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橙黄壳色华贵栉孔扇贝的制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972 阅读:3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橙黄壳色华贵栉孔扇贝的制种方法,它依次包括(1)制种:a.亲贝的催熟饲养、b.诱导、c.授精、d.幼虫收集及培养、e.收苗、海上养殖;(2)扩繁:选择该性状比例达到90%以上且不再分离的家系作种贝,开始扩繁生产种苗:以选中的家系为单位进行群体自繁;或选中家系配对进行群体交配;优点在于: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较简单地培育出具有橙黄壳色的华贵栉孔扇贝,并逐渐提高壳色的纯度和产品的质量,不需通过转基因或化学药物处理等复杂技术,因此该产品对生物和环境安全没有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橙黄壳色华贵栉孔扇贝的制种方法
技术介绍
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Minachlamys)nobilis(Reeve,1852)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翼形亚纲(Pterimorphia)珍珠贝目(Pterioida)扇贝科(Pectinidae)栉孔扇贝属(Chlamys)。华贵栉孔扇贝为暖水性贝类,壳大,近圆形,左壳较右壳稍凸。壳表颜色多变,有紫褐色、黄褐色、淡红色等。放射肋粗壮,约23条,肋间沟内有细的放射肋3条。生长线细密,并形成翘起的小鳞片。左壳前、后耳近三角形,有细肋7-8条。右壳前耳下方有足丝孔,孔缘具栉齿数枚。壳内面黄褐色,铰合部直,内韧带三角形,肌痕圆形。华贵栉孔扇贝自然分布于日本的本州、四国、九州,中国的南海及印度尼西亚等地。在广东省沿海的海门、遮浪、大亚湾、大鹏湾、闸坡等地均有分布;栖息于低潮线以下至浅海的水清流急的岩礁、碎石块及沙砾较多的海底,用足丝营附着生活。幼苗期常自动切断足丝重新转移附着基,有一定的移动能力。其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为8-32℃,以20-25℃为最适温度;盐度的适应范围是23‰-34‰。华贵栉孔扇贝为雌雄异体,1年左右达性成熟,繁殖期在广东沿海为5-10月,以5-6月为繁殖盛期,可产卵300-1500万粒;摄食细小的浮游植物及有机碎屑等,其中以硅藻类为主,鞭毛藻及其它藻类为次。在广东沿海,华贵栉孔扇贝周年都可生长,以5-11月间生长最快,一般养殖1-1.5年,其壳高可达7.4-8.8厘米,体重达68-115克。华贵栉孔扇贝是产于亚热带的一种海珍品,可鲜食,其闭壳肌干制品俗称“干贝”,是名贵的海珍品,营养和经济价值很高,具有明显的农业“三高”特性。这些年的养殖表明,其养殖周期比较短(1年左右),产量比较高,经济效益显著,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贝类。颜色作为一个可稳定遗传的性状,早已在农业、畜牧业以及鱼类的遗传育种中应用。壳色作为一个可遗传的质量性状,它与表型性状的联系可能与贝类的遗传、生理特性以及生态环境等有关。然而,在贝类,尽管其壳色遗传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利用壳色这个质量性状作为遗传标记对贝类经济数量性状进行定向遗传改良的研究这还仅仅是开始。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Lamarck)的壳色能够稳定地遗传,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Kraeuter J.et al,1984;Elek J.A.et al,1985,1990;Adamkewicz L.et al,1988),理论上通过定向选育可以培育出不同壳色的海湾扇贝新品种。