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1343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4 12:04
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包括通过绳索连接的浮标和钢丝套网,钢丝套网底部设有底座,饵料盛放桶固定于钢丝套网内,饵料盛放桶侧面开设有多个饵料洞,饵料盛放桶内放有开设有多个洞的装有冰冻饵料的饵料袋;饵料盛放桶通过钢丝套网上部设有的固定栓;饵料盛放桶的体积与钢丝套网相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能方便水底栖食卵鱼类摄食人工投喂饵料,可节省大量饵料投喂量和提高干扰食卵鱼类摄食中华鲟卵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包括通过绳索连接的浮标和钢丝套网,钢丝套网底部设有底座,饵料盛放桶固定于钢丝套网内,饵料盛放桶侧面开设有多个饵料洞,饵料盛放桶内放有开设有多个洞的装有冰冻饵料的饵料袋;饵料盛放桶通过钢丝套网上部设有的固定栓;饵料盛放桶的体积与钢丝套网相配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能方便水底栖食卵鱼类摄食人工投喂饵料,可节省大量饵料投喂量和提高干扰食卵鱼类摄食中华鲟卵的效率。【专利说明】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生态保护
,尤其是一种深水水底投喂替代饵料干扰食卵鱼类一瓦氏黄颡鱼摄食中华鲟卵的投饵装置。
技术介绍
1981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后,导致中华鲟(Acipmser sinensis)自然繁殖亲鱼缩减,同时中华鲟产卵场缩减至葛洲坝至十里红长约7 km的江段。由于中华鲟产卵亲鱼数量和产卵场缩减,导致中华鲟生态资源量急剧下降,面临濒危状态,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虽然人们通过人工增殖放流的方式维持中华鲟自然生态资源量,但是通过对长江口中华幼鱼资源评估调查表明,人工增殖放流的方式对长江口中华幼鲟的贡献率较低,而对中华鲟物种延续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自然繁殖。自然环境条件下,中华鲟卵粘附在江底洁净的石砾上孵化,孵化时间一般为4-5d,但是在孵化期间90%以上的中华鲟卵未及孵化遭到底栖鱼类摄食如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铜鱼{Coreius guichenot)和圆口铜鱼(f.heterodon),进一步加剧中华鲟自然资源量面临濒危状态。为通过保持中华鲟卵自然繁殖维持中华鲟生态资源量,我们提出通过替代饵料干扰食卵鱼类摄食中华鲟卵的方式保护中华鲟卵。我们研究发现食卵鱼类瓦氏黄颡鱼相比铜鱼、圆口铜鱼容易在实验室暂养环境中容易存活。因此我们的研究主要以瓦氏黄颡鱼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葛洲坝下瓦氏黄颡鱼摄食节律和摄食偏好研究。选择瓦氏黄颡鱼进行研究,主要因为其是杂食性鱼类,摄食饵料包含小鱼虾、蚯蚓、蛆虫和鱼卵等,可通过研究得到替代饵料干扰其摄食中华鲟卵。在瓦氏黄颡鱼摄食偏好研究中,发现蚯蚓可以干扰瓦氏黄颡鱼摄食中华鲟鱼卵。虽然我们发现蚯蚓可以干扰瓦氏黄颡鱼摄食中华鲟卵,但是由于中华鲟产卵场距离葛洲坝很近,受大坝泄洪和发电的影响,中华鲟产卵场的水流比较大。蚯蚓在投喂过程中,由于水流的影响,投到江里会随水流漂流走而达不到江底。为干扰食卵鱼类摄食中华鲟鱼卵,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水底投饵装置,辅助饵料回避水流干扰安全达到江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能方便水底栖食卵鱼类摄食人工投喂饵料,可节省大量饵料投喂量和提高干扰食卵鱼类摄食中华鲟卵的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包括通过绳索连接的浮标和钢丝套网,钢丝套网底部设有底座,饵料盛放桶固定于钢丝套网内,饵料盛放桶侧面开设有多个饵料洞,饵料盛放桶内放有开设有多个洞的装有冰冻饵料的饵料袋。饵料盛放桶通过钢丝套网上部设有的固定栓。固定栓为十字型支架固定拴。饵料盛放桶的体积与钢丝套网相配合。浮标由救生圈和固定在救生圈上的小旗组成。