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全桥、第二全桥和第三全桥,全桥的桥臂均与输入电源并联且第一全桥、第二全桥和第三全桥之间的相位相差120度;超前桥臂的桥上管先发驱动,桥下管比桥上管延时半个周期驱动;滞后桥臂的桥上管比超前桥臂的桥上管延时一个X时间驱动。由于对于每阶能量传递的5个状态,第一全桥、第二全桥和第三全桥中都至少有一相、最多两相进行工作,在整个过程中电流由同时工作的全桥分担,减少了单个全桥的电流负荷,不但有效降低电路损耗,解决传统全桥在做大功率时的电流限制问题,而且还降低了器件的耐流要求。由于在部分时段实现软开关状态,降低了由开关管的硬开关状态带来的开关管损耗,从而提高了DC-DC变换器的变换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全桥、第二全桥和第三全桥,全桥的桥臂均与输入电源并联且第一全桥、第二全桥和第三全桥之间的相位相差120度;超前桥臂的桥上管先发驱动,桥下管比桥上管延时半个周期驱动;滞后桥臂的桥上管比超前桥臂的桥上管延时一个X时间驱动。由于对于每阶能量传递的5个状态,第一全桥、第二全桥和第三全桥中都至少有一相、最多两相进行工作,在整个过程中电流由同时工作的全桥分担,减少了单个全桥的电流负荷,不但有效降低电路损耗,解决传统全桥在做大功率时的电流限制问题,而且还降低了器件的耐流要求。由于在部分时段实现软开关状态,降低了由开关管的硬开关状态带来的开关管损耗,从而提高了DC-DC变换器的变换效率。【专利说明】—种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压变换器,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
技术介绍
在太阳能发电系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等低压、大电流供电系统中,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能够将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成可变的直流电压并进行输出,因而是实现能量装换、传递电压电流及功率控制的关键执行部件。传统的DC-DC变换器采用硬开关的工作方式,影响硬开关DC-DC变换器工作效率的因素主要是开关管的损耗。开关管的损耗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开关管在开通和关断的过程中,由于电压和电流的同时存在而产生的开断损耗;而是在开关管开通时,因为其本身导通电阻的存在而产生的导通损耗。目前的DC-DC变换器主要以单相全桥拓扑的形式为主,其具有控制方式灵活、功率等级高的特点,在高电压小电流输入的降压场合能达到较好的效率。但如果将这种全桥式DC-DC变换器直接应用于低压大电流输入的场合时,由于电流增大导致开关管的导通损耗倍增,因此难以达到预期变换效率,且随着功率等级进一步增加,电流进一步增大时,对器件的耐流和散热要求就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可同时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和零电流开通、关闭,可以解决传统全桥在做大功率时的电流限制问题,且能实现小体积、对器件耐流要求低的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率的DC -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全桥、第二全桥和第三全桥,每个全桥包括两个并联的桥臂和一个变压器,所述桥臂由两个串连的开关管构成,所述桥臂均与输入电源并联;所述同一桥臂中驱动信号超前的开关管为桥上管,驱动信号滞后的开关管为桥下管,所述全桥中驱动信号超前的桥臂为超前桥臂,驱动信号滞后的桥臂为滞后桥臂;所述变压器的正极输入端子连接所述超前桥臂的两开关管之间,负极输入端子连接所述滞后桥臂的两开关管之间;所述第一全桥、第二全桥和第三全桥之间的相位相差120度;所述超前桥臂的桥上管先发驱动,所述桥下管比所述桥上管延时半个周期驱动;滞后桥臂的桥上管比超前桥臂的桥上管延时一个X时间驱动。所述X的取值范围应该在60-120°之间。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先后连接一个整流电路和一个LC滤波电路。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三组并联电路,每组电路包括两个串连的二极管。所述第一全桥、第二全桥和第三全桥的变压器的副边线圈的负极端子连接在一起。所述变压器的副线圈正极端子连接在两所述二极管之间。所述开关管为场效应管。