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机主缸下腔安全保护系统,包括第一插装阀和第二插装阀,第二插装阀的入口与下腔安全模块的入口通过内部通道连通,第二插装阀的出口与第一插装阀的入口相连,第一插装阀出口的内部通道上旁通连接有第一溢流阀,第一溢流阀的出口与油箱连接;内部通道还分别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与第一插装阀和第二插装阀的液控口相连;第一插装阀和第二插装阀的入口管路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分别提供给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可以有效防止主缸下腔油路超高压,保护主缸安全,默认状态可阻止运动件的下滑,打开后回油阻力小,滑块快下速度快。(*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机主缸下腔安全保护系统,包括第一插装阀和第二插装阀,第二插装阀的入口与下腔安全模块的入口通过内部通道连通,第二插装阀的出口与第一插装阀的入口相连,第一插装阀出口的内部通道上旁通连接有第一溢流阀,第一溢流阀的出口与油箱连接;内部通道还分别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与第一插装阀和第二插装阀的液控口相连;第一插装阀和第二插装阀的入口管路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分别提供给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可以有效防止主缸下腔油路超高压,保护主缸安全,默认状态可阻止运动件的下滑,打开后回油阻力小,滑块快下速度快。【专利说明】一种液压机主缸下腔安全保护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机,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机主缸下腔安全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高速高精度液压机一般采用全钢板焊接整体式结构机身体,包括上横梁、立柱、工作台和滑块,上横梁、立柱、滑块形成封闭的机身体。立柱上设有垂直的导轨结构,滑块位于上横梁和工作台之间,主缸固定在上横梁的中心孔内,主缸活塞杆下端用锁母或螺钉与滑块上端相连接,滑块在主缸的驱动下可沿立柱导轨上下移动。主缸缸底开有大孔,安装有通油能力大的充液压阀。主缸活塞将主缸液压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向上腔泵油将推动活塞下行,同时带动滑块下行,下腔向油箱回油;向下腔泵油将推动活塞上行,同时带动滑块回程上行,上腔经充液阀向油箱回油;上腔和下腔都停止供油或回油,滑块处于停止或保压状态。传统的液压机采用柱塞泵向上腔供油,柱塞泵采用感应电动机驱动,电机速度恒定,柱塞泵的流量恒定,速度不可无级调整,不能满足特定工艺的需要。液压机滑块的定压精度和定程精度较低,一般由模具结构保证。滑块快下时,主缸下腔的油液经插装阀回油箱,滑块快下速度由运动件自重,密封件阻力,活塞杆直径,主缸下腔回油阻力等多种因素决定,不能准确计算,只能通过实践和结构参数进行估算,误差较大。传统液压机在怠速状态下电机任然转动,柱塞泵输出的液压油经插装阀回油箱,根据不同的工作节拍,这部分空运转约需要消耗总功率的30%。当主缸下腔油路由于卡阀等故障被阻塞时,下腔产生高于上腔数倍的液压压力,其倍数等于主缸缸体内圆柱面截面积与活塞杆环形面积之比,如此高的液体压力会造成缸筒的塑性变形,永久损坏,密封件功能失效,密封间隙增加,在超高压作用下,甚至会将密封圈冲出缸体外部,造成人身伤害;对于允许弹性变形量小的铸造结构的液压机上横梁,主缸体过大的膨胀变形会撑裂上横梁,而采用允许弹性变形量大的钢板焊接结构的上横梁,会造成主缸体卡死在上横梁内孔内而不可拆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液压机主缸下腔安全保护系统,默认状态可阻止运动件的下滑,打开后回油阻力小,滑块快下速度快。