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小森公司专利>正文

箔转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9517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箔转印装置,包括:在外周面上支持纸张(2)的输送滚筒(111);和对着输送滚筒(111)并在外周面中形成有缺口部(112a)的按压辊(112),其特征在于,纸张(2)和经将箔附着到基膜上制成的卷筒状转印箔(1)通过输送滚筒(111)和按压辊(112)之间的间隙运行,从而将转印箔(1)的箔转印到纸张(2)上。该箔转印装置还包括配置在输送滚筒(111)和按压辊(112)之间的咬合部P附近位置并配置在按压辊(112)侧的转印箔(1)运行方向上游侧的送给导引件(130),用于导引转印箔(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转印箔的箔转印到片状物上的箔转印装置。技术背景图11示出将转印箔的箔转印到巻筒纸等上的常规箔转印装置的例 子的示意性结构。图11示出支承辊11和按压辊12。巻筒纸3在支承辊11上运行。与 支承辊11接触的多个突起部12a沿按压辊12的圆周方向以预定间隔配 置在按压辊12上。被巻取成巻状的转印箔1设置在可旋转的送给轴13 上。转印箔l包括由树脂等制成的基膜。剥离层等形成在基膜上,此外, 由金属等制成的层状箔形成在剥离层等上。转印箔1的前端侧通过支承 辊11和按压辊12之间的间隙,然后巻取在能够被驱动旋转的收集轴14 上。能够被驱动旋转的一对送给辊15配置在送给轴13附近,它们夹持 从送给轴13打开的转印箔1。导引辊16和17分别配置在送给轴13侧和 收集轴14侧,每一个位于支承辊11和按压辊12之间。导引辊16和17 导引位于支承辊11和按压辊12之间的转印箔l,从而使转印箔1沿着相 对于支承辊11的切线方向通过。导引转印箔1的导引辊18 20配置在送给辊15和导引辊16之间。 同时,导引转印箔1的导引辊21 23配置在导引辊17和收集轴14之间。调节机构24与导引辊19和22连接,从而分别调节转印箔1在导引 辊18~20侧和在导引辊21 23侧的运行路径。调节机构24能够同步地改 变导引辊19和22的位置。具体而言,当转印箔1的运行路径在导引辊 18~20侧较长时,转印箔1的运行路径在导引辊21~23侧较短。可选择 地,当转印箔1的运行路径在导引辊18 20侧较短时,转印箔1的运行路径在导引辊21 23侧较长。图11也示出送给辊15的驱动电机15a和调节机构24的驱动电机24a。接下来,说明常规箔转印装置的操作。支承辊ll被驱动旋转,从而可以运行巻筒纸3。同时,运转驱动电 机15a使送给辊15被驱动旋转。同时,按压辊12和收集轴14被驱动旋 转,使得转印箔1被馈送并从送给轴13运行。当按压辊12的突起部12a 对着支承辊11的外周面时,转印箔1被按压辊12的突起部12a压到巻 筒纸3上。这样,形状相应于按压辊12的各突起部12a上形成的设计的 箔被转印到巻筒纸3上。其后,由收集轴14巻取和收集转印箔1。按此 方式,形状相应于所述设计的箔被连续附着到巻筒纸3上。此时,如果转印箔1和巻筒纸3总是以相同速度运行,在这种情况 下,对着其上未转印箔的巻筒纸3部分的箔部分被浪费,即产生未转印 到巻筒纸3上从而被巻取在收集轴14上的大量箔。为解决该问题,在按 压辊12的第一个突起部12a对着支承辊11的外周面而将转印箔1的箔 转印到巻筒纸3上之后,运转调节机构24的驱动电机24a,使得调节机 构24可以移动导引辊19和22。这样移动的导引辊19和22改变转印箔 1在导引辊21-23侧和在导引辊18 20侧的运行路径,然后按压辊12的 第二个突起部12a对着支承辊11的外周面。按此方式,当按压辊12的第二个突起部12a对着支承辊11的外周 面时,先转印到巻筒纸3上的转印部分附近的转印箔1部分位于按压辊 12的突起部12a和支承辊11的外周面之间。先转印到巻筒纸3上的转印 箔1的转印部分与其次转印到巻筒纸3上的转印部分之间的距离可以极 短。因此,显著降低了浪费的转印箔1的箔(箔节省机构关于操作的更 详细说明,参见例如US-B-6334248和US-B-6491780)。此外,配置导引辊16和17,使得位于支承辊11和按压辊12之间 的转印箔1可以沿切线方向传递到支承辊11。这样,可以防止转印箔1 和巻筒纸3之间的不必要摩擦。现在,如上所述,如果将常规箔转印装置用在箔被转印到片状物上的情况,更具体而言,转印到纸张上,当使用薄的纸张时,没有特别问 题。然而,当使用相对较厚的纸张时,会产生由厚纸张本身的硬度造成的以下问题。如图12A和图12B所示,纸张2的后端侧没有支持在支承 辊ll的外周面上,而是向上跳起,碰撞在导引辊16和支承辊11之间运 行的转印箔1。这种碰撞会扰乱仅具有低弹性和微小张力的薄转印箔1 的张力。这种扰乱使转印箔1具有折痕并曲折运行。因此,基本上不可 能将箔转印到厚的纸张上。