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铅蓄电池(1),其具有电槽(2)和用于对该电槽(2)进行封口的盖体(3),在上述电槽(2)内具有由间隔壁(5)隔开的多个单体电池室(6),上述单体电池室(6)内具有极板群(7)以及电解液,上述极板群(7)以浸渍于上述电解液的状态收纳在上述单体电池室(6)中,上述极板群(7)是由多片正极板和多片负极板隔着隔板交替排列而成,其特征在于,上述正极板和上述负极板的集电体均是由切拉法制成的拉网格栅,在上述盖体(3)的两个短边的侧面上分别基本上水平地设置有把手(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铅蓄电池通过在盖体的特定部位设置把手并使用切拉法拉网格栅型正负极板,由此能够使得把手和电池不易破损并能够负重、搬运方便、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铅蓄电池(1),其具有电槽(2)和用于对该电槽(2)进行封口的盖体(3),在上述电槽(2)内具有由间隔壁(5)隔开的多个单体电池室(6),上述单体电池室(6)内具有极板群(7)以及电解液,上述极板群(7)以浸渍于上述电解液的状态收纳在上述单体电池室(6)中,上述极板群(7)是由多片正极板和多片负极板隔着隔板交替排列而成,其特征在于,上述正极板和上述负极板的集电体均是由切拉法制成的拉网格栅,在上述盖体(3)的两个短边的侧面上分别基本上水平地设置有把手(4)。本技术的铅蓄电池通过在盖体的特定部位设置把手并使用切拉法拉网格栅型正负极板,由此能够使得把手和电池不易破损并能够负重、搬运方便、使用寿命长。【专利说明】铅蓄电池
本技术涉及铅蓄电池,具体地说涉及把手和电池不易破损并能够负重、搬运方便、使用寿命长的铅蓄电池。
技术介绍
铅蓄电池通常用作例如车辆等启动的电源和备用电源,以及用作例如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滑板车、小型电动助力车、高尔夫球车等的动力电源。铅蓄电池还广泛用作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等储能蓄电池。在这些用途中,铅蓄电池都需要经常进行搬运。铅蓄电池的重量比较重,为了对其进行搬运,通常要设置把手。把手的设置不但要考虑便于搬运并能够承受铅蓄电池的重量,还要考虑该把手不容易损坏以及不会对电池的其他特性造成影响。中国技术CN2640048Y公开了一种带有便携提手的铅蓄电槽,其包括电池槽和电池盖,在电池槽上设置有两个提手,上述提手对称设置在电池槽的左右两个面上,每个提手由提绳和手柄组成,手柄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提绳穿孔。通过采用提绳和手柄配合的结构,并且将外形设计成适于持握的几何曲线,使其在提高承重强度和方便提拎的基础上兼具精巧美观的外形。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5-216655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铅蓄电池,其具有一个横跨该电池的盖体的上表面的把手。由此可见,现有的铅蓄电池(以下有时简称为电池)的把手的设置通常有下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将把手设置在电槽上;第二种情况是将把手以与电池的盖体的上表面垂直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盖体的上表面上。上述第一种情况通常适用于重量较重的铅蓄电池,而上述第二种情况通常适用于重量较轻的铅蓄电池。但是,在上述第一种情况下,由于将把手设置在电槽的短边的两个侧面上,为了能够承受电池的重量,必然要使得电槽的上述两个侧面的壁厚增加,但壁厚增加会使得电池的散热慢,从而使得电池内部的温度高,由此导致电池的寿命降低。而且,通常,在电槽中极板与上述把手的长度方向平行地设置,即以纵向设置方式进行设置。在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极板会发生膨胀,导致电槽的侧壁受到挤压,在这种情况下,当反复提拎把手时,把手设置部位容易破损。在上述第二种情况下,由于把手具有一定高度,在对电池进行包装运输时,需要采用垫板来补足把手的高度所占据的空间,造成材料和成本以及空间的浪费。并且,在运输的过程中,把手易碎。而且,上述第二种情况适用于重量较轻的铅蓄电池的原因在于,如果电池的重量较重的话,虽说可以增加盖体上的把手设置部位的壁厚来增加盖体的负重能力,但是当提拉把手时,盖体与电槽的粘接部位会由于不堪重负而发生脱离或破坏。因此,需要能够很好解决上述两种情况下所存在的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把手和电池不易破损并能够负重、体积效率高、搬运方便、使用寿命长的铅蓄电池。本技术通过在盖体的特定部位设置把手和同时使用切拉法拉网格栅型正负极板,实现了本技术的目的。即,本技术涉及如下内容。1、一种铅蓄电池,其具有电槽和用于对该电槽进行封口的盖体,在所述电槽内具有由间隔壁隔开的多个单体电池室,所述单体电池室内具有极板群以及电解液,所述极板群以浸溃于所述电解液的状态收纳在所述单体电池室中,所述极板群是由多片正极板和多片负极板隔着隔板交替排列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的集电体均是由切拉法制成的拉网格栅,在所述盖体的两个短边的侧面上分别基本上水平地设置有把手。