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导光及散热的自行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1044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2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导光及散热的自行车灯,其包含底座、前罩、上盖、反射罩、发光元件、散热模组及导光管,底座与前罩结合,上盖设于前罩上部,散热模组连通底座外部。底座内部有电池室、容置空间及孔洞,反射罩设于容置空间内,发光元件及导光管设于底座内,导光管含本体、入光端及出光端,入光端连接本体的后管及发光元件,出光端连接本体的前管并朝向反射罩,后管具有第一侧光区及第二侧光区,发光元件所发射的光线可通过导光管反射至反射罩处,并经由反射罩反射后,通过前罩折射出自行车灯外,借此导光管可便于安排发光元件的设置位置,再加上发光元件可连接连通于底座外部的散热模组,因此可增进整体发光元件的散热效率,强化散热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导光及散热的自行车灯,其包含底座、前罩、上盖、反射罩、发光元件、散热模组及导光管,底座与前罩结合,上盖设于前罩上部,散热模组连通底座外部。底座内部有电池室、容置空间及孔洞,反射罩设于容置空间内,发光元件及导光管设于底座内,导光管含本体、入光端及出光端,入光端连接本体的后管及发光元件,出光端连接本体的前管并朝向反射罩,后管具有第一侧光区及第二侧光区,发光元件所发射的光线可通过导光管反射至反射罩处,并经由反射罩反射后,通过前罩折射出自行车灯外,借此导光管可便于安排发光元件的设置位置,再加上发光元件可连接连通于底座外部的散热模组,因此可增进整体发光元件的散热效率,强化散热效果。【专利说明】具导光及散热的自行车灯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自行车灯,尤指一种具导光及散热的自行车灯。
技术介绍
一般现有的自行车灯具有一车灯外壳,车灯外壳内部依序组装有一灯罩、一发光模组及一提供电力的电池室,而目前因为发光二极体(LED)具有耗电量小、寿命长、反应速度快、体积小及亮度高等优点,因此业界大量采用发光二极体作为发光模组内的发光元件。对于现有的发光二极体效能水平而言,输入电能的70%~80%会转变成为无法借助辐射释放的热能,再加上发光二极体尺寸很小,热能容易累积于晶片处造成温度升高,导致发光二极体磊晶光衰甚至毁损,因此,传统的发光模组中,除了控制发光二极体的电路板外,会另行增设散热鳍片,以将发光二极体所产生的热能向外导出。然而,现有的自行车灯由于配光及配电上的需求,大多将发光模组设于灯罩及电池室间,因此受到安装空间的限制,散热鳍片只能环设于发光模组周围及灯罩与电池室间,待车灯外壳组装完毕后,散热鳍片被封闭于车灯外壳内通风不良处,导致散热鳍片排出的热量无法排散到外界,无法以热对流散热,导致现有车灯的散热效能不彰。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具导光及散热的自行车灯,其可改善现有自行车灯因外壳封闭,以至于发光元件散热效能不彰而导致毁损的缺点。为达前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主要技术方案是:—种具导光及散热的自行车灯,其包含:一个底座,其内部具有一个电池室、一个容置空间及一个孔洞,其中,该容置空间位于该底座前端,该 孔洞位于该底座底部;—个前罩,其结合于该底座,为透明状,包含一个前部及一个上部;一个上盖,其设于该前罩上部;一个反射罩,其设于该容置空间内;一个发光元件,其设于该底座内,并电连接于该电池室;一个散热模组,其包含一个基板及一个散热鳍片,其中,该散热鳍片位于该基板下端,该基板上连接该发光元件,该基板外径大于该孔洞内径,该散热鳍片穿过该孔洞连通于该底座外部;以及一个导光管,其为透光实心柱体,设于该底座内,包含一个本体、一个入光端及一个出光端,其中,该本体具有一个前管及一个后管,该入光端连接该后管并连接该发光元件,该出光端连接该前管并朝向于该反射罩设置,而该后管具有一个第一侧光区及一个第二侧光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具导光及散热的自行车灯,其包含:一个底座、一个前罩、一个上盖及一个散热模组,底座与前罩结合,上盖设于前罩上部,而散热模组连通于底座外部。底座内部具有一个电池室、一个容置空间、一个发光元件及一个导光管,其中,发光元件电连接电池室,并连接散热模组,导光管具有一个第一侧光区及一个第二侧光区,容置空间内具有一个反射罩,而发光元件所发射的光线可通过导光管反射至反射罩处,并经由反射罩反射后,通过前罩前部折射出自行车灯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借助上述,本技术达成功效之一,是可借助本技术内的导光管安排发光元件的设置位置,且发光元件可连接连通于底座外部的散热模组,因此,整体发光元件散热效能极佳,可改善现有自行车灯因车灯外壳封闭导致发光元件散热效能不彰的问题。