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身的边梁内板组件及具有它的车身。所述用于车身的边梁内板组件包括:第一边梁内板,所述第一边梁内板沿上下方向延伸;辊压成型的第二边梁内板,所述第二边梁内板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边梁内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边梁内板的下端相连;以及第三边梁内板,所述第三边梁内板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边梁内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边梁内板的后端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身的边梁内板组件,在所述车身受到碰撞时,所述第二边梁内板的前端溃缩变形小,从而有效地保护了乘车人员的安全性,并且这样的结构在未增加所述车身重量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所述车身的抗碰撞强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身的边梁内板组件及具有它的车身。所述用于车身的边梁内板组件包括:第一边梁内板,所述第一边梁内板沿上下方向延伸;辊压成型的第二边梁内板,所述第二边梁内板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边梁内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边梁内板的下端相连;以及第三边梁内板,所述第三边梁内板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边梁内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边梁内板的后端相连。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身的边梁内板组件,在所述车身受到碰撞时,所述第二边梁内板的前端溃缩变形小,从而有效地保护了乘车人员的安全性,并且这样的结构在未增加所述车身重量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所述车身的抗碰撞强度。【专利说明】用于车身的边梁内板组件及具有它的车身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身的边梁内板组件及具有该边梁内板组件的车身。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对车身安全性能的要求逐渐提高。相关技术中,边梁内板组件的前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变形量较大,容易对乘车人员造成伤害,存在改进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抗碰撞性能高的用于车身的边梁内板组件。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该用于车身的边梁内板组件的车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车身的边梁内板组件。所述用于车身的边梁内板组件包括:第一边梁内板,所述第一边梁内板沿上下方向延伸;辊压成型的第二边梁内板,所述第二边梁内板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边梁内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边梁内板的下端相连;以及第三边梁内板,所述第三边梁内板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边梁内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边梁内板的后端相连。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身的边梁内板组件,由于所述第二边梁内板采用辊压成型,且所述第一边梁内板向下延伸,所述第二边梁内板向前延伸并与所述第一边梁内板相连,同时使所述第二边梁内板向后延伸与所述第三边梁内板相连,在所述车身受到碰撞时,所述第二边梁内板的前端溃缩变形小,从而有效地保护了乘车人员的安全性。同时,这样的结构在未增加所述车身重量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所述车身的抗碰撞强度。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的用于车身的边梁内板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所述第一边梁内板为A柱下内板,所述第三边梁内板为后门槛内板,从而进一步降低所述用于车身的边梁内板组件的制造成本。所述第二边梁内板为“几”字形或“回”字形,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二边梁内板的结构强度。所述第二边梁内板包括依次相连的多段,每相邻两段之间通过圆弧过渡。由此可以减少应力集中,使所述第二边梁内板的结构更合理。所述多段包括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上段的下沿与所述中段相连且从所述中段向上延伸,所述下段的上沿与所述中段相连且从所述中段向下延伸。所述中段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中段的底壁上形成有加强筋。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二边梁内板的结构强度,有利于提高所述第二边梁内板的抗碰撞变形能力。所述中段的临近所述上段的侧壁与所述上段之间的夹角为90度-100度,所述中段的临近所述下段的侧壁与所述下段之间的夹角为90度-100度,所述中段的底壁与所述中段的临近所述上段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95度-110度。所述第二边梁内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边梁内板的下端焊接相连,所述第三边梁内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边梁内板的后端焊接相连。所述第二边梁内板的前端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边梁内板的下端的一部分重叠。这样,可以使所述第二边梁内板与所述第一边梁内板的连接更牢固,进一步提高所述边梁内板组件的抗碰撞强度,提升所述车身的安全性能。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车身。所述车身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车身的边梁内板组件。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在边梁内板组件处的局部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在边梁内板组件处的左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第二边梁内板与第三边梁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沿A-A线的断面图。附图标记说明:车身1、边梁内板组件10、第一边梁内板11、第二边梁内板12、上段121、中段122、加强筋1221、下段123、第三边梁内板13、后轮罩内板20、中段的临近上段的侧壁与上段之间的夹角α、中段的临近下段的侧壁与下段之间的夹角β、中段的底壁与中段的临近上段的侧壁之间的夹角Y【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照图1-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身I的边梁内板组件10。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身I的边梁内板组件10包括:第一边梁内板11、辊压成型的第二边梁内板12和第三边梁内板13。第一边梁内板11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边梁内板12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第二边梁内板12的前端与第一边梁内板11的下端相连。第三边梁内板13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第三边梁内板13的前端与第二边梁内板12的后端相连。第三边梁内板13的后端可以与后轮罩内板20相连。例如,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边梁内板12的前端与第一边梁内板11的下端可以焊接相连,第三边梁内板13的前端与第二边梁内板12的后端可以焊接相连,第三边梁内板13的后端可以与后轮罩内板20焊接相连。更具体地,第二边梁内板12的前端与第一边梁内板11的下端可以点焊相连,第三边梁内板13的前端与第二边梁内板12的后端可以点焊相连,第三边梁内板13的后端可以与后轮罩内板20点焊相连。本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的以下认识作出的:相关技术中,第二边梁内板采用料厚为1.2毫米的板冲压成型,且第二边梁内板与第一边梁内板的搭接处以及第二边梁内板与第三边梁内板的搭接处结构复杂,在CAE碰撞分析中,第二边梁内板的前端发生溃缩变形,最大变形量达到48.6毫米,严重影响乘车人员安全性。而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二边梁内板12可以辊压成型,例如第二边梁内板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身的边梁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边梁内板,所述第一边梁内板沿上下方向延伸;辊压成型的第二边梁内板,所述第二边梁内板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边梁内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边梁内板的下端相连;以及第三边梁内板,所述第三边梁内板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边梁内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边梁内板的后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勤涛,许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