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网板、印刷工艺与改善侧底比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0354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印刷网板,主要由多个印墨单元所构成。其中,每一印墨单元由主体部以及凸出部所构成,且主体部具有流墨孔,而凸出部则从主体部往流墨孔延伸。利用此印刷网板进行等离子显示器之荧光材料层的印刷工艺,能够改善荧光材料层在等离子显示器之放电室底部膜厚不均的问题,还可以改善等离子显示器之荧光材料层的侧底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印刷网板以及使用此印刷网板的印刷工艺,且特别是关于一种能够改善等离子显示器之荧光材料层的侧底比之方法以及所使用之印刷网板的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促使信息、通信和网络技术及其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用于呈现各种文字、数据、图案和动态图像的显示器成为不可或缺的必要零件。其中,等离子显示器以其大尺寸、自发光、无视角依存、轻薄以及全彩色等优点而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可望成为下一代的平面显示器之主流。图1为一种公知的等离子显示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请参照图1,等离子显示器100主要是由前基板(frontsubstrate)110、放电气体(图中未表示出)以及后基板(rearsubstrate)120所构成。其中,前基板110主要是由基板10、X电极以及Y电极所构成,且X电极与Y电极设置于基板10上,并覆盖有介电层11与保护层12。后基板120则由基板20、寻址电极(address electrode)15、介电层17、障壁(rib)30以及荧光材料层21所构成。其中,障壁30将基板20划分为多个格状放电室13,而等离子显示器100中的放电气体即设置在这些放电室13中。承上所述,荧光材料层21设置在障壁30之侧壁以及介电层17上。当以X电极、Y电极及寻址电极15提供驱动电压时,放电室13中的放电气体会转变为等离子体并且发出紫外光,而紫外光照射至荧光材料层21后则会激发荧光材料层21,使其发出可见光,进而使等离子显示器100显示出图像。由此可知,荧光材料层21在障壁30之侧壁以及介电层17上的膜厚及涂布面积将会影响等离子显示器的发光效率。图2为公知的将荧光材料层填入放电室中之印刷工艺的剖面示意图,而图3则为图2之印刷工艺中所使用的印刷网板之上视图。在进行荧光材料层21之印刷工艺时,必须使用与放电室之形状相对应的印刷网板。以图1所示之等离子显示器100为例,若欲将荧光材料填入格状的放电室13之中,则必须使用同为格状的印刷网板300,如图3所示。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3,在形成荧光材料层的工艺中,首先需将印刷网板300设置于障壁30的上方,以使每一流墨孔302均对应至放电室13。然后再将荧光材料之墨液202涂布在印刷网板300上,并利用刮刀200刮抹荧光材料之墨液202,使其通过印刷网板300的流墨孔302流入放电室13之中。之后再进行烘烤工艺,以于障壁30的侧壁以及基板20上形成图1所示之荧光材料层21。然而,请继续参照图2,当荧光材料之墨液202经由印刷网板300之流墨孔302流入放电室13之中时,墨液202先接触到障壁30的侧壁,再逐渐往放电室13的底部流动,因而使放电室13之底部的气体310无法顺利排出而被包覆在荧光材料层之中。所以,在烘烤工艺后,放电室13之底部的荧光材料层21会产生膜厚不均的问题,因而具有较差的侧底比(也就是放电室13底部之荧光材料层21与放电室13侧壁上之荧光材料层21的膜厚比),进而导致等离子显示器100的发光效率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印刷网板,以便于在印刷工艺中有效地改善膜厚均匀性。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印刷工艺,以形成具有较佳之膜厚均匀性的膜层。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改善侧底比的方法,以使等离子显示器之放电室中的荧光材料层具有较佳之膜厚均匀性,进而使等离子显示器具有较佳的发光效率。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印刷网板,适用于等离子显示器之荧光材料层印刷工艺。此印刷网板由多个印墨单元所构成,且每一印墨单元包括主体部以及凸出部。其中,每一主体部均具有一流墨孔,而凸出部则从主体部而往流墨孔延伸。