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台式平面丝网印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3713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现有小型台式平面丝网机,在印刷物件时,无论印刷过程还是回油墨过程,胶刮总在网版上来回行走,增加与网版的无功摩擦,使网版使用寿命降低,并且胶刮拆卸、安装手续繁杂,继续印刷容易引起错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升降控制装置的方式来分别控制回油刮与胶刮的升降,从而分别控制胶刮或回油刮的工作状态,达到延长网版寿命一倍以上的目的。同时改造了胶刮的拆卸安装方法,以及胶刮使用方法,使胶刮拆卸、安装、操作方便,寿命延长。(*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台式平面丝网印刷机。目前丝网印刷机发展较快,其中小型台式平面丝网机虽几经改革,但仍存在以下缺点1.印刷过程中,仅回油刮根据工作需要有升降动作,而胶刮无论在印刷或在回油墨过程中,都始终在网版上来回行走,使网版增加无功摩擦,而降低使用寿命;2.在印刷过程中若需清洁胶刮或更换胶刮,拆卸胶刮困难,工序多,清洗完毕或更换完毕后继续进行印刷时,容易引起网版图案错位,需要重新调整版位,不仅增加工作量;而且影响印刷质量;3.胶刮只有一个棱可工作,寿命短。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印刷过程中胶刮和回油刮分别根据其功能作用轮番升降动作、胶刮拆卸按装方便并使网版和胶刮使用寿命延长的新型丝网机,从而能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滑块顶端的两侧各设置了一个回油刮和胶刮自动升降控制装置,胶刮架和回油刮架的两端固设在控制装置内;胶刮架上按装胶刮座的圆螺丝孔有一边铣穿,用卡压在胶刮架上的方形垫圈及从方形垫圈中穿过的螺丝来固定胶刮座;以及所述的胶刮座上按装胶刮的部位做成斜面,该斜面与胶刮座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α。由于本技术作了以上的改进,因此使制成的小型台式平面丝网印刷机在实际使用中更趋合理。因为用升降控制装置来分别控制回油刮和胶刮的工作状态,使回油刮和胶刮,尤其是使胶刮在印刷过程每个来回动作时减少了一次与网版的无功摩擦,从而提高了胶刮和网布的寿命一倍以上;同时由于铣穿胶刮座上的两个螺丝孔,仅需松动两个螺丝即可将胶刮座从胶刮架上取下,故无胶刮座重新按装后网版错位的问题;再由于将矩形胶刮的四条长棱来代替原有胶刮,而使每个胶刮的使用寿命增加3倍。通过对以下实施例结合其附图所作的具体说明,可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其中附图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机主视图;图2是上述实施例的整机侧视图;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例中滑块在滑杆中处在某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胶刮和回油刮升降控制装置内部结构以及与升降装置连在一起的回油刮和胶刮按装示意图;图5是沿图4中“A—A”的剖面图;图6是沿图4中“B—B”的剖视图。本技术包括机座部分、机架部分和电机驱动部分。整个机器以铝合金为主要材料。由图1和2可看出,机座部分主要包括机座1和印刷件固定平板2;机架部分主要包括机架3、滑块4、固设胶刮架5和回油刮架6及控制胶刮7和回油刮8升降动作的升降控制装置9、10;使滑块4作前后运动的曲柄21及为滑块4导向的滑杆12、13等,滑杆12、13设在机架1的左、右两侧,其内侧匀铣槽,滑块4松镶在该两个滑杆的槽之间,由于有滑杆12、13的限制,因此滑块4的动作仅限于在滑杆12、13的槽内来回前后运动。电机驱动部分包括电机20及由电机驱动沿转轴50为轴心作来回回转动作的曲柄21等部件。机架3与机座1之间的连接采用在机座1前侧的两端各设一螺杆14、15,每根螺杆上按装一可上下移动的机架底块16、17,其上下各有一调整螺母。机架底块16、17内各设一个横向按装的轴衬,松配在机架3两侧横向的轴上,这样整个机架3既可与机座固定,又可按工作需要以该轴为中心作弧形上翻或压下动作。在两滑杆12、13上各开有两条凹槽24、25和26、27(或各一条凹槽,本实施例设两条),槽内按装可来回滑动并可限定位置的限位桩30、31和32、33,根据印刷版面大小调整限位桩30、31和32、33之间的距离,并由限位桩来控制滑块4的行程。在滑块4顶端的两侧,各设有一胶刮和回油刮自动升降控制装置9、10。