饵料袋上洞的位置与饵料盛放桶侧面上的饵料洞相配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有益效果如下: 1、由于采用装有冰冻饵料的饵料袋,释放饵料的时间长,钢丝套网以及饵料盛放桶可以辅助冰冻饵料在定点投放,不需要考虑在饵料放入江底的过程中由于水流的干扰将饵料漂走。2、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钢丝套网的造价低,适于推广。3、由于饵料释放饵料持续时间长,便于集群的食卵鱼类靠近,为检测替代饵料对食卵鱼类的吸引有一定的帮助,能方便水底栖食卵鱼类摄食人工投喂饵料,投喂相对少的饵料,并且可以得到干扰食卵鱼类摄食中华鲟卵的效果,可节省大量饵料投喂量和提高干扰食卵鱼类摄食中华鲟卵的效率。 4、饵料盛放桶和钢丝套网的间隙不宜过大,正好放进钢丝套网中最好,利于其在放入水底的过程中不在水中漂浮。5、浮标由小旗和救生圈组成,漂浮在水面上标志投饵点,可以做到定点定时连续投饵,并有利于收集和分析可靠的数据。【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通过绳索2连接的浮标I和钢丝套网3,钢丝套网3底部设有底座7,饵料盛放桶5固定于钢丝套网3内,饵料盛放桶5侧面开设有多个饵料洞,饵料盛放桶5内放有开设有多个洞的装有冰冻饵料的饵料袋6。饵料盛放桶5通过钢丝套网3上部设有的固定栓4。固定栓4为十字型支架固定拴。饵料盛放桶5的体积与钢丝套网3相配合。浮标I由救生圈和固定在救生圈上的小旗组成。饵料袋6上洞的位置与饵料盛放桶5侧面上的饵料洞相配合。冰冻饵料8由蚯蚓和水混合要均匀后冰冻制成,而且冰冻的饵料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太短,时间太短饵料在放入水底前会融化随水流漂走,时间太长会对饵料的质量有损,冰冻时间24小时为宜。同时饵料的冰冻点应在江边或通过冰冻车运输,这样可以防止饵料在长时间运输过程中解冻。饵料冰冻好后,将盖好盖子的饵料盛放桶5放置入钢丝套网3中,并用钢丝套网3的固定拴4固定,防止冰冻饵料8在到达水底前被浮出饵料桶外后被水流漂走。本专利技术的安放点应选择在中华鲟卵分布较多的区域如庙咀、夷陵长江大桥江段或防止食卵鱼类进入中华鲟产卵场的区域如宜都、红花套等江段快速的将饵料投放装置释放到江底。饵料的释放速度可以通过调节饵料盛放桶5侧面开设的洞或饵料袋6上的洞调节。由于饵料解冻时间长,饵料的释放速度也比较长,因此在饵料在解冻的时候,会有食卵鱼类闻讯靠近投饵装置,可以再该地方设置渔网捕获食卵鱼类,并可以及时将捕获到的食卵鱼解剖,观察其对替代 饵料的摄食率,并判断其对干扰食卵鱼类摄食中华鲟卵的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包括通过绳索(2)连接的浮标(1)和钢丝套网(3),其特征在于:钢丝套网(3)底部设有底座(7),饵料盛放桶(5)固定于钢丝套网(3)内,饵料盛放桶(5 )侧面开设有多个饵料洞,饵料盛放桶(5 )内放有开设有多个洞的装有冰冻饵料(8 )的饵料袋(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其特征在于:饵料盛放桶(5)通过钢丝套网(3)上部设有的固定栓(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栓(4)为十字型支架固定栓。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其特征在于:饵料盛放桶(5)的体积与钢丝套网(3)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其特征在于:浮标(I)由救生圈和固定在救生圈上的小旗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其特征在于:饵料袋(6)上洞的位置与饵料盛放桶(5)侧面上的饵料洞相配合。【文档编号】A01K61/02GK103828751SQ201210476336【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 【专利技术者】路波, 石小涛, 刘德富, 黄应平, 高勇, 王从锋, 姜伟, 涂志英, 白艳勤, 胡运燊 申请人:三峡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包括通过绳索(2)连接的浮标(1)和钢丝套网(3),其特征在于:钢丝套网(3)底部设有底座(7),饵料盛放桶(5)固定于钢丝套网(3)内,饵料盛放桶(5)侧面开设有多个饵料洞,饵料盛放桶(5)内放有开设有多个洞的装有冰冻饵料(8)的饵料袋(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波石小涛刘德富黄应平高勇王从锋姜伟涂志英白艳勤胡运燊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