依照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所述,每一印墨单元中的凸出部例如是包括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而这些流墨孔的形状例如是矩形,且在每一印墨单元中,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例如是分别连接于此矩形流墨孔的两个相邻侧缘,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例如是分别连接于此矩形流墨孔的两个相对侧缘。另外,流墨孔的形状也可以是长方形,而上述之相对侧缘例如是长方形流墨孔的两条短边。其中,每一印墨单元中的第一凸出部例如是对称于第二凸出部,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凸出部也可以是不对称于第二凸出部。依照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所述,每一印墨单元中的凸出部例如是包括多个第一凸出部与多个第二凸出部,而这些流墨孔的形状例如是矩形,且在每一印墨单元中,这些第一凸出部与这些第二凸出部例如是分别连接于此矩形流墨孔的两个相邻侧缘,而在另一实施例中,这些第一凸出部与这些第二凸出部例如是分别连接于此矩形流墨孔的两个相对侧缘。另外,流墨孔的形状也可以是长方形,而上述之相对侧缘例如是长方形流墨孔的两条短边。其中,每一印墨单元中的这些第一凸出部例如是对称于这些第二凸出部,而在另一实施例中,这些第一凸出部也可以是不对称于这些第二凸出部。此外,在每一个印墨单元中,凸出部与流墨孔的面积比例如是介于0.056∶1至0.120∶1之间。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印刷工艺,此工艺先提供上述之印刷网板以及多个腔室,接着将印刷网板设置在腔室上方,并且使流墨孔对应于腔室。之后,将墨液涂布于印刷网板上,以使墨液经由流墨孔而填入腔室内。其中,在每一腔室内,部分墨液与腔室之侧壁间暂时形成空隙,而空隙位于凸出部的下方。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改善侧底比的方法,适于改善等离子显示器中荧光材料层的侧底比,其中等离子显示器具有由障壁所围成之多个放电室,而改善侧底比的方法是先提供上述之印刷网板,再将印刷网板设置于障壁上方,以使每一流墨孔均对应于一放电室。然后将荧光材料涂布于印刷网板上以使让荧光材料经由流墨孔而填入放电室内。在每一放电室内,部分荧光材料与放电室之侧壁间暂时形成空隙,而此空隙对应于凸出部的下方。之后,进行荧光材料之干燥工艺,以于每一放电室之侧壁及底部上形成一荧光材料层。其中,每一放电室内的荧光材料层之膜厚侧底比介于1∶2至2∶1之间,其较佳的是为1∶1。依照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所述,荧光材料之干燥工艺包括烘干工艺。本专利技术之印刷网板可应用于等离子显示器之荧光材料层的印刷工艺,以改善荧光材料层在放电室内的侧底比,进而提高等离子显示器之发光效率。为让本专利技术之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的一种等离子显示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公知的将荧光材料层填入放电室中之印刷工艺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之印刷工艺中所使用的印刷网板之上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印刷网板之上视图。图5至图7分别为本专利技术之另一实施例中的印刷网板之印墨单元的上视图。图8为使用本专利技术之印刷网板所进行的印刷工艺之剖面示意图。图9为完成图8之印刷工艺的等离子显示器之后基板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标记说明10、20基板11、17介电层12保护层13放电室15寻址电极21、506荧光材料层30障壁100等离子显示器110前基板120后基板200、504刮刀202墨液 300、400印刷网板302、416流墨孔310、510气体410印墨单元412主体部413第一凸出部414凸出部415第二凸出部417流墨孔之第一侧缘417a流墨孔之第一垂直侧缘417b流墨孔之第一垂直侧缘418流墨孔之第二侧缘418a流墨孔之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网板,适用于等离子显示器之荧光材料层印刷工艺,该印刷网板包括多个印墨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上述这些印墨单元包括:主体部,具有流墨孔;以及凸出部,从该主体部往该流墨孔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阙壮钧李素秋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