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液压机主缸下腔安全保护系统,包括第一插装阀Cl和第二插装阀C2,第二插装阀C2的入口与下腔安全模块CFl的入口 P通过内部通道连通,第二插装阀C2的出口与第一插装阀Cl的入口相连,第一插装阀Cl的出口与下腔安全模块CFl的出口 Pl通过内部通道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使用中,下腔安全模块CFl的出口 Pl与主缸下腔相连,下腔安全模块CFl的入口 P与下腔齿轮泵相连,第一插装阀Cl和第二插装阀C2为大通径插装阀,两者相串联可以起到双级安全保护的作用,默认状态如系统停机或怠速状态下,第一插装阀Cl和第二插装阀C2为关闭,主缸下腔由于运动件自重产生的液压力油路被第一插装阀Cl和第二插装阀C2封闭,从而阻止了运动件的下滑,对运动件形成液压支撑;主缸快下、工进、回程时第一插装阀Cl和第二插装阀C2开启,主缸下腔油路接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插装阀Cl的出口与下腔安全模块CFl的出口之间的内部通道上旁通连接有第一溢流阀F1,第一溢流阀Fl的出口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下腔油管还分别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YVl和第二电磁换向阀YV2与第一插装阀Cl和第二插装阀C2的液控口相连;第一插装阀Cl和第二插装阀C2的入口管路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El和第二压力传感器E2,第一压力传感器El和第二压力传感器E2的信号分别提供给第一电磁换向阀YVl和第二电磁换向阀YTZ。第一溢流阀Fl起到旁路安全阀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主缸下腔油路超高压,当主缸下腔压力超过第一溢流阀Fl的设定压力时,第一溢流阀Fl开启溢流回油箱,保护主缸安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液压机主缸下腔安全保护系统的液压原理图。图中:CF1.下腔安全模块;C1.第一插装阀;C2.第二插装阀;E1.第一压力传感器;E2.第二压力传感器;Fl.第一溢流阀;YVl.第一电磁换向阀;YV2.第二电磁换向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液压机主缸下腔安全保护系统,包括第一插装阀Cl和第二插装阀C2,第二插装阀C2的入口与下腔安全模块CFl的入口 P通过内部通道连通,第二插装阀C2的出口与第一插装阀Cl的入口相连,第一插装阀Cl的出口与下腔安全模块CFl的出口 Pl通过内部通道连通。第一插装阀Cl的出口与下腔安全模块CFl的出口之间的内部通道上旁通连接有第一溢流阀F1,第一溢流阀Fl的出口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下腔油管还分别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YVl和第二电磁换向阀YV2与第一插装阀Cl和第二插装阀C2的液控口相连;第一插装阀Cl和第二插装阀C2的入口管路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El和第二压力传感器E2,第一压力传感器El和第二压力传感器E2的信号分别提供给第一电磁换向阀YVl和第二电磁换向阀YV2。使用中,下腔安全模块CFl的出口 Pl与主缸下腔相连,下腔安全模块CFl的入口P与下腔齿轮泵相连,第一插装阀Cl和第二插装阀C2为大通径插装阀,两者相串联可以起到双级安全保护的作用,默认状态如系统停机或怠速状态下,第一插装阀Cl和第二插装阀C2为关闭,主缸下腔由于运动件自重产生的液压力油路被第一插装阀Cl和第二插装阀C2封闭,从而阻止了运动件的下滑,对运动件形成液压支撑;主缸快下、工进、回程时第一插装阀Cl和第二插装阀C2开启,主缸下腔油路接通。第一溢流阀Fl起到旁路安全阀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主缸下腔油路超高压,当主缸下腔压力超过第一溢流阀Fl的设定压力时,第一溢流阀Fl开启溢流回油箱,保护主缸安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机主缸下腔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装阀(Cl)和第二插装阀(C2),第二插装阀(C2)的入口与下腔安全模块(CFl)的入口(P)通过内部通道连通,第二插装阀(C2)的出口与第一插装阀(Cl)的入口相连,第一插装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机主缸下腔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装阀(C1)和第二插装阀(C2),第二插装阀(C2)的入口与下腔安全模块(CF1)的入口(P)通过内部通道连通,第二插装阀(C2)的出口与第一插装阀(C1)的入口相连,第一插装阀(C1)的出口与下腔安全模块(CF1)的出口(P1)通过内部通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卫明,何小庆,徐东晓,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力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