本技术中升降装置以中碳钢为主要材料。如图4、5、6所示,每个升降控制装置包括壳体38、盖体40,两个垂直嵌镶在壳体38中的齿条35、36,设置在该两齿条之间并与两齿条啮合的中心齿轮37,设在盖体40内侧用以顶压齿条的两个梯形楔块42、43以及设在盖体40上的凸出的档块41。胶刮架5和回油刮架6的两端就分别固设在胶刮齿条和回油刮齿条上。当一根齿条受到楔块的顶压下压时,带动中心齿轮37旋转,又由于中心齿轮37的传动,使另一齿条随即上升,这样由控制装置9、10中的两根齿条上下动作来控制回油刮和胶刮的升或降。为了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本实施例将每个控制装置的盖体40与壳体38的配合采取镶在壳体38上铣出的槽中的方法,盖体40可在槽中自由滑动。并且在盖体40的内侧固设了两个梯形楔块42、43,楔形43固定在与盖体上的档块41同一垂直的位置上。另一楔块42设置在当楔块43压上齿条36时,楔块42正好与齿条35完全脱离的位置;而反过来,当楔块42压在齿条35时,楔块43又正好与齿条36完全脱离。为防止楔块42、43意外滑脱,在按装楔块位置的壳体一侧设有一与楔块弹性接触的弹簧钢珠45,致力顶住杠杆楔块。当印刷开始时,操作者打开电源,电机20旋转,驱动曲柄21来回回转,由于曲柄21与滑块4是连接的,因而又带动滑块4在滑杆12、13的槽之间前后滑动。当滑块4滑到回油工作状态时,由于事先已经调整好滑杆上两对限位桩30、32和31、33之间的距离,因此滑块4两边设置的升降装置9、10上的档块分别与限位桩31、33碰撞,产生一个力将控制装置9、10内的一个楔块压上回油刮齿条35,而另一楔块与胶刮齿条36脱离,又由于回油刮齿条35的向下动作,带动中心齿轮37旋转,中心齿轮37又传动胶刮齿条36上升,从而完成回油刮下降工作,铺设油墨在网版,而胶刮提升不与网版接触,达到在每个印刷过程中减少50%无功摩擦的目的。同样,回油刮工作完毕,胶刮工作开始,此时曲柄21已将滑块4推向另一端,控制装置盖体40上的挡块41又与滑杆12、13上的另一对限位桩30和32碰撞,将与盖体固连的楔块43推向滑压在胶刮齿条36上,胶刮齿条36下降,使胶刮与网版接触,并随滑块4的移动,完成印刷一次的动作。在胶刮齿条36下降的同时,回油刮齿条35与楔块42滑离,回油刮由中心齿轮37传动上升,离开网版,使在整个印刷一次的过程中,回油刮不与网版接触。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上述胶刮和回油刮根据工作需要自动控制其升降的办法,因此使印刷过程中消除了胶刮和回油刮尤其是胶刮与网版的无功摩擦,使价格比较昂贵的网版和胶刮使用寿命提高一倍以上,同时使网版稳定,提高印刷质量。为了使胶刮拆卸、按装方便,本技术还将胶刮座与胶刮架的连接方式作了改进,改变了过去拆卸胶刮时必须先拆卸网版,再取下固定螺丝,进而再将胶刮座从胶刮架上退下的做法,而采取在原固定螺丝的地方,将螺丝孔的一边铣穿,在铣穿的孔上再加上卡压在胶刮架5上的方形垫圈46,以穿过垫圈46中的螺丝来固定胶刮座47,使在印刷过程中不致因受力而脱落。由于本实施例采取了上述方法,因此在印刷中若需拆卸清洗或更换胶刮,只需松动方形垫圈上的螺丝,将两垫圈间的距离拉开,即可将胶刮座47从胶刮架5上铣穿的孔中直接取下,而不必再拆卸网版等部件,使继续印刷时没有错位的问题发生。丝网印刷是依靠胶刮上的两个夹角是锐角的面相交形成的棱将油墨压过网版图案而成,因此一般机器都采用上述形状的胶刮工作,这样一根胶刮只有一个棱可使用。为了提高胶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实施例对胶刮和胶刮座都作了改进。本实施例采用形状为四棱柱的胶刮(一般称为矩形胶刮)7,代替前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台式平面丝网印刷机,包括机座1,机架3,驱动电机20,回转曲柄21,与回转曲柄21连接的滑块4,按装在机架3两侧限制滑块4前后滑动范围的两根滑杆12、13,以及在滑块4顶端设置的用于按装回油刮座和胶刮座的回油刮架6和胶刮架5等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滑块4顶端两侧的两个回油刮和胶刮自动升降控制装置9、10,所述的胶刮架5和回油刮架6的两端固设在控制装置9、10内;所述的胶刮架5上按装胶刮座47的圆螺丝孔有一边铣穿,用卡压在胶刮架5上的方形垫圈46及从方形垫圈 中穿过的螺丝来固定胶刮座47;以及所述的胶刮座47上按装胶刮的部位做成斜面49,该斜面与胶刮座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永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必达印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