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兴海专利>正文

一种水稻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1336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4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作物栽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稻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育秧,得到秧苗;设定多个种植行;其中,在每个种植行中,包括多个由3个种植穴组成并依次排布的种植组;在每个种植组中,3个种植穴为顶点并定位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每相邻的两个种植行中的所有种植组均错开设置;在每个种植穴中,栽种秧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水稻栽培方法,相邻两个种植行中的所有种植组均是错开设置的,这样,即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秧苗被邻近的秧苗阻挡进而不能充分接受光照或通气不畅的缺陷,所有种植组中的秧苗均错开,进而利于通风以及接受充分的光照,使得所有株苗健康生长并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使得水稻的产量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作物栽培领域,特别涉及,包括以下步骤:进行育秧,得到秧苗;设定多个种植行;其中,在每个种植行中,包括多个由3个种植穴组成并依次排布的种植组;在每个种植组中,3个种植穴为顶点并定位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每相邻的两个种植行中的所有种植组均错开设置;在每个种植穴中,栽种秧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水稻栽培方法,相邻两个种植行中的所有种植组均是错开设置的,这样,即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秧苗被邻近的秧苗阻挡进而不能充分接受光照或通气不畅的缺陷,所有种植组中的秧苗均错开,进而利于通风以及接受充分的光照,使得所有株苗健康生长并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使得水稻的产量提高。【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物栽培领域,具体而言,涉及。
技术介绍
水稻是一种在我国广泛种植的直接经济作物,尤其适合在我国东北以及华北地区栽种。在相关技术中,常见的水稻栽培方法都是将育好的秧苗直接插秧,并形成多个相邻的种植行。但是,相关技术中的这种方法种植的水稻,在秧苗生长的过程中,每一个种植行的秧苗,其会阻挡与其相邻的种植行中的秧苗,使得相邻种植行中的秧苗通风不畅或不能充分接受光照,进而使得水稻产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解决上述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包括以下步骤:进行育秧,得到秧苗;设定多个种植行;其中,在每个种植行中,包括多个由3个种植穴组成,并依次排布的种植组;在每个所述种植组`中,3个所述种植穴为顶点并定位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种植行中的所有所述种植组均错开设置;在每个所述种植穴中,栽种所述秧苗。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水稻栽培方法,每个种植行中设定了多个依次排布的种植组,且每个种植组又包括了 3个以其为顶点并定位成等边三角形的种植穴,将育好的秧苗直接插入至种植穴中即可完成栽培工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水稻栽培方法,相邻两个种植行中的所有种植组均是错开设置的,这样,即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秧苗被邻近的秧苗阻挡进而不能充分接受光照或通气不畅的缺陷,所有种植组中的秧苗均错开,进而利于通风以及接受充分的光照,使得所有株苗健康生长并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使得水稻的广量提闻。可选的,在所述进行育秧,得到秧苗的步骤中,具体包括:使用水稻育苗盘进行育苗,得到秧苗。可选的,在所述种植行中,每相邻的两个种植组之间的距离为32-35厘米。可选的,每相邻的两个种植行之间的距离为32-35厘米。可选的,在每个所述种植组中,每相邻的两个种植穴之间的距离为5-7厘米。可选的;在所述在每个所述种植穴中,栽种所述秧苗的步骤中,具体包括:在所述每个种植穴中,栽种5-7株所述秧苗。【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水稻栽培方法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水稻栽培方法中种植行、种植组以及种植穴的位置设定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包括以下步骤,请参考图1:步骤101:进行育秧,得到秧苗;在育秧的过程中,优选每千粒重可达到23克以上,抗性好,分蘖力强的水稻颗粒作为种子进行育秧。