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转臂式轴箱定位节点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05118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31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转臂式轴箱定位节点组装装置,包括轴箱体、定位节点、压盖及螺栓,还包括一个压装平台、第一顶紧装置和第二顶紧装置,所述轴箱体、定位节点、第一顶紧装置和第二顶紧装置固定在所述压装平台上,所述第一顶紧装置从一侧顶紧所述压盖使其与所述轴箱体的端部压紧,所述第二顶紧装置顶紧所述轴箱体为所述轴箱体压紧到所述定位节点上时提供反压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方便,通用性强,有效降低了动车组转臂式轴箱定位节点组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同时保证了组装质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转臂式轴箱定位节点组装装置,包括轴箱体、定位节点、压盖及螺栓,还包括一个压装平台、第一顶紧装置和第二顶紧装置,所述轴箱体、定位节点、第一顶紧装置和第二顶紧装置固定在所述压装平台上,所述第一顶紧装置从一侧顶紧所述压盖使其与所述轴箱体的端部压紧,所述第二顶紧装置顶紧所述轴箱体为所述轴箱体压紧到所述定位节点上时提供反压力。本技术操作简单方便,通用性强,有效降低了动车组转臂式轴箱定位节点组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同时保证了组装质量。【专利说明】一种轨道车辆转臂式轴箱定位节点组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轴箱与构架的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转臂式轴箱定位节点组装装置,属于轨道交通

技术介绍
在动车组上,采用一种新型转臂式轴箱,该转臂式轴箱的一端通过橡胶定位节点与构架上的转臂座连接,通过该橡胶定位节点,轴箱体实现了横向、垂向及周向的缓冲及位移。如图1所示,定位节点I通过压盖2及四个螺栓3安装到轴箱体4上,定位节点I安装过程中,螺栓3需要克服约2000N的反弹力,如果采用手工作业,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由于定位节点I为橡胶材质,具有弹性特点,所以无法保证固定压盖2的四个螺栓3紧固力相近,容易造成定位节点I安装不到位,导致定位节点I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有效克服定位节点的反弹力,保证定位节点安装到位的轨道车辆转臂式轴箱定位节点组装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车辆转臂式轴箱定位节点组装装置,包括轴箱体、定位节点、压盖及螺栓,还包括一个压装平台、第一顶紧装置和第二顶紧装置,所述轴箱体、定位节点、第一顶紧装置和第二顶紧装置固定在所述压装平台上,所述第一顶紧装置从一侧顶紧所述压盖使其与所述轴箱体的端部压紧,所述第二顶紧装置顶紧所述轴箱体为所述轴箱体压紧到所述定位节点上时提供反压力。进一步,所述第一顶紧装置包括第一液压千斤顶、第一压紧套及千斤顶支撑座,所述第一液压千斤顶通过管路与液压泵连接,所述第一液压千斤顶固定在所述千斤顶支撑座上,所述千斤顶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压装平台上,所述第一压紧套安装在所述第一液压千斤顶的伸缩端端部。进一步,所述第一压紧套具有内凹的弧面,压紧时与所述压盖的外圆弧面密贴接触。进一步,所述第二顶紧装置包括第二液压千斤顶、第二压紧套、承压梁及承压梁支撑座,所述第二液压千斤顶通过管路与液压泵连接,所述第二液压千斤顶固定在所述承压梁上,所述承压梁固定在所述承压梁支撑座上,所述承压梁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压装平台上,所述第二压紧套安装在所述第二液压千斤顶的伸缩端端部。进一步,所述第二压紧套具有凸出的弧面,压紧时与轴箱体的内孔圆弧面密贴接触。进一步,在所述压装平台上还设置有一高度调节装置,所述轴箱体的转臂固定在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上。进一步,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基座、与所述基座螺纹连接的伸缩调整杆及安装在所述伸缩调整杆顶端的顶盖。进一步,所述定位节点通过节点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压装平台上,所述定位节点与所述节点支撑座之间通过定位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节点支承座具有与所述定位节点密贴的侧面,所述侧面为具有锥度的斜面。进一步,所述斜面的锥度为1:10。综上内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转臂式轴箱定位节点组装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I)通过在两个方向上的压紧,可以有效克服定位节点的反弹力,保证定位节点安装到位。