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02344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30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件装置,子单元(30)绕第一轴中心(AX1)相对于母单元(10)相对转动自如,具有操作件(56)的孙单元(50)绕与第一轴中心(AX1)正交的第二轴中心(AX2)相对于子单元(30)相对转动自如。第一旋转电位器(32)检测绕第一轴中心(AX1)的母单元(10)与子单元(30)的相对转动量,第二旋转电位器(39)检测绕第二轴中心(AX2)的子单元(30)与孙单元(50)的相对转动量。第一及第二旋转电位器(32、39)都安装在子单元(30)的电路基板(43)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件装置,子单元(30)绕第一轴中心(AX1)相对于母单元(10)相对转动自如,具有操作件(56)的孙单元(50)绕与第一轴中心(AX1)正交的第二轴中心(AX2)相对于子单元(30)相对转动自如。第一旋转电位器(32)检测绕第一轴中心(AX1)的母单元(10)与子单元(30)的相对转动量,第二旋转电位器(39)检测绕第二轴中心(AX2)的子单元(30)与孙单元(50)的相对转动量。第一及第二旋转电位器(32、39)都安装在子单元(30)的电路基板(43)上。【专利说明】操作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操作件装置,其使第二单元绕第一轴中心相对于第一单元相对转动,并且使第三单元绕不与第一轴中心平行的第二轴中心相对于第二单元相对转动。
技术介绍
以往,在具有三个单元的控制杆等操作件装置中,公知一种使第二单元绕第一轴中心相对于第一单元相对转动,并且使第三单元绕不与第一轴中心平行的第二轴中心相对于第二单元相对转动的操作件装置。例如,在日本特许第3381852号公报所公开的装置中,控制杆主体(第二单元)旋转自如地设置在底座板(第一单元)上,相对于控制杆主体转动自如配置第三单元,该第三单元包括握持部、操作杆、引导支板(力^ Π ^及手指托架等并使它们一体地可动。控制杆主体的旋转方向的轴线与第三单元的转动方向的轴线正交。利用设置在底座板上的滑动电位器能够检测出控制杆主体相对于底座板的旋转动作。利用设置在控制杆主体上的旋转电位器能够检测出第三单元相对于控制杆主体的转动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现有装置中,在将底座板视为母单元,将控制杆主体视为子单元,将第三单元视为孙单元的情况下,子单元相对于母单元转动自如,且孙单元相对于子单元转动自如。然而,滑动电位器所检测出的只是子单元相对于母单元的相对动作。另外,旋转电位器所检测出的只是孙单元相对于子单元的相对动作。因此,孙单元的动作会与子单元相对于母单元的动作重叠。这是因为,在组件设计的概念上,可以解释为绕第二轴中心的动作叠加在绕第一轴中心的动作上,导致组件设计无谓地变得复杂。另外,电路基板的配置、信号线的配线依存于检测转动量的电位器的配置,因此从使结构简化的观点来看仍有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释为使三个单元之间的转动基准一元化、使设计组件简化的操作件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本专利技术的各结构部件的记载中,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易于理解,在后述实施方式中将对应部位的附图标记标注在括弧内,但是本专利技术的各结构部件不应被限定地解释为该实施方式的附图标记所表示的对应部位的结构。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操作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单元(10);第二单元(30),其绕第一轴中心(AXl)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相对转动自如;第三单元(50),其具有操作件(56),绕不与所述第一轴中心平行的第二轴中心(AX2)相对于所述第二单元相对转动自如;第一检测器(31,32),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单元上,检测绕所述第一轴中心的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量;第二检测器(38,39),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单元上,检测绕所述第二轴中心的所述第二单元与所述第三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量。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轴中心与所述第二轴中心例如彼此正交。另外,所述第三单元通过所述操作件绕所述第一轴中心的转动操作,使所述第二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绕所述第一轴中心转动,并且通过所述操作件绕所述第二轴中心的转动操作,使所述第三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二单元绕所述第二轴中心转动。另外,所述第一检测器及第二检测器分别由检测器主体(32、39)和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所述检测器主体的旋转轴(31、38)构成,分别检测所述旋转轴相对于所述检测器主体的旋转量。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检测器及第二检测器例如分别由旋转电位器构成。而且,所述第一检测器的检测器主体可以以使所述第一检测器的旋转轴沿所述第一轴中心方向延伸设置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单元上,并且所述第二检测器的检测器主体以使所述第二检测器的旋转轴沿所述第二轴中心方向延伸设置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单元上,所述第一单元在所述第一轴中心方向的一端,绕所述第一轴中心转动自如地支承一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单元的旋转部(33),并且在所述第一轴中心方向的另一端使所述第一检测器的旋转轴绕所述第一轴中心不能旋转地与所述第一单元嵌合,从而绕所述第一轴中心转动自如地支承所述第二单元,所述第二单元在所述第二轴中心方向的一端,绕所述第二轴中心转动自如地支承一体设置于所述第三单元的旋转部(53),并且在所述第一轴中心方向的另一端,使所述第二检测器的旋转轴绕所述第二轴中心不能旋转地与所述第三单元嵌合,从而绕所述第二轴中心转动自如地支承所述第三单元。而且,所述第一单元沿所述第一轴中心方向不能移动地支承所述第二单元,所述第二单元沿所述第二轴中心方向不能移动地支承所述第三单元。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由于第一及第二检测器一起配置在所述第二单元上,所以能够解释为第一至第三单元之间的转动基准一元化,能够使设计组件简化。而且,在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中,可以设置:第一弹簧(32),其卡止在所述第一单元上,并且被所述第二单元驱动,对所述第二单元施加向初始位置还原的还原力;第二弹簧(39),其卡止在所述第二单元上,并且被所述第三单元驱动,对所述第三单元施加向初始位置还原的还原力。由此,如果使用者解除操作件的操作,则第一及第二单元自动地返回各自的初始位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器及所述第二检测器安装在所述第二单元所配置的共同的电路基板(43)上。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电路基板形成为L形,所述第一检测器及所述第二检测器可以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L形的延伸部。另外,可以在所述电路基板的L形的弯曲部设置连接器接头部(44)。由此,能够使电路基板的结构简化。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在于,来自所述第一检测器的信号线和来自所述第二检测器的信号线作为汇成一束的信号线束(45)向外部导出。由此,能够在组件的最上游汇集信号线而使信号线束的处理变得容易。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在于,设有以覆盖所述第一检测器及所述第二检测器的方式用于应对所述第一检测器及所述第二检测器的EMC的导电罩(70)。由此,能够使用于应对所述第一及第二检测器的EMC的结构简化。【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操作件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拆下上壳体的状态下的操作件装置的仰视图。图3是拆下上壳体及下框架的状态下的操作件装置的底面侧的立体图。图4是子单元的主要部件及孙单元的仰视图。图5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图7是第二旋转电位器、孙单元的分解立体图以及罩体的立体图。图8是表不设有导电罩、且取下大壳体、小壳体、轮式件(* "f 一及上壳体等的操作件装置的立体图及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操作件装置的立体图。该操作件装置构成为例如控制杆,其适用于电子乐器的音乐控制用输入装置等。作为控制对象,除了例如音高、音色及音量之外,还包括与颤音及混响等各种效果相关的音乐参数。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音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操作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其绕第一轴中心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相对转动自如;第三单元,其具有操作件,绕不与所述第一轴中心平行的第二轴中心相对于所述第二单元相对转动自如;第一检测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单元,检测出绕所述第一轴中心的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量;第二检测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单元,检测出绕所述第二轴中心的所述第二单元与所述第三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来俊介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