Gary等(1980)对贻贝Mytilusedulis不同壳色群体进行杂交,形成的分离家系的研究中,发现两个群体间的壳色多态性-->存在相当频率的差异,并且在不同群体间棕色个体比蓝色个体要小10-20%。但John等(2004)对太平洋牡蛎的研究发现,其平均个体重、成活率及生长率性状都与壳色素及外套膜缘色素没有相关性。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的壳色包括红色、褐色、黄色和棕色,Wada K.T.等(1983,1990,1994,1996)发现在野生和养殖群体里白色贝非常稀少,曾在一些自交群体里发现过白色个体。白壳色性状有可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而且其产生的珠不含黄色素,将白色个体作为小片贝,对于培育优珠是有利的,但白色壳近交系的个体总重和成活率远低于白壳/棕色壳杂交系的个体总重和成活率。我国在贝类壳色研究方面,已根据不同壳色群体的生长状况,对海湾扇贝和皱纹盘鲍数量性状进行定向选育,获得了表型明确、性状优良的新品系。Zhang等(2003,2005)以壳色为标记,目前已经培育出纯橘红色、纯黑色、纯紫色、纯白色等不同颜色的海湾扇贝,建立了海湾扇贝“壳色-数量性状复合选择和自交-定向选育-小群体平衡”的育种模式,培育出“中科红海湾扇贝”新品种,95%以上的子代个体为桔红壳色,成活率提高15%-20%,生长速度提高10%-15%,出肉率增加10%以上,壳厚也明显增加。在养成阶段,相同日龄的不同壳色间,白色家系个体显著的大于橙色和紫色个体;高温的7、8月份,白色家系的存活率最高(由于白色贝壳吸收光热比橙色紫色个体吸收的少,更容易适应高温强光的环境),并发现在幼虫阶段,海湾扇贝个体的生长性状和存活率与壳色之间不存在主要联系,可能是因为在幼虫阶段个体都具有相同的遗传基础,而且还是透明的,不具备分泌色素到壳的功能。刘晓等(2003)采用杂交育种的方式已经育成了皱纹盘鲍“中国红”品系,壳色基因已达纯合,建立了12个“中国红”同胞或半同胞家系,并进行了规模繁育,为皱纹盘鲍的养殖产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何毛贤(2006)通过家系育种选择培育出一个马氏珠母贝红壳色品系“南科珍珠红”,红壳色比例最高可达96%,家系内还出现壳表淡黄色和极少比例黑褐色的贝。在华贵栉孔扇贝养殖中,壳色混杂,目前还没有单壳色的制种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橙黄壳色华贵栉孔扇贝的制种方法,它培育的扇贝具有明显表型性状——橙黄壳色的华贵栉孔扇贝品系,该品系的贝的生长与其它颜色无明显的差异,但该纯色的贝深受消费市场欢迎,其市场价格也高于其它颜色的贝。因而,通过本专利技术,可提高扇贝产品的质量。本专利技术不需通过转基因、药物处理等复杂技术,因此该产品对生物和环境安全没有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橙黄壳色华贵栉孔扇贝的制种方法,它依次包括下列-->步骤:(1)制种:从养殖混合群体中挑选具有橙黄(金黄)壳色的雌雄个体,进行单交配种,对各单交组分别培育,严格隔离进行育苗和养殖,按该性状逐代选择进行纯化,其中包括下列步骤:a.亲贝的催熟饲养:挑选橙黄色特征明显的1-1.5龄性腺发育好、丰满的贝作亲贝;饲养密度控制在每立方水体20-30个以下;每天换水1-2次,并分批投喂扁藻或微粒人工饵料,培育期间经常清除亲贝排泄物;在饲养水温21-28℃条件下,经过4-7天的饲养育成合格的亲贝;b.诱导:雌雄亲贝阴干40分钟,流水刺激30分钟,然后将雌雄亲贝分别置于升温3-4℃的海水中,雄贝排精后,取适量精液加入雌贝中,以诱导雌贝产卵;c.授精:采用单交,即1雌对1雄,授精发育水温在20℃-28℃之间;受精后进行换水两次以洗去多余的精子;d.