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式烧成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86766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6 23:36
连续式烧成炉具备:隧道式炉体,和设置在炉体的炉顶、用于将炉体内的气体排放到炉体外的排气管(7),排气管(7)具备:从在炉顶的内壁形成的吸气口(7a)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71),连接于第一延伸部(71)并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72),以及连接于第二延伸部(72)并朝着在炉顶的外壁形成的排气口(7b)向上延伸的第三延伸部(73)。(*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连续式烧成炉具备:隧道式炉体,和设置在炉体的炉顶、用于将炉体内的气体排放到炉体外的排气管(7),排气管(7)具备:从在炉顶的内壁形成的吸气口(7a)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71),连接于第一延伸部(71)并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72),以及连接于第二延伸部(72)并朝着在炉顶的外壁形成的排气口(7b)向上延伸的第三延伸部(73)。【专利说明】连续式烧成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续式烧成炉,尤其涉及一种形成有特定结构的排气管的连续式烧成炉。
技术介绍
在目前,将被烧成物烧制成烧成品而使用的连续式烧成炉,使用的是如辊道炉等隧道炉。在这种连续式烧成炉,有时会为了调整烧制气氛而进行气氛气体的导入和排放。但是,在这种连续式烧成炉中,气体通过排气管排放时,因烧成炉内外的温度差,使气体内所含有的焦油等异物固化后直接掉入炉体内,有可能导致被烧成物被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式烧成炉,在气体通过排气管排放时,可以防止气体内所涵的焦油等异物固化后直接掉入炉体内。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的连续烧成炉具备:隧道式炉体,和设置在所述炉体的炉顶、用于将炉体内的气体排放到炉体外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具备:从在所述炉顶的内壁形成的吸气口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连接于该第一延伸部并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以及连接于该第二延伸部并朝着在所述炉顶的外壁形成的排气口向上延伸的第三延伸部。在此,优选,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的宽度L2,所述第一延伸部上端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的宽度LI,以及所述第三延伸部下端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的宽度L3的关系为 L2 芎 LI + L3。另外,优选地,所述炉顶从正面看呈弓形,所述吸气口从正面看形成在作为所述弓形的顶点的、所述炉顶的中央部。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二延伸部向所述炉体的长尺寸方向延伸。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三延伸部在铅垂方向延伸。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上面具备从所述第一延伸部朝着所述第三延伸部的方向向斜上方倾斜的倾斜部。在此,所述倾斜部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优选为5。-30。,更优选为 10° -15。。另外,优选地,具备设置在所述炉体的炉床并用于向炉体内导入气氛气体的导入管。另外,优选地,所述炉体内部被分割为多个温度控制区域,在各所述温度控制区域,所述排气管配置在上游侧,所述导入管配置在下游侧。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配置在所述温度控制区域的上游侧,所述第三延伸部配置在所述温度控制区域的下游侧。根据本技术的连续式烧成炉,气体通过排气管排放时,即使因为烧成炉内外的温度差,使气体内所含有的焦油等异物固化,也不会直接掉入炉体内,而是掉入第二延伸部,因此能够防止被烧成物被污染。【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连续式烧成炉的剖视图。图2是上述连续式烧成炉的排气管的侧面图。图3是上述连续式烧成炉的炉顶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连续式烧成炉的排气管变形例的侧面图。图5是表示本技术的连续式烧成炉的排气管其它变形例的侧面图。图6是表示本技术的连续式烧成炉的排气管其它变形例的侧面图。