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飞行模拟器通讯方法,包括多台计算机通过网卡采用以太网线与网络交换机相连,还有一个配置多块网卡的中心计算机。中心计算机中执行的中心程序包括外部配置解析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发送模块、数据整合模块、数据监控模块。外部配置文件包括数据包配置文件、通信路由配置文件。各通信计算机只向中心计算机发送数据,只接收中心计算机的数据,数据的通信路由中心计算机根据外部配置文件确定,实现了计算机各仿真程序间的通信解耦,有利于仿真程序重用;中心计算机通过数据包整合减少通信数据冗余,消除数据拥塞,提高通信效率;实现了仿真节点间通信的简洁化、规范化,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移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行模拟器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飞行模拟器通讯系统包括第一计算机(201)、第二计算机(202)、第三计算机(203),每台计算机均通过网卡采用以太网线与网络交换机(204)相连;第一计算机(201)、第二计算机(202)、第三计算机(203)分别运行仿真第一程序(301), 第二程序(302), 第三程序(303)中的一个或多个;多台计算机(201、202、203)是PC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或图形工作站;网络交换机(204)是以太网网络交换机;还包括一个中心计算机(101),中心计算机(101)运行中心程序(102);中心计算机(101)配置一块或多块以太网网卡,网卡采用以太网线与网络交换机(204)相连,具体网卡数量根据具体仿真系统的通信节点数、通信流量和实时性的要求具体决定;多块网卡在系统运行时的使用分配,由通信路由配置文件(110)定义;所述中心计算机(101)是一台PC计算机或工业控制计算机;所述中心程序(102)包括外部配置解析模块(103)、数据接收模块(104)、数据发送模块(105)、数据整合模块(106)、数据监控模块(107);所述中心计算机(101)还包括外部配置文件(108);所述外部配置文件(108)包括数据包配置文件(109)、通信路由配置文件(110);所述数据包配置文件(109)、通信路由配置文件(110)是存储于中心计算机(101)硬磁盘上的文本文件;所述外部配置解析模块(103)解析数据包配置文件(109),在内存中建立通信数据包的结构(以下简称数据包结构)、数据包之间的赋值关系(以下简称赋值关系)、数据包存储区;所述外部配置解析模块(103)还解析通信路由配置文件(110),在内存中建立通信接入端口(以下简称接入端口)、通信发送路由(以下简称发送路由);所述数据接收模块(104)按接入端口接收网络数据,存于数据包存储区;所述数据整合模块(106)按赋值关系对数据包存储区进行赋值操作,达到数据包整合目标;所述数据发送模块(105)按发送路由发送数据包存储区中的数据包;所述数据监控模块(107)按数据包结构显示数据包存储区,用于系统开发时的调试和系统运营时的状态监控;所述数据包配置文件(109)用于定义通信数据包的结构、数据包之间的赋值关系;所述通信路由配置文件(110)用于定义通信接入端口,通信发送路由;所述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和条件如下:a.中心程序(102)的外部配置解析模块(103)解析外部配置文件(108) 的数据包配置文件(109),在内存中建立通信数据包的结构(以下简称数据包结构)、数据包之间的赋值关系(以下简称赋值关系)、数据包存储区;所述外部配置解析模块(103)还解析外部配置文件(108) 的通信路由配置文件(110),在内存中建立通信接入端口(以下简称接入端口)、通信发送路由(以下简称发送路由);b.向中心程序(102)发送数据包,第一计算机(201)、第二计算机(202)、第三计算机(203)分别运行仿真第一程序(301), 第二程序(302), 第三程序(303)中的一个或多个,以UDP协议经网络交换机(204)分别向中心程序(102)发送数据包1,3,5;c.接收数据包,中心程序(102)的数据接收模块(104)按接入端口接收数据包1,3,5存于数据包存储区;d.形成新的数据包,中心程序(102)的数据整合模块(106)按赋值关系对接收到的已存入数据包存储区的数据包1,3,5进行整合,形成新的数据包2,4,6;e.向各计算机发送新的数据,中心程序(102) 的数据发送模块(105)以UDP协议经网络交换机(204),按发送路由分别向第一计算机(201)、第二计算机(202)、第三计算机(203)发送新的数据包2,4,6;f.显示数据包存储区,中心程序(102)的数据监控模块(107),按数据包结构显示数据包存储区,用于系统开发时的调试和系统运营时的状态监控;g.第一计算机(201)、第二计算机(202)、第三计算机(203)之间完成通信;h.继续通信,重复步骤b至步骤g;否则,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维,张志春,吕岩,何昀,李友毅,徐坤,张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军事仿真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