幼虫收集及培养:待幼虫大量上浮后,用虹吸法将上浮幼虫收集到100L-200L育苗池;水体中幼虫的数量控制在1-2个/ml;前三天采用加水的方法,以后用套有一定网孔大小筛绢的换水器进行换水,换水量为育苗池总水体的1/3-1/2,每天换水1-2次;上下午各投饵一次,早期幼虫投喂金藻;进入壳顶初期,加投扁藻;变态附着后,饵料以扁藻为主;培养时连续充气,换水时暂停充气;当出现眼点时及时投放采苗器让幼虫附着;采苗器为不同规格的聚乙烯薄片、网片;e.收苗、海上养殖:当幼苗个体长到1.0-2.0mm时,片状采苗器上的幼苗用海绵或手轻轻地擦洗下来,然后将适量幼苗放入一级笼中(约60目),出池下海;而网状采苗器,直接装笼出海;海上养殖按常规进行,需及时分笼,网笼网眼大小以不使稚贝逃出为准,待稚贝长得稍大,再换用网眼较大的网笼;检查壳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橙黄壳色华贵栉孔扇贝的制种方法,它依次包括下列步骤:(1)制种:从养殖混合群体中挑选具有橙黄壳色的雌雄个体,进行单交配种,对各单交组分别培育,严格隔离进行育苗和养殖,按该性状逐代选择进行纯化,其中包括下列步骤: a.亲贝的催熟饲养:挑选橙黄色特征明显的1-1.5龄性腺发育好、丰满的贝作亲贝;饲养密度控制在每立方水体20-30个以下;每天换水1-2次,并分批投喂扁藻或微粒人工饵料,培育期间经常清除亲贝排泄物;在饲养水温21-28℃条件下,经过4-7天的饲养育成合格的亲贝;b.诱导:雌雄亲贝阴干40分钟,流水刺激30分钟,然后将雌雄亲贝分别置于升温3-4℃的海水中,雄贝排精后,取适量精液加入雌贝中,以诱导雌贝产卵; c.授精:采用单交,即1雌对1雄,授精发育水温在20℃-28℃之间;受精后进行换水两次以洗去多余的精子; d.幼虫收集及培养:待幼虫大量上浮后,用虹吸法将上浮幼虫收集到100L-200L育苗池;水体中幼虫的数量控制在1-2个/ml;前三天采用加水的方法,以后用套有一定网孔大小筛绢的换水器进行换水,换水量为育苗池总水体的1/3-1/2,每天换水1-2次;上下午各投饵一次,早期幼虫投喂金藻;进入壳顶初期,加投扁藻;变态附着后,饵料以扁藻为主;培养时连续充气,换水时暂停充气;当出现眼点时及时投放采苗器让幼虫附着;采苗器为不同规格的聚乙烯薄片、网片; e.收苗、海上养殖: 当幼苗个体长到1.0-2.0mm时,片状采苗器上的幼苗用海绵或手轻轻地擦洗下来,然后将适量幼苗放入一级笼中,出池下海;而网状采苗器,直接装笼出海;海上养殖按常规进行,需及时分笼,网笼网眼大小以不使稚贝逃出为准,待稚贝长得稍大,再换用网眼较大的网笼;检查壳色纯度; (2)扩繁:选择该性状比例达到90%以上且不再分离的家系作种贝,开始扩繁生产种苗:以选中的家系为单位进行群体自繁;或选中家系配对进行群体交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橙黄壳色华贵栉孔扇贝的制种方法,它依次包括下列步骤:(1)制种:从养殖混合群体中挑选具有橙黄壳色的雌雄个体,进行单交配种,对各单交组分别培育,严格隔离进行育苗和养殖,按该性状逐代选择进行纯化,其中包括下列步骤:a.亲贝的催熟饲养:挑选橙黄色特征明显的1-1.5龄性腺发育好、丰满的贝作亲贝;饲养密度控制在每立方水体20-30个以下;每天换水1-2次,并分批投喂扁藻或微粒人工饵料,培育期间经常清除亲贝排泄物;在饲养水温21-28℃条件下,经过4-7天的饲养育成合格的亲贝;b.诱导:雌雄亲贝阴干40分钟,流水刺激30分钟,然后将雌雄亲贝分别置于升温3-4℃的海水中,雄贝排精后,取适量精液加入雌贝中,以诱导雌贝产卵;c.授精:采用单交,即1雌对1雄,授精发育水温在20℃-28℃之间;受精后进行换水两次以洗去多余的精子;d.幼虫收集及培养:待幼虫大量上浮后,用虹吸法将上浮幼虫收集到100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毛贤袁涛黄良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