解决该问题的一种可能措施是如JP-A-2006-224667中所记载的那 样,以将转印箔巻取在按压辊上的方式使转印箔运行。这样,防止对转 印箔的张力的扰乱,从而防止转印箔的折痕和曲折。然而,这种构成具 有以下问题。如果转印箔和使转印箔旋转的按压辊以不同速度运行,在 这种情况下,转印箔和按压辊彼此摩擦,从而发生张力的扰乱。其结果 是,转印箔出现折痕和曲折,从而基本上不可能进行箔节省。为此,当将箔转印到相对较厚的纸张上时,必须放弃进行箔节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当转印箔的箔被转 印到相对较厚的片状物上时也能够确实地进行有效的箔节省的箔转印装 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箔转印装置。所述箔转印装置 包括保持和输送片状物的片状物输送滚筒;和在对着所述片状物输送 滚筒的外周面中形成有缺口部的按压滚筒。所述箔转印装置使所述片状 物和经将箔附着到基膜上制成的巻筒状转印箔通过所述片状物输送滚筒 和所述按压滚筒之间的间隙运行,从而将所述转印箔的箔转印到所述片 状物上。所述箔转印装置包括配置在所述片状物输送滚筒和所述按压滚 筒之间的咬合部附近位置并配置在所述转印箔运行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 导引元件,用于导引所述转印箔的运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箔转印装置提供上述箔转印装置,其中所述上 游侧导引元件配置在所述按压滚筒附近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箔转印装置提供上述箔转印装置,其中所述上 游侧导引元件具有导引所述转印箔的圆弧状导引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箔转印装置提供上述箔转印装置,其中所述上 游侧导引元件具有导引所述转印箔的导引面;以及设于所述导引面中 并用于喷射从空气供给部件供给的空气的喷射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箔转印装置提供上述箔转印装置,其中所述上 游侧导引元件具有导引所述转印箔的导引面,所述导引面的一个端部位 于所述转印箔运行方向的下游侧,所述端部弯曲,从而在所述端部和所 述转印箔之间产生间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箔转印装置提供上述箔转印装置,其中所述上 游侧导引元件具有对着所述按压滚筒并沿着所述按压滚筒的外周面呈圆 弧状的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箔转印装置提供上述箔转印装置,其中所述上 游侧导引元件在所述转印箔运行方向的下游侧沿所述按压滚筒的径向具 有一定厚度,随着所述导引件靠近运行方向的下游侧,所述厚度变得越 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箔转印装置提供上述箔转印装置,其中所述上 游侧导引元件导引所述转印箔,使得当所述按压滚筒的缺口部对着所述 片状物输送滚筒时,被导引的转印箔通过所述按压滚筒的缺口部区域运 行而不与所述按压滚筒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箔转印装置提供如下的箔转印装置,其中在片 状物和经将箔附着到基膜上制成的巻筒状转印箔运行的同时,所述片状 物和所述转印箔在按压部相互按压,从而将所述转印箔的箔转印到所述 片状物上。所述箔转印装置包括配置在所述按压部附近并配置在所述转 印箔运行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导引元件,用于导引所述转印箔和用于接 收由跳起并与所述转印箔碰撞的片状物所施加的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箔转印装置,包括:保持和输送片状物的片状物输送滚筒;和在对着所述片状物输送滚筒的外周面中形成有缺口部的按压滚筒,所述箔转印装置使所述片状物和经将箔附着到基膜上制成的卷筒状转印箔通过所述片状物输送滚筒和所述按压滚筒之间的间隙运行,从而将所述转印箔的箔转印到所述片状物上,所述箔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在所述片状物输送滚筒和所述按压滚筒之间的咬合部附近位置并配置在所述转印箔运行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导引元件,用于导引所述转印箔的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沢伸
申请(专利权)人:小森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