借助上述,本技术达成功效之二,是借助导光管的作用,使原本往四周散射的发光元件光源,经过导光管反射传导后,形成收敛的光束照射于反射罩,可有效提高自行车灯的光耦合率。借助上述,本技术达成功效之三,是借助导光管具有第一侧光区及第二侧光区,使得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除了从前罩前部,亦可从前罩上部的两侧边折射出自行车灯外,因此,整体自行车灯照明亮度可提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的3-3剖面线暨箭头方向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 新型导光管的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导光管的侧光面的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自行车灯照明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图8是本技术的又另一实施例。【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自行车灯100 底座10电池室11 容置空间12孔洞13前罩20前部21上部22矩形孔洞23上盖30长条孔洞24开关31散热模组40散热鳍片42基板41反射罩50反射面51出光面52发光元件60导光管70本体71入光端72出光端73前管74后管75第一侧光区76第二侧光区77 凹痕78。【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说明本技术于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兹以具体实施例表达。实施例中各种不同物件是按适于列举说明的比例,而非按实际元件的比例予以绘制,合先叙明。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导光及散热的自行车灯100,其包含一底座10、一前罩20、一上盖30、一散热模组40、一反射罩50、一发光兀件60及一导光管70。底座10,其内部具有一电池室11、一容置空间12及一孔洞13,其中,容置空间12位于底座10前端,孔洞13位于底座10底部,电池室11设于容置空间12及孔洞13之间,而电池室11装设供电的蓄电池等电源。前罩20,其结合于底座10,为透明状L型,包含一前部21及一上部22,其中,上部22具有一矩形孔洞23及一长条孔洞24,长条孔洞24位于上部22前并连接矩形孔洞23,而矩形孔洞23对应于底部10内的电池室11与孔洞13。上盖30,其设于前罩20的上部22,并具有一开关31可控制发光元件60启闭及发光模式。散热模组40,其包含一基板41及一散热鳍片42,其中,散热鳍片42位于基板41下端,基板41外径大于孔洞 13内径,可使散热鳍片42穿过孔洞13连通于底座10外部。 反射罩50,其是一全反射件,位于容置空间12内,反射罩50远离前罩20处设有一反射面51,靠近前罩20处有一出光面52,而反射面51的曲率大于出光面52。发光元件60,其可为一发光二极体,电连接电池室11,且位于散热模组40的基板41上,并设于底座10内。导光管70,其设于底座10内,为透光实心柱体,且为一光纤或一全反射管件。导光管70其包含一本体71、一入光端72及一出光端73,其中,本体71具有一前管74及一后管75,前管74为长条状,后管75为矩形状,其形状对应于前罩20上部22的长条孔洞24及矩形孔洞23,而入光端72连接后管75并连接发光元件60,出光端73呈L型,连接前管74并朝向于反射罩50设置,例如导光管70可自反射面51的一侧绕经反射罩50的侧边,使出光端73由出光面52朝向反射面51设置。以上即为本技术的结构及形状概述,并将本技术的动作原理及使用方法陈述如下:请参阅图4及图6所示,使用者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导光及散热的自行车灯,其特征是包含:一个底座,其内部具有一个电池室、一个容置空间及一个孔洞,其中,该容置空间位于该底座前端,该孔洞位于该底座底部;一个前罩,其结合于该底座,为透明状,包含一个前部及一个上部;一个上盖,其设于该前罩上部;一个反射罩,其设于该容置空间内;一个发光元件,其设于该底座内,并电连接于该电池室;一个散热模组,其包含一个基板及一个散热鳍片,其中,该散热鳍片位于该基板下端,该基板上连接该发光元件,该基板外径大于该孔洞内径,该散热鳍片穿过该孔洞连通于该底座外部;以及一个导光管,其为透光实心柱体,设于该底座内,包含一个本体、一个入光端及一个出光端,其中,该本体具有一个前管及一个后管,该入光端连接该后管并连接该发光元件,该出光端连接该前管并朝向于该反射罩设置,而该后管具有一个第一侧光区及一个第二侧光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嵩哲苏文宾
申请(专利权)人:成贯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