前端盖、缸体、前活塞环、隔套、主活塞环、后活塞环、后端盖、导通块、电磁阀、进气口A1,B1,C1,D1;所述缸体左腔内设置有所述前端盖、所述前活塞环、所述隔套、所述主活塞环、且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活塞杆与所述主活塞环通过螺母机构连接为一体;所述缸体右腔内设置有所述后活塞环、所述后端盖;所述缸体左、右腔上方设置有进气口A1,B1,C1,D1;所述缸体一侧上方设置有所述导通块、所述电磁阀、通过螺栓安装于缸体上。通过将气体在缸体及导通块内部流通。再利用气体压强,通过控制缸体内各腔压力平衡来实现气缸活塞杆的直线往复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新型多段式气动执行缸,包括:活塞杆、前端盖、缸体、前活塞环、隔套、主活塞环、后活塞环、后端盖、导通块、电磁阀、进气口A1,B1,C1,D1;所述缸体左腔内设置有所述前端盖、所述前活塞环、所述隔套、所述主活塞环、且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活塞杆与所述主活塞环通过螺母机构连接为一体;所述缸体右腔内设置有所述后活塞环、所述后端盖;所述缸体左、右腔上方设置有进气口A1,B1,C1,D1;所述缸体一侧上方设置有所述导通块、所述电磁阀、通过螺栓安装于缸体上。通过将气体在缸体及导通块内部流通。再利用气体压强,通过控制缸体内各腔压力平衡来实现气缸活塞杆的直线往复运动。【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多段式气动执行缸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气动领域的气动执行缸,特别是涉及一种负责将电磁阀控制通断的进气口导通,并内置执行元件,进而完成执行气缸内活塞杆的往复运动的一种多段式新型气动执行缸。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工程车辆已逐渐将着眼点放在了如何提高车辆的控制精度,如何加强驾驶者的操纵体验等方面,这往往体现在车辆具有更大的驾驶空间,各个部件控制灵活,操纵精度高等方面。而解决这一问题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将以往的机械式操纵改为气动或液动式。目前,国内气缸,尤其是应用于工程机械中的换挡助力气缸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单段行程气缸,该气缸易控制,使用精度高,但适用范围比较局限。第二种是多段式气缸。该种气缸适用范围广,但是气体进出不易控制,且由于进气口过多,往往密封性较差,导致防水防尘功能差,使用寿命难以保证。我公司研制开发的新型气动执行缸气路内置,可以很好地密封问题。另外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前置防尘罩、上置排气装置等,更好地实现防尘防水等问题。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气缸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一种新型多段式气动执行缸,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气缸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一种新型多段式气动执行缸,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当电磁阀内有电流输入时阀芯吸合向上运动,实现导通块的下腔与上腔的气体导通,通过各个电磁阀及组合电磁阀的得电与失电最终实现执行缸的档位转换,非常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多段式气动执行缸通过将气体在缸体及导通块内部流通。再利用气体压强,通过控制缸体内各腔压力平衡来实现气缸活塞杆的直线往复运动,其中包括:活塞杆、前端盖、缸体、前活塞环、隔套、主活塞环、后活塞环、后端盖、导通块、电磁阀、进气口 Al,BI, Cl,Dl ;所述缸体左腔内设置有所述前端盖、所述前活塞环、所述隔套、所述主活塞环、且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活塞杆与所述主活塞环通过螺母机构连接为一体;所述缸体右腔内设置有所述后活塞环、所述后端盖;所述缸体左、右腔上方设置有进气口 Al,BI,Cl,Dl ;所述缸体一侧上方设置有所述导通块、所述电磁阀、通过螺栓安装于缸体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一种新型电控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缸体内腔形状为工字形。前述的一种新型电控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气孔的主气源为E。前述的一种新型电控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缸体左腔前端设置有进气口 Al、左腔后端设置有进气口 BI,右腔前端设置有进气口 Cl、右腔后端设置有进气口 Dl。