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本技术的一种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全桥、第二全桥和第三全桥,全桥的桥臂均与输入电源并联且第一全桥、第二全桥和第三全桥之间的相位相差120度;超前桥臂的桥上管先发驱动,桥下管比桥上管延时半个周期发驱动;滞后桥臂的桥上管比超前桥臂的桥上管延时一个X时间驱动。由于对于每阶能量传递的5个状态,第一全桥、第二全桥和第三全桥中都至少有一相、最多两相进行工作,这样在整个过程中电流由同时工作的全桥分担,减少了单个全桥的电流负荷,不但有效降低电路损耗,还解决传统全桥在做大功率时的电流限制问题,而且还降低了器件的耐流要求。由于滞后桥臂的开关管(SA2P,SA2N, SB2P, SB2N, SC2P, SC2N)实现零电压开通,超前桥臂的开关管(SA1P,SAIN, SB1P, SB IN, SC1P, SC1N)实现零电流关断和零电流开通,因此本技术的DC-DC变换器能够在整个过程时段实现软开关状态,这样就降低了由开关管的硬开关状态带来的开关管损耗,从而提高了 DC-DC变换器的变换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DC-DC变换器控制时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阶段电路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阶段电路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三阶段电路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四阶段电路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五阶段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的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包括三个结构相同的全桥,其中每个全桥包括两个桥臂和一个单相变压器,每个桥臂由两个串连的开关管构成,所有全桥的桥臂均与输入电源并联;变压器的输入端子分别连接在桥臂的开关管之间,输出电压经过一个由二极管构成的整流电路进行整流,之后再经过一个LC滤波电路滤波,这样就得到了所需的直流输出电压。本技术将同一全桥中驱动信号超前的桥臂称为超前桥臂,驱动信号滞后的桥臂称为滞后桥臂;将同一桥臂中驱动信号超前的开关管称为桥上管,驱动信号滞后的开关管称为桥下管。变压器原线圈的正极端子连接在超前桥臂的两个开关管之间,负极端子连接在滞后桥臂的两个开关管之间;副线圈的正极端子连接在整流电路的两个二极管之间,三个全桥的负极端子连接在一起。由于开关管的所有占空比都为50%,需要留有一定的死区时间,对于第一全桥而言,超前桥臂的桥上管先发驱动,桥下管比桥上管延时半个周期驱动,滞后桥臂的桥上管比超前桥臂的桥上管延时一个X时间驱动;第二全桥、第三全桥与第一全桥一样,桥下管、桥上管间相差半个周期,滞后桥臂的桥上管、超前桥臂的桥上管间相差一个X时间;第一全桥、第二全桥、第三全桥,每个全桥之间的相位相差120度。由此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ZVS)开通和零电流(ZCS)开通和关闭。由于X时间是根据预期的输出电压Vout确定的,因此X越大输出电压Vout越高,X越小输出电压Vout越低。本技术的X的取值范围应该在60-120°之间,这样输出电压Vout在NVin与2NVin之间,其中N代表变压器的匝比。这样对比一般的升压系统来说,也能减少设计时变压器的匝数比,进而也能进一步提高效率。如图1所示,由第一超前桥上管SA1P、第一超前桥下管SA1N、第一滞后桥上管SA2P、第一滞后桥下管SA2N组成第一全桥A的超前桥臂和滞后桥臂,由第二超前桥上管SB1P、第二超前桥下管SB1N、第二滞后桥上管SB2P、第二滞后桥下管SB2N组成第二全桥B的超前桥臂和滞后桥臂,由第三超前桥上管SC1P、第三超前桥下管SC1N、第三滞后桥上管SC2P、第三滞后桥下管SC2N组成第三全桥C的超前桥臂和滞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全桥、第二全桥和第三全桥,每个全桥包括两个并联的桥臂和一个变压器,所述桥臂由两个串连的开关管构成,所述桥臂均与输入电源并联;所述桥臂中驱动信号超前的开关管为桥上管,驱动信号滞后的开关管为桥下管,所述全桥中驱动信号超前的桥臂为超前桥臂,驱动信号滞后的桥臂为滞后桥臂;所述变压器的正极输入端子连接所述超前桥臂的两开关管之间,负极输入端子连接所述滞后桥臂的两开关管之间;所述第一全桥、第二全桥和第三全桥之间的相位相差120度;所述超前桥臂的桥上管先发驱动,所述桥下管比所述桥上管延时半个周期驱动;滞后桥臂的桥上管比超前桥臂的桥上管延时一个X时间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恒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