步骤102:设定多个种植行;在步骤102中,根据农田的场地情况对其划分并设定种植行,优选的,为了增加光照的时间,每个种植行优选设定为从西南-东北方向的朝向。这样,所有种植行形成斜边,在插秧时,所有的种植组自然就错开,进而使得所有的秧苗能够接受更加充足的光照。对于种植行、种植组以及种植穴的设定,请参考图2,其中,I为种植行;2为种植组;3为种植穴,箭头所述方向为光照方向。`在每个种植行中,包括多个由3个种植穴组成:并依次排布的种植组;在每个所述种植组中,3个所述种植穴为顶点并定位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种植行中的所有所述种植组均错开设置。步骤103:在每个所述种植穴中,栽种所述秧苗;在完成步骤102之后,即可进行栽培操作,具体的,在所有的种植穴中栽种秧苗,并定期施肥直至成熟后进行收割。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水稻栽培方法,每个种植行中设定了多个依次排布的种植组,且每个种植组又包括了 3个以其为顶点并能够定位成等边三角形的种植穴,将育好的秧苗直接插入至种植穴中即可完成栽培工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水稻栽培方法,相邻两个种植行中的所有种植组均是错开设置的,这样,即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秧苗被邻近的秧苗阻挡进而不能充分接受光照或通气不畅的缺陷,所有种植组中的秧苗均错开,进而利于通风以及接受充分的光照,使得所有株苗健康生长并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使得水稻的产量提高。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水稻的栽培方法,其在设定多个种植行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并且便于形成互相错开的种植组:在每相邻的两个种植行的距离、同一个种植行中的种植组之间的距离以及同一种植组中相邻种植穴的距离可以同时或者单独具有以下具体限定:在所述种植行中,每相邻的两个种植组之间的距离为32-35厘米;每相邻的两个种植行之间的距离为32-35厘米;在每个所述种植组中,每相邻的两个种植穴之间的距离为5-7厘米。接下来,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水稻栽培方法得到更好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提供了实施例二,实施例二是实施例一的水稻栽培方法的进一步限定和增加,现做详细的阐述和解释: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水稻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水稻育苗盘进行育苗,得到秧苗;在上述的步骤中,为了提高育秧的成活率以及可操控性,更具体的,使用353孔秧盘进行育秧操作。每一千平方80盘,28240株。2、设定多个种植行;种植行、种植组以及种植穴的设定方式同实施例一的步骤102,在此不作赘述,只是对株距以及行距进行以下更具体的限定:A、在所述种植行中,每相邻的两个种植组之间的距离为32-35厘米;B、每相邻的两个种植行之间的距离为32-35厘米;C、在每个所述种植组中,每相邻的两个种植穴之间的距离为5-7厘米;通过上述的限定之后,每平方米的土地即可种植呈三行三列排布并依次错开的9个种植组,每个种植组又包括3个种植穴。在保证光照以及通风的前提下,充分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3、在每个所述种`植穴中,栽种所述秧苗;具体的,在每个种植穴中栽种5-7株秧苗。在上述的操作完成之后,具体可进行以下田间施肥管理:常年浅水管理,在分蘖末期晒一次田,出穗前5天晒一次田;7月20号到25号,温度低17摄氏度,深水管理5到7天,水深4寸到6寸,保胎护苗。平衡施肥,正常氮肥每大亩1000平方33个氮量(100斤尿素含46个氮量),水稻柯杈末期,每亩追施二胺20斤、硫酸钾10斤,保持秧苗的营养均衡。做好田间五防,防止草害、虫害、稻瘟病、叶枯病以及纹枯病。通过具体的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对上述栽培方法,每大亩(1000平方米)水稻的产量可达到2600斤,而通过现有技术中常规方法种植的水稻,其每亩产量仅为1500-1800斤。因此,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水稻栽培方法,其有效的提高的水稻的产量。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进行育秧,得到秧苗;设定多个种植行;其中,在每个种植行中,包括多个由3个种植穴组成并依次排布的种植组;在每个所述种植组中,以3个所述种植穴为顶点并定位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种植行中的所有所述种植组均错开设置;在每个所述种植穴中,栽种所述秧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海
申请(专利权)人:张兴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