前述的一种新型电控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前端盖内径设置有两个凹槽通过密封圈、支撑环套设于活塞杆上。前述的一种新型电控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前活塞环内径设置有两个凹槽通过密封圈套设于活塞杆上;前活塞环外径设置有两个凹槽通过密封圈、支撑环装设于缸体内径;且该左端面设置有缓冲垫,右端面设置有缓冲垫且紧贴于轴肩处。前述的一种新型电控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活塞环外径设置有两个凹槽通过支撑环、密封圈装设于缸体内径,且该左端面与隔套相邻、右端面与缓冲垫相邻、且通过螺母紧固。前述的一种新型电控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后活塞环为阶梯轴,其中:小径处设置有一个凹槽通过支撑环、大径处设置有一个凹槽通过密封圈装设于缸体内径,且该轴肩处设置有密封圈、后活塞环的右端安装有缓冲垫、通过螺钉紧固。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可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多段式气动执行缸通过将气体在缸体及导通块内部流通,再利用气体压强,通过控制缸体内各腔压力平衡来实现气缸活塞杆的直线往复运动,其中包括:活塞杆、前端盖、缸体、前活塞环、隔套、主活塞环、后活塞环、后端盖、导通块、电磁阀、进气口 Al,BI, Cl,Dl ;所述缸体左腔内设置有所述前端盖、所述前活塞环、所述隔套、所述主活塞环、且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活塞杆与所述主活塞环通过螺母机构连接为一体;所述缸体右腔内设置有所述后活塞环、所述后端盖;所述缸体左、右腔上方设置有进气口 Al,BI,Cl,Dl ;所述缸体一侧上方设置有所述导通块、所述电磁阀、通过螺栓安装于缸体上。该气缸分为N、R、FU F2四个档位,其中N档位为气缸安装时的默认初始位置。执行缸工作时,主进气口 E始终与其原相通,通过气缸缸体内部的导通孔保证进气孔A、B、C、D均有气体导入(如图1)。导通块与电磁阀通过螺栓安装在缸体上。当电磁阀内有电流输入时阀芯吸合向上运动,实现导通块的下腔与上腔的气体导通,即进气孔A与进气孔Al之间的导通,最终实现A腔进气。通过各个电磁阀及组合电磁阀的得电与失电最终实现执行缸的档位转换。倒挡R为活塞杆全推出状态:电磁阀III有电流输入,进气孔Cl实现上述气路转换机导通,其他进气口密封,此时高压气体推动后平衡活塞向右运动,主活塞环带动隔套、前平衡活塞环及活塞杆一同向左运动,到前平衡活塞环与前端盖接触后到极限位置。此时缸体内各个腔达到压力平衡,实现活塞杆推出到最大行程到达R档位;空挡N为活塞杆缩回一个挡位的动作:此时电磁阀1、III有电流输入,进气口 Al、Cl实现上述气路转换及导通进气,其他进气口密封,此时高压气体推动后平衡活塞向左运动,前平衡活塞环带动隔套、前平衡活塞环及活塞杆一同向右运动,到前平衡活塞环与缸体前端盖接触后到极限位置。此时缸体内各个腔达到压力平衡,实现活塞杆向左缩回一段行程,达到N档位;前进挡Fl为活塞杆缩回两段行程的一个动作:电磁阀I1、IV有电流输入,进气口B1、D1实现上述气路转换及导通进气,其他进气口密封,此时高压气体推动后平衡活塞向左运动至缸体端后到达极限位置,前平衡活塞环向左运动至与前端盖接触后到达极限位置。而主活塞环则带动活塞杆向右运动,直至与后平衡活塞环接触后到达极限位置。此时缸体内各个腔达到压力平衡,实现活塞杆向左缩回两段行程,达到Fl档位;前进挡F2为活塞杆全缩回的一个动作:根据控制手柄输入控制指令,电磁阀II有电流输入,进气口 BI实现如上所述的气路转换及导通进气,其他进气口密封,此时高压气体推动前平衡活塞环向左运动至与前端盖接触后到达极限位置。而主活塞环则带动活塞杆、后平衡活塞向左运动至向右运动,直至与后平衡活塞环与后端盖接触后到达极限位置。此时缸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多段式气动执行缸通过将气体在缸体及导通块内部流通,再利用气体压强,通过控制缸体内各腔压力平衡来实现气缸活塞杆的直线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1)、前端盖(2)、缸体(3)、前活塞环(4)、隔套(5)、主活塞环(6)、后活塞环(7)、后端盖(8)、导通块(9)、电磁阀(10)、进气口(A1),(B1),(C1),(D1);所述缸体(3)左腔内设置有所述前端盖(2)、所述前活塞环(4)、所述隔套(5)、所述主活塞环(6)、且套设于所述活塞杆(1)上,活塞杆(1)与所述主活塞环(6)通过螺母机构连接为一体;所述缸体(3)右腔内设置有所述后活塞环(7)、所述后端盖(8);所述缸体(3)左、右腔上方设置有进气口(A1),(B1),(C1),(D1);所述缸体(3)一侧上方设置有所述导通块(9)、所述电磁阀(10)、通过螺栓安装于缸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万庆,庞媛媛,杨钧,杜庆丽,于美南,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黄河软轴控制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