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组装机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40218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27 19:54
一种自动组装机台,包括第一送料通道、第一止挡件、挟持件、第二送料通道、第二止挡件以及顶出元件。第一止挡件设置于第一送料通道的第一末端以止挡第一料件。挟持件设置于第一送料通道的第一末端的上方。用以输送第二料件的第二送料通道与第一送料通道相面对,其中第一送料通道与第二送料通道的延伸线相交而形成的夹角。第二止挡件设置于第二送料通道的第二末端以止挡第二料件。顶出元件设置于第二送料通道的第三末端处以将第二料件推顶至接合位置,而挟持件挟持第一料件沿着第一送料通道的延伸方向直线前进以将第一料件与第二料件接合。此自动组装机台可大幅减少人力组装成本及工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组装机台,包括第一送料通道、第一止挡件、挟持件、第二送料通道、第二止挡件以及顶出元件。第一止挡件设置于第一送料通道的第一末端以止挡第一料件。挟持件设置于第一送料通道的第一末端的上方。用以输送第二料件的第二送料通道与第一送料通道相面对,其中第一送料通道与第二送料通道的延伸线相交而形成的夹角。第二止挡件设置于第二送料通道的第二末端以止挡第二料件。顶出元件设置于第二送料通道的第三末端处以将第二料件推顶至接合位置,而挟持件挟持第一料件沿着第一送料通道的延伸方向直线前进以将第一料件与第二料件接合。此自动组装机台可大幅减少人力组装成本及工时。【专利说明】自动组装机台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自动组装机台,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大幅减少人力组装成本及工时的自动组装机台。
技术介绍
按,近年来科技大幅地进步与创新,目前已走向精密、小型化及多功能的电子产品时代,例如电脑、相机、手机及打印机等,其精密的电子产品内都具有大量的电子零件,且因为电子产品体积小,所以在制作或组装此些微小、精密的料件以形成电子零件时,因为料件微小且组装过程繁复,因此通常需要通过人工进行组装而耗费相当庞大的人力。另外,电子零件的良率及组装品质也不易控制。如图2所示,绘示了一种打印机中的分纸元件,其中分纸元件是由两个料件结合而成。第一料件100具有戟部110,而第二料件200具有对应让戟部110卡入的开口 210。于实际组装时需要先将戟部110对应插入开口 210内后,再对第一料件100施力以卡入卡勾结构230中,传统以人工方式组装,除了于操作过程中因料件间对位不易而影响组装速度,且极可能会因为组装过程施力过大而造成料件断裂而损坏,若自动化组装虽可改善组装速度及节省人力成本,经但须考量对位精准度及压合力道进行设计,否则非但无法克服上述的问题,甚至会因此大幅降低组装良率、组装效率及导致衍生料件的浪费。因此,用以自动组装的设备已成为目前亟欲发展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大幅减少人力组装成本及工时的自动组装机台。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以将第一料件与第二料件组装在一起的自动组装机台,此自动组装机台包括第一送料通道、第一止挡件、挟持件、第二送料通道、第二止挡件以及顶出元件。第一送料通道用以输送所述第一料件。第一止挡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送料通道的第一末端,用以止挡所述第一料件。挟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送料通道的所述第一末端的上方,用以将所述第一料件挟持离开所述第一送料通道。第二送料通道与所述第一送料通道相面对,用以输送所述第二料件,其中所述第一送料通道的延伸线与所述第二送料通道的延伸线相交而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或锐角。第二止挡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送料通道的第二末端,用以止挡所述第二料件。顶出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送料通道的所述第三末端处,用以将所述第二料件推顶至接合位置,而所述挟持件沿着所述第一送料通道的延伸方向直线前进以挟持所述第一料件与所述第二料件接合。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组装机台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止挡件包括第一汽缸以及第一止挡块,所述第一止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汽缸的末端,且所述第一汽缸驱动所述第一止挡块突出于所述第一送料通道的所述第一末端以止挡所述第一料件。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组装机台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止挡件包括第二汽缸以及第二止挡块,所述第二止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汽缸的末端,且所述第二汽缸驱动所述第二止挡块突出于所述第二送料通道的所述第二末端以止挡所述第二料件。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组装机台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设置于所述挟持件相对远离所述第二送料通道的一侧的压合件,且所述压合件用以沿着垂直方向移动以将接合后的所述第一料件与所述第二料件压合在一起。