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温器,所述调温器包括设有内腔的阀体,所述内腔中设有热动元件,所述阀体的内腔为通孔,所述阀体内部还开设有至少三个分别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外接接口,所述内腔被密封件隔离成两个独立的空间,两个独立空间分别与两个外接接口连通形成两个相互隔离的流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调温器阀体的内腔为通孔,可以从两端分别加工,加工深度小,便于加工,且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温器,所述调温器包括设有内腔的阀体,所述内腔中设有热动元件,所述阀体的内腔为通孔,所述阀体内部还开设有至少三个分别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外接接口,所述内腔被密封件隔离成两个独立的空间,两个独立空间分别与两个外接接口连通形成两个相互隔离的流道。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阀体的内腔为通孔,可以从两端分别加工,加工深度小,便于加工,且制造成本低。【专利说明】 一种调温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调温器。
技术介绍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各部件之间需要及时补充润滑油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如润滑油润滑性能不够好则会导致汽车使用寿命大大折扣甚至会酿成车祸惨剧。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和其自身的温度有很大的关联,当润滑油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润滑油就会失去润滑性能。润滑油温度一般在正常行驶时是不会过高,当车辆超负荷或在四驱模式设定在雪地行驶或越野时,车辆在液力变矩器过渡打滑状况下行驶,则可能造成变速油温度过高,从而失去润滑性能。现有的变速箱油主要通过调温器和油冷器组成的冷却流路来实现温度调节功能。由于存在变速箱油和冷却液交换的状态,所以调温器必须有两个独立的流道,即变速箱油路和冷却液流路。当变速箱油路的温度上升时,热动元件受热膨胀,推杆开始往冷却液流路方向移动,把冷却液流路的截流元件顶开,让冷却液循环,从而让油和冷却液在油冷器中进行热交换,使得变速箱油路的温度降低。反之,当油温过低时,热动元件内部的蜡开始凝固收缩,从而利用弹力把推杆复位,截流元件处于密封位置,从而冷却液不再循环,变速箱油和冷却液停止热交换。变速箱油路的油在流动过程中与发热的变速箱元器件发生热交换,油温逐渐上升直至推杆将截流元件顶开,如此往复循环。由于现有的调温器的阀体是采用模具制作的塑料阀体,而由于调温器的阀体材质需要耐高低温(_40°C?200°C),所以材质要求比较高,目前普遍采用的是PPS。这样一来调温器的材料成本就很高,且模具复杂制作成本昴贵,从而导致调温器的总体生产成本居闻不下。且现有的调温器与其它组件连接主要通过管道连接,不仅安装麻烦,安装成本高,管道设计极其麻烦,且占用空间较大。而汽车中各种零部件非常多,行驶过程中还会出现颠簸震动。通过管道连接的刚性连接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连接强度高的调温器。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调温器,包括设有内腔的阀体,所述内腔中设有热动元件,所述阀体的内腔为通孔,所述阀体内部还开设有至少三个分别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外接接口,所述内腔被密封件隔离成两个独立的空间,两个独立空间分别与两个外接接口连通形成两个相互隔离的流道。优选地,所述阀体的一个侧壁设有向周边延伸的安装板,所述调温器通过安装板安装在油冷器上,所述安装板所在的侧面设有两个外接接口,所述调温器安装在所述油冷器上时,所述调温器与油冷器之间通过外接接口连通。优选地,所述内腔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腔、第三腔和第四腔,所述第二腔分别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通并形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三腔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所述第四腔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所述第三接口、第三腔、第四腔和第四接口连通形成第二流道,所述密封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中将所述内腔隔离成两个独立空间使得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中的流体相互隔绝。优选地,所述内腔两端的开口分别设有密封固定安装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内腔中设有截流组件和热动元件,所述热动元件本体的外周侧套设有密封元件以隔绝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截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盖压紧接触,所述热动元件与所述第一端盖压紧接触;所述截流组件包括压紧接触的弹性部件和截流元件,所述弹性部件以压缩状态安装在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截流元件之间并彼此压紧接触;所述第三腔和所述第四腔的尺寸不同,两个腔连接处形成台阶状肩部,所述截流元件通过封住所述第三腔和第四腔之间形成的所述肩部来控制所述第二流道的通断。优选地,所述截流元件包括至少两个固定连接并形成阶梯的圆柱: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为内设顶杆腔的柱体;当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时,所述顶杆与所述截流元件压紧连接,当所述第二流道断开时,所述截流元件与所述第三腔和第四腔连接处形成台阶状肩部压紧接触,所述顶杆与所述截流元件之间没有作用力。优选地,所述第一柱体为内设弹性部件安装腔的柱体,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安装腔的底部压紧接触。优选地,所述截流元件还包括半径小于所述第一柱体的第三柱体,所述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柱体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柱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柱体为凸台状柱体,所述第三柱体与所述第一柱体连接的一端半径较小从而使得所述所述第三柱体与所述第一柱体连接的一端外周侧形成一圈凹槽,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凹槽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柱体的外周侧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限位筋。优选地,所述阀体为金属材质阀体,所述为通孔的内腔通过两端加工的方式加工成型。优选地,所述阀体为铝制阀体。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的内腔为两端开口的通孔,可以从两端分别加工,加工深度小,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2)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符合调温器阀体的耐温要求,且材料成本降低,相应的模具费用也大为降低,加工方式的要求也大为降低,制造成本也随之降低;3)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油冷器上,并通过外接接口连通调温器和油冷器,省去了连接管道,且安装方便,连接强度高,能够适应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各种恶劣工况;4)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的截流元件的外周侧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限位筋,限制了截流元件的偏移位置,既节省了截流元件的材料用量,也保证了截流元件的工作性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具体实施方式】的轴侧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具体实施方式】的阀体在图2所示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具体实施方式】在图2所示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具体实施方式】与油冷器连接的轴侧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具体实施方式】与油冷器连接的主视图;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具体实施方式】在图6中所示的B-B方向的剖视图;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具体实施方式】的截流元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轴侧示意图;图9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具体实施方式】的截流元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10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具体实施方式】的截流元件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图9中C-C方向的剖视图;图1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具体实施方式】的截流元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轴侧示意图;图1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具体实施方式】的截流元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1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具体实施方式】的截流元件的第二实施方式在图12中D-D方向的剖视图;图1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具体实施方式】的截流元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轴侧示意图;图1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具体实施方式】的截流元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1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调温器【具体实施方式】的截流元件的第三实施方式在途15中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温器,包括设有内腔的阀体(100),所述内腔中设有热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0)的内腔为通孔,所述阀体(100)内部还开设有至少三个分别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外接接口,所述内腔被密封件隔离成两个独立的空间,两个独立空间分别与不同的外接接口连通形成两个相互隔离的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浩明,尹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