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宏森专利>正文

改进的双腔室排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32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双腔室排种器,包括有壳体(1)、排种轮及排种毛刷(4);排种盒由隔板分隔成两个腔室,其特征是排种毛刷(4)为滚动结构,压盖(5)由带螺纹的固定外压盖(6)和带外螺纹的活动内压盖(7)组成,固定外压盖(6)固定在壳体(1)上,活动内压盖(7)与固定外压盖(6)螺纹结合。(*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的双腔室排种器(一)
:本技术属于播种机的排种装置,主要提出一种改进的双腔室排种器。(二)
技术介绍
:现有播种机的排种器有气吸式、气吹式、锥盘型孔式和外槽轮式等多种,安装排种盘或排种轮的壳体有圆桶式和盒式两种,就盒式排种盒而言,以往仅有单腔壳体结构与排种轮配套使用,功能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各种谷物种子的要求。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双腔室新型排种器”98221328.X,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并使其得到较好解决。双腔室排种器包括有排种盒、排种轮及排种毛刷,排种盒用隔板分隔成两个腔室,并设置将非工作腔室封闭的插板,对应排种腔室设置有毛刷。其毛刷为固定式结构,由于固定毛刷在刷种时种子仍有夹带,影响了排种的均匀性。另外,现有结构中的排种器采用带有台阶的压盖与排种腔室内的阻塞轮配合,阻挡阻塞轮向外移动从而达到限制排种轮向外抽出的目的,在需要更换排种轮时,就需将压盖打开(压盖用螺栓固定在壳体上),操作较为繁琐。(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改进的双腔室排种器,对-->其毛刷和压盖结构加以改进,以进一步提高排种的均匀性并使更换排种轮变得简便。本技术提出的技术结构为:排种器主要包括壳体、排种轮及排种毛刷;排种盒由隔板分隔成两个腔室,对应排种腔室设置滚动毛刷,毛刷轴由播种机驱动轴提供动力,毛刷为滚动结构可解决夹带种子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排种的均匀性;压盖由带内螺纹的固定外压盖和带外螺纹的活动内压盖组成,固定外压盖固定在壳体上,活动内压盖与固定外压盖螺纹结合;内压盖起到阻挡阻塞圈,从而阻挡排种轮向外抽出的作用,需要更换排种轮时,只需将活动内压盖螺纹旋出,即可将排种轮向外抽出,操作较为简便。本技术提出的改进结构可进一步提高排种的均匀性并使操作变得简便。(四)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压盖剖面示意图。图中,1-壳体,2-型孔轮,3-外槽轮,4-滚动毛刷,5—压盖,6-活动内压盖,7-固定外压盖。(五)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其结构加以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排种器主要由壳体1、外槽轮2、-->型孔轮3、滚动毛刷4和压盖5组成;壳体1起支承作用,用来固定和安装外槽轮2、型孔轮3、滚动毛刷4,并且在结构上做成双腔。对应每个腔室设置一个排种轮,即外槽轮2、型孔轮3分别位于一个腔室内。滚动毛刷4对应排种轮设置,主要作用是刷刮外槽轮2和型孔轮3型腔内多余的种子,克服种子夹层。滚动毛刷4中心带有轴孔,工作时由播种机驱动轴提供动力,分别驱动外槽轮2、型孔轮3和滚动毛刷4,以达到排种和刷种的目的。如附图2所示,压盖5由固定外压盖7和活动内压盖6组成,固定外压盖7固定在壳体1上,活动内压盖6螺纹与固定外压盖连接,由活动内压盖6与阻塞圈配合阻止排种轮向外抽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双腔室排种器,包括有壳体(1)、排种轮及排种毛刷(4);排种盒由隔板分隔成两个腔室,其特征是排种毛刷(4)为滚动结构,压盖(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森索国升
申请(专利权)人:杨宏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