(2)操作简单方便,有效降低了动车组转臂式轴箱定位节点组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同时保证了组装质量。(3)通过调整各支撑装置、承压梁等部件的位置及尺寸,该装置可满足相同结构、不同尺寸的高速动车组、城际车、地铁转臂式轴箱定位节点组装要求,通用性强。【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轴箱定位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组装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向视图;图4是本技术压装平台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高度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顶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一压紧套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第二顶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承压梁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B-B剖视图;图12是本技术第二压紧套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C-C剖视图。如图1至图13所示,定位节点1,压盖2,螺栓3,轴箱体4,压装平台5,第一顶紧装置6,第二顶紧装置7,第一液压千斤顶8,第一压紧套9,千斤顶支撑座10,管路11,液压泵12,第二液压千斤顶13,第二压紧套14,承压梁15,承压梁支撑座16,管路17,内螺纹孔18,销孔19,插销20,内螺纹孔21,高度调节装置22,基座23,伸缩调整杆24,顶盖25,节点支撑座26,定位螺栓27,侧面28,转臂2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转臂式轴箱定位节点组装装置,包括定位节点1,压盖2,螺栓3及轴箱体4,定位节点I通过压盖2及四个螺栓3安装到轴箱体4的端部上。该组装装置用于完成定位节点1,压盖2,螺栓3及轴箱体4的组装。如图2和图3所示,组装装置包括一个压装平台5、第一顶紧装置6和第二顶紧装置7,轴箱体4、定位节点1、第一顶紧装置6和第二顶紧装置7均固定在压装平台5上。第一顶紧装置6从一侧顶紧压盖2使其与轴箱体4的端部压紧,第二顶紧装置7顶紧轴箱体4为轴箱体4压紧到定位节点I上时提供反压力,这样可以有效克服在安装压盖2时定位节点I的反弹力,保证定位节点I安装到位。其中,如图2、图3和图6所示,第一顶紧装置6包括第一液压千斤顶8、第一压紧套9及千斤顶支撑座10,第一液压千斤顶8通过管路11与液压泵12连接,第一液压千斤顶8通过螺栓固定在千斤顶支撑座10上,千斤顶支撑座10还用以承受第一液压千斤顶8的反压力。第一压紧套9安装在第一液压千斤顶8的伸缩端端部,第一液压千斤顶8的伸缩端在液压泵12的作用下沿左右方向移动,用于从一侧顶紧压盖2,将压盖2压紧到定位节点I上。第一压紧套9具有内凹的弧面,压紧时内凹的弧面与压盖2的外圆弧面密贴接触,也避免压紧时第一压紧套9损坏压盖2的表面。如图8和图9所示,在第一压紧套9上开有内螺纹孔18,第一液压千斤顶8的端部与第一压紧套9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拆卸和安装。如图4所示,千斤顶支撑座10焊接固定在压装平台5上。如图2、图3和图9所示,第二顶紧装置7包括第二液压千斤顶13、第二压紧套14、承压梁15及承压梁支撑座16,第二液压千斤顶13通过管路17同样与液压泵12连接,第二液压千斤顶13固定在承压梁15上,第二压紧套14安装在第二液压千斤顶13的伸缩端端部,第二液压千斤顶13的伸缩端在液压泵12的作用下沿左右方向移动,用于从一侧顶紧轴箱体4,将轴箱体4压紧到定位节点I上,并为轴箱体4提供反压力,以克服橡胶定位节点I的弹力,进而将轴箱体4及压盖2压紧到定位节点I上,使轴箱体4与压盖5端面密贴,方便螺栓3安装和紧固,减轻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如图9所示,第二压紧套14具有凸出的弧面,压紧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车辆转臂式轴箱定位节点组装装置,包括轴箱体、定位节点、压盖及螺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压装平台、第一顶紧装置和第二顶紧装置,所述轴箱体、定位节点、第一顶紧装置和第二顶紧装置固定在所述压装平台上,所述第一顶紧装置从一侧顶紧所述压盖使其与所述轴箱体的端部压紧,所述第二顶紧装置顶紧所述轴箱体为所述轴箱体压紧到所述定位节点上时提供反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彬王必红张峰马自立邵松涛徐峰孙道永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