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组装机台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送料通道与第二送料通道之间的出料通道,且所述出料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送料通道及所述第二送料通道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组装机台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驱动轴以及辅助板,所述挟持件设置于所述驱动轴,而所述辅助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送料通道与所述第二送料通道的同一侧并具有滑轨,且所述挟持件卡合于所述辅助板的所述滑轨,并受所述驱动轴驱动而沿着所述滑轨直线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组装机台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夹角包括一钝角及一锐角其中之一。基于上述,于本专利技术的自动组装机台中,经重新考量改善上述习见技术所述及对位精准度及同时进一步搭配插入压合力道不易控制等技术问题;爰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第一送料通道的延伸线与所述第二送料通道的延伸线相交而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或锐角,因此挟持件挟持第一料件以斜插的方式与第二料件接合。如此一来,便能够对需要特殊角度才能够组装的料件进行自动化组装,节省人力工时及成本。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动组装机台的示意图。图2为利用图1的自动组装机台以组装在一起的两个料件的示意图。图3~图8为自动组装机台组装第一料件及第二料件时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第一料件110:戟部112:第一组装导引面120:第一料件的本体200:第二料件210:开口220:第二料件的本体222:第二组装导引面230:卡勾结构300:自动组装机台310:第一送料通道312:第一末端320:第一止挡件322:第一汽缸324:第一止挡块330:挟持件340:第二送料通道342:第二末端344:第三末端350:第二止挡件352:第二汽缸354:第二止挡块360:顶出元件370:压合件380:出料通道392:驱动轴394:辅助板396:滑轨400,500:震料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举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其中以下所载的内容仅为举例说明之用,并非用以局限本专利技术。此外,下文中用以表明元件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描述如前、后、上、下、左、右、之间等是以说明内容中某个元件作为基准点来说明,且使用X、Y、Z、顺时针、逆时针等方向性的陈述,仅是搭配图式的表现方式而方便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读者应能知悉,在作为基准点的元件更动之后,元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也会跟着变动。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动组装机台的示意图,而图2为利用图1的自动组装机台以组装在一起的两个料件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2,应用本实施例的自动组装机台以组装在一起的例如为打印机中的分纸元件,其中分纸元件是由两个料件结合而成。如同图2所示,第一料件100具有戟部110,而第二料件200具有对应让戟部110卡入的开口 210。而为了组装方便,因此戟部110是倾斜于第一料件100的本体120,且戟部110具有第一组装导引面112 ;而第二料件200也具有相邻于开口 210设置的第二组装导引面222,且利用第一组装导引面112及第二组装导引面222的互相导引,以使戟部110对应卡入开口 210中。须说明的是,第二料件200上更具有沿着厚度方向突出于第二料件200的本体220且用以限位第一料件100的卡勾结构230,以避免第一料件100自第二料件200脱落。当沿用传统的人工组装方式,便需要先将戟部110对应插入开口 210内后,以人工对第一料件100施力以卡入卡勾结构230中,有可能会因为施力过大而造成料件断裂而损坏,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组装机台,用以将第一料件与第二料件组装在一起,包括:第一送料通道,用以输送所述第一料件;第一止挡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送料通道的第一末端,用以止挡所述第一料件;挟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送料通道的所述第一末端的上方,用以将所述第一料件挟持离开所述第一送料通道;第二送料通道,与所述第一送料通道相面对,用以输送所述第二料件,其中所述第一送料通道的延伸线与所述第二送料通道的延伸线相交而形成的夹角;第二止挡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送料通道的第二末端,用以止挡所述第二料件;顶出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送料通道的所述第三末端处,用以将所述第二料件推顶至接合位置,而所述挟持件沿着所述第一送料通道的延伸方向直线前进以挟持所述第一料件与所述第二料件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贤
申请(专利权)人:金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