2、根据上述I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下表面与所述盖体的下表面基本上平行或对齐成一个平面。3、根据上述I或2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厚度小于所述盖体的厚度,所述把手的长度小于所述盖体的宽度。4、根据上述I或2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宽度为其长度的1/7 ?1/9。5、根据上述I或2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是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平面的平板结构。6、根据上述I或2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是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向内凹的皿形结构。7、根据上述5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是在所述平板结构的中间部分形成贯穿孔而成的中空平板结构。8、根据上述I或2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把手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对称地设置有将所述把手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贯通的通孔。9、根据上述8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把手上安装有提绳和手柄。10、根据上述9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柄的两端对称地设置有提绳穿孔且在所述手柄的两端的背面上对称地设置有卡槽。11、根据上述10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提绳和手柄被配置成下述形态:在所述提绳依次穿过所述把手的两端部的所述通孔和所述手柄的两端的所述提绳穿孔后,所述提绳的两端被固定在所述手柄的背面上的所述卡槽中。12、根据上述9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绳和所述手柄未被使用的状态下,所述手柄的下表面配置在所述把手的上表面上,所述提绳呈悬垂状态。13、根据上述I或2所述的铅蓄电池,其中,在所述单体电池室内的所述极板群与所述把手的长度方向平行地配置。14、根据上述I或2所述的铅蓄电池,其中,在所述单体电池室内的所述极板群与所述把手的长度方向垂直地配置。15、根据上述I或2所述的铅蓄电池,其中,所述盖体与所述电槽通过粘接剂粘接在一起。16、根据上述6所述的铅蓄电池,其中,当将所述把手的与所述盖体不相接触的侧面的厚度设定为A,将所述盖体的内表面上的与电槽内的所述间隔壁对应的框体的壁厚设定为D时,A/D为4/1?1.5/1。17、根据上述6所述的铅蓄电池,其中,当将所述把手的与所述盖体相接触的侧面的厚度设定为B,将所述盖体的内表面上的与电槽内的所述间隔壁对应的框体的壁厚设定为 D 时,B/D 为 4/1 ?1.5/1。18、根据上述6所述的铅蓄电池,其中,当将电槽内的所述间隔壁的厚度设定为C,将所述盖体的内表面上的与电槽内的上述间隔壁对应的框体的壁厚设定为D时,C/D为6/1 ?2/1。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在盖体的特定部位设置把手并使用切拉法拉网格栅型正负极板,由此能够提供把手和电池不易破损并能够负重、搬运方便、使用寿命长的铅蓄电池。【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铅蓄电池的立体示意图。图2 Ca)是带有平板结构的把手的盖体的立体示意图,图2 (b)是这种平板结构的把手本身的立体示意图。图3 Ca)是带有皿形结构的把手的盖体的立体示意图,图3 (b)是这种皿形结构的把手本身的仰视示意图。图4是在图2 (a)或图3 (a)中所示的上述把手上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铅蓄电池,其具有电槽和用于对该电槽进行封口的盖体,在所述电槽内具有由间隔壁隔开的多个单体电池室,所述单体电池室内具有极板群以及电解液,所述极板群以浸渍于所述电解液的状态收纳在所述单体电池室中,所述极板群是由多片正极板和多片负极板隔着隔板交替排列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的集电体均是由切拉法制成的拉网格栅,在所述盖体的两个短边的侧面上分别基本上水平地设置有把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孙勤超,肖传仁,阿部阳隆,佐佐木健浩,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蓄电池沈阳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