附图标记说明I连续式烧成炉2 炉体2a炉体的炉顶2b炉体的炉床3滚道输送机4 隔板6导入管7排气管7a 吸气 口Ib 排气口10预热区域20烧制区域30缓冷区域71第一延伸部72第二延伸部73第三延伸部LI第一延伸部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L2第二延伸部上端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L3第三延伸部下端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S倾斜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连续式烧成炉I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连续烧成炉I具备:隧道式炉体2,将收容被烧成物的箱体从搬入口输送到搬出口的滚道输送机3,将炉体2内部分割成多个温度控制区域10、20、30的隔板4,用于加热炉体2内部的加热装置5,设置在炉体2的炉床2b并用于向炉体2内部导入气氛气体的导入管6,以及设置在炉体2的炉顶2a并用于将炉体2内的气体向炉体2外排放的排气管7。如图2所示,排气管7具有:从形成于炉顶2a内壁的吸气口 7a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71,连接于继续第一延伸部71并向水平方向且为炉体2的长尺寸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72,以及连接于第二延伸部72并朝着形成于炉顶2a外壁的排气口 7b向上延伸的第三延伸部73。S卩,本技术的排气管7的特征在于,整体呈一个侧放的“Z”字形状。根据这种形状,气体通过排气管7排放时,即使因为烧成炉内外的温度差,使气体内所含有的焦油等异物固化,也不会直接掉入炉体2内,而是掉入第二延伸部72,因此能够防止被烧成物被污染。另外,第二延伸部72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L2,第一延伸部71上端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LI,以及第三延伸部73下端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L3的关系优选为L2 3 LI + L3。此外,在这里L1、L2、L3的水平方向指的是第二延伸部72的延伸方向。通过以该方式设定L1、L2、L3,第一延伸部71和第三延伸部73在水平方向上不重叠,因此能够更切实地防止焦油等异物掉入炉体内。另外,第一延伸部71和第三延伸部73在铅垂方向延伸。另外,第二延伸部72的上面,具有从第一延伸部71朝着第三延伸部73的方向向斜上方倾斜的倾斜部S。通过在第二延伸部72的上面设置倾斜部S,使从第一延伸部71向着第三延伸部73的气体的流动变得顺畅。此外,在此,倾斜部S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α优选为5° -30°,更优选为10° -15°。若倾斜角α超过30°,会使炉体在纵向上变得过大,导致放热面积增加并使成本提高。另外,如图3所示,连续式烧成炉I的炉顶2a从正面看呈弓形,吸气口 7a从正面看形成在作为弓形的顶点的、炉顶2a的中央部。在该情况下,所要排放的气氛气体自然地容易滞留在炉顶2a的中央部,通过在炉顶2a的中央部形成吸气口 7a,能够将滞留的气体顺利地排放到炉体2外。另外,炉体2内部被隔板4分割为,预热区域10、烧制区域20、缓冷区域30的温度控制区域,在各温度控制区域10、20、30,排气管7配置在上游侧、导入管6配置在下游侧。通过以该方式配置排气管7和导入管6,在各温度控制区域10、20、30,气氛气体形成从搬出口向搬入口的流动。根据这种方式,从导入管6导入的气氛气体随着向吸气口 7a流动逐渐步被加热成高温,因此,在预热区域10和烧制区域20可以提高搬入口侧的升温效果。另一方面,在缓冷区域30,由于搬出口侧的温度低于搬入口侧,因此可以提高搬出口侧的缓冷效果。另外,为了加长各温度控制区域10、20、30内的气氛气体的流路,优选地,将排气管7配置在各温度控制区域10、20、30的上游侧端部,将导入管6配置在各温度控制区域10、20、30的下游侧端部。另外,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延伸部71配置在各温度控制区域10、20、30的上游侦队第三延伸部73配置在各温度控制区域10、20、30的下游侧。在把将吸气口 7a配置在各温度控制区域10、20、30的上游侧的情况下,若将排气口 7b设置在吸气口 7a的上游侧,会使第二延伸部72和第三延伸部73的配置侵入到上游侧的温度控制区域,会对上游侧的温度控制区域的热设计产生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式烧成炉,具备:隧道式炉体,和设置在所述炉体的炉顶、用于将炉体内的气体排放到炉体外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具备:从在所述炉顶的内壁形成的吸气口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连接于该第一延伸部并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以及连接于该第二延伸部并朝着在所述炉顶的外壁形成的排气口向上延伸的第三延伸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尚海陈春波
申请(专利权)人:NGK苏州精细陶瓷器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