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90861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8 13:57
一种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其应用于双色模具中,该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包括:硬胶,其包括硬胶本体及硬胶结合面,自所述硬胶结合面向该硬胶本体开设有若干溢料孔;软胶,其包括软胶本体及自该软胶本体的表面凸伸的插入部,所述软胶本体的表面接触所述硬胶本体的结合面,所述插入部配合插入所述溢料孔中。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通过在第一射硬胶上开溢料孔,将第二射软胶流动末端的冷料引流入溢料孔内,从而解决因双色模具中的软胶流动末端的排气效果不佳,而产生结合线无法消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其应用于双色模具中,该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包括:硬胶,其包括硬胶本体及硬胶结合面,自所述硬胶结合面向该硬胶本体开设有若干溢料孔;软胶,其包括软胶本体及自该软胶本体的表面凸伸的插入部,所述软胶本体的表面接触所述硬胶本体的结合面,所述插入部配合插入所述溢料孔中。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通过在第一射硬胶上开溢料孔,将第二射软胶流动末端的冷料引流入溢料孔内,从而解决因双色模具中的软胶流动末端的排气效果不佳,而产生结合线无法消除的问题。【专利说明】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胶产品的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能去除产品外观结合线的软胶和硬胶构成的结合结构。【
技术介绍
】塑胶产品上经常会有结合线,结合线是熔融材料道或者熔融材料道以上合流部分所形成的细线,不仅两个进胶点会产生结合线,有时甚至一个进胶点也会因产品结构的不同而产生结合线,结合线所产生的方向与进胶点的位置、大小和塑胶流动温度都有关联。然而,在塑胶模具制造业中,对外观的要求特别严格,有许多产品要求外观面为高镜面,必须没有结合线,当遇到这种外观产品时,常规的设计方案是在结合线的位置设计排气入子。对于一些双色模具成型产品时,由于在第二射软胶时在模具的公模侧为第一射硬胶,无法为软胶设计排气入子,从而软胶流动末端的排气效果不佳,结合线无法消除,请参阅图1及图2绘示,为双色模成型的产品10,所述软胶11射入模腔与所述硬胶12结合时在该产品10表面会产生多处结合线13,从而将大大降低产品的美观。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塑胶产品结构,该产品结构能解决在双色模具注塑工艺中产品表面形成软胶结合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以解决双色模产品外观产生结合线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其应用于双色模具中,该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包`括:硬胶,其包括硬胶本体及硬胶结合面,自所述硬胶结合面向该硬胶本体开设有若干溢料孔;软胶,其包括软胶本体及自该软胶本体的表面凸伸的插入部,所述软胶本体的表面接触所述硬胶本体的结合面,所述插入部配合插入所述溢料孔中。较佳的,所述溢料孔位于所述软胶的流动末端。较佳的,所述硬胶为PC树脂与ABS树脂的混合物,所述软胶为TPU。较佳的,所述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为笔记本电脑屏幕外框。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通过在第一射硬胶上开溢料孔,将第二射软胶流动末端的冷料引流入溢料孔内,从而解决因双色模具中的软胶流动末端的排气效果不佳,而产生结合线无法消除的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绘示为现有的塑胶产品。图2绘示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绘示为本专利技术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的示意图。图4绘示为图3的B-B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3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的一种塑胶产品100,该产品100为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外框,其应用于双色模具中,请参阅图4绘示,该产品100的结构包括:硬胶20,其包括硬胶本体210及硬胶结合面220,自所述硬胶结合面220向该硬胶本体210开设有若干溢料孔230 ;软胶30,其包括软胶本体310及自该软胶本体310的表面凸伸的插入部320,所述软胶本体310的表面接触所述硬胶结合面220,所述插入部320配合插入所述溢料孔230中。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溢料孔230位于所述软胶300的流动末端。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硬胶20为PC树脂与ABS树脂的混合物,所述软胶30为TPU。该双色模具注塑产品100时,第一射嘴将硬胶20射入模腔后成型,开模后将模具旋转180度后合模,第二射嘴将软胶30射入已经有硬胶20的模腔,同时软胶30的流动末端的冷料流入硬胶20成型的溢料孔230内,避免了产生结合线,最终将两种材料成型在一起后第二次开模顶出,本发`明不限于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外框,只要是由软胶30及硬胶20构成的产品均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通过在第一射硬胶上开溢料孔,将第二射软胶流动末端的冷料引流入溢料孔内,从而解决因双色模具中的软胶流动末端的排气效果不佳,而产生结合线无法消除的问题。需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基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都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其应用于双色模具中,其特征在于,该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包括: 硬胶,其包括硬胶本体及硬胶结合面,自所述硬胶结合面向该硬胶本体开设有若干溢料孔; 软胶,其包括软胶本体及自该软胶本体的表面凸伸的插入部,所述软胶本体的表面接触所述硬胶本体的结合面,所述插入部配合插入所述溢料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料孔位于所述软胶的流动末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胶为PC树脂与ABS树脂的混合物,所述软胶为TPU。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为笔记本电脑屏幕外框。【文档编号】B29C45/16GK103817855SQ201210465007【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 【专利技术者】郭文波 申请人: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其应用于双色模具中,其特征在于,该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包括:硬胶,其包括硬胶本体及硬胶结合面,自所述硬胶结合面向该硬胶本体开设有若干溢料孔;软胶,其包括软胶本体及自该软胶本体的表面凸伸的插入部,所述软胶本体的表面接触所述硬胶本体的结合面,所述插入部配合插入所述溢料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