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制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8663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6 22:42
一种半自动制冰装置,包括框架,框架底部设有抽屉式的储冰盒,框架上转动设有位于储冰盒上方的制冰盒,制冰盒上设有至少一排的制冰槽,相邻制冰槽之间的上部均设有缺口,所述制冰盒的前后两端中央分别通过前转轴和后转轴转动连接在框架上,前转轴伸出框架外并连接有旋钮,制冰盒上设有位于每个缺口处的切片,框架后端设有限定制冰盒旋转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盒盖的设计使用户在注水时无需打开盒盖,注水方式更加可靠,有别于市场上的手动注水方式;在各个制冰槽之间的水量分配和独特的切断设计保证了制冰完成后取用时各个冰块之间不会互相粘连,该设计目前在市场上尚属首次。(*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半自动制冰装置,包括框架,框架底部设有抽屉式的储冰盒,框架上转动设有位于储冰盒上方的制冰盒,制冰盒上设有至少一排的制冰槽,相邻制冰槽之间的上部均设有缺口,所述制冰盒的前后两端中央分别通过前转轴和后转轴转动连接在框架上,前转轴伸出框架外并连接有旋钮,制冰盒上设有位于每个缺口处的切片,框架后端设有限定制冰盒旋转的限位块。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盒盖的设计使用户在注水时无需打开盒盖,注水方式更加可靠,有别于市场上的手动注水方式;在各个制冰槽之间的水量分配和独特的切断设计保证了制冰完成后取用时各个冰块之间不会互相粘连,该设计目前在市场上尚属首次。【专利说明】一种半自动制冰装置
本技术属于冰箱内室功能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自由放置在冷冻室内的半自动制冰装置。
技术介绍
在高端冰箱领域,制冰功能是近年来竞争比较激烈、发展也比较迅速的一个热点。早期制冰功能的发展呈现出两个极端,低端手动制冰盒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是制冰量小,取用不便,且用于制冰的冷冻间室底部常常结冰。高端全自动制冰机制冰量大,密封性好,取用方便,但是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价格昂贵。经过几年的发展。半自动制冰机在汲取了前两者的长处的基础上应运而生,摒弃了全自动制冰机成本昂贵、体积较大和手动制冰机取用不便的弊端,保留了全自动制冰机取用方便和手动制冰机成本低廉的优点,同时结构相对简单,具有一定的密闭空间。目前的半自动制冰机存在注水不方便和取冰困难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注水和取冰块方便快捷的半自动制冰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自动制冰装置,包括框架,框架底部设有抽屉式的储冰盒,框架上转动设有位于储冰盒上方的制冰盒,制冰盒上设有至少一排的制冰槽,相邻制冰槽之间的上部均设有缺口,所述制冰盒的前后两端中央分别通过前转轴和后转轴转动连接在框架上,前转轴伸出框架外并连接有旋钮,制冰盒上设有位于每个缺口处的切片,框架后端设有限定制冰盒旋转的限位块。所述旋钮的后端面中央和边缘分布设有中心槽和偏心槽,制冰盒前端设有与前转轴平行的偏心轴,前转轴的前端安装在中心槽内,偏心轴前端安装在偏心槽内。所述后转轴上套设有与框架内壁配合的复位扭簧。所述框架上设有位于制冰盒上方的盒盖,盒盖顶部设有凹陷的注水槽,盒盖在注水槽底部开设有长条形的注水孔。所述框架和盒盖在其各自的棱角处均圆弧过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只需将水倒入注水槽内,水通过注水孔流入到制冰盒内,由于制冰盒上的制冰槽之间连通,这样便于可以使所有的制冰槽内盛满水。当制冰后,需要取出冰块时,只需旋动旋钮,旋钮通过前转轴和偏心轴带动制冰盒转动,转动90°后,制冰盒受到限位块的阻挡,继续转动旋钮时,偏心轴就会带动制冰盒做微量转动,这时切片就将缺口处的凝固冰切断,切断后的冰块就会纷纷落到储冰盒内,可以抽出储冰盒取出冰块。松开旋钮,在复位扭簧的作用下,制冰盒回复原位。框架和盒盖在其各自的棱角处均圆弧过渡,即小圆角设计,这种结构属于欧式风格,增加美观度。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盒盖的设计使用户在注水时无需打开盒盖,注水方式更加可靠,有别于市场上的手动注水方式;在各个制冰槽之间的水量分配和独特的切断设计保证了制冰完成后取用时各个冰块之间不会互相粘连,该设计目前在市场上尚属首次。【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去掉盒盖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A-A剖视图;图4是图1中旋钮的后视图;图5是图1中盒盖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半自动制冰装置,包括框架1,框架I底部设有抽屉式的储冰盒2,框架I上转动设有位于储冰盒2上方的制冰盒3,制冰盒3上设有至少一排的制冰槽4,相邻制冰槽4之间的上部均设有缺口 5,制冰盒3的前后两端中央分别通过前转轴6和后转轴7转动连接在框架I上,前转轴6伸出框架I外并连接有旋钮8,制冰盒3上设有位于每个缺口 5处的切片9,框架I后端设有限定制冰盒3旋转的限位块10。旋钮8的后端面中央和边缘分布设有中心槽11和偏心槽12,制冰盒3前端设有与前转轴6平行的偏心轴13,前转轴6的前端安装在中心槽11内,偏心轴13前端安装在偏心槽12内。后转轴7上套设有与框架I内壁配合的复位扭簧14。框架I上设有位于制冰盒3上方的盒盖15,盒盖15顶部设有凹陷的注水槽16,盒盖15在注水槽16底部开设有长条形的注水孔17。框架I和盒盖15在其各自的棱角处均圆弧过渡。本技术在工作使用时,只需将水倒入注水槽16内,水通过注水孔17流入到制冰盒3内,由于制冰盒3上的制冰槽4之间连通,这样便于可以使所有的制冰槽4内盛满水。当制冰后,需要取出冰块时,只需旋动旋钮8,旋钮8通过前转轴6和偏心轴13带动制冰盒3转动,转动90°后,制冰盒3受到限位块10的阻挡,继续转动旋钮8时,偏心轴13就会带动制冰盒3做微量转动,这时切片9就将缺口 5处的凝固冰切断,切断后的冰块就会纷纷落到储冰盒2内,可以抽出储冰盒2取出冰块。松开旋钮8,在复位扭簧14的作用下,制冰盒3回复原位。上述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半自动制冰装置,包括框架,框架底部设有抽屉式的储冰盒,框架上转动设有位于储冰盒上方的制冰盒,制冰盒上设有至少一排的制冰槽,相邻制冰槽之间的上部均设有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盒的前后两端中央分别通过前转轴和后转轴转动连接在框架上,前转轴伸出框架外并连接有旋钮,制冰盒上设有位于每个缺口处的切片,框架后端设有限定制冰盒旋转的限位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的后端面中央和边缘分布设有中心槽和偏心槽,制冰盒前端设有与前转轴平行的偏心轴,前转轴的前端安装在中心槽内,偏心轴前端安装在偏心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转轴上套设有与框架内壁配合的复位扭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设有位于制冰盒上方的盒盖,盒盖顶部设有凹陷的注水槽,盒盖在注水槽底部开设有长条形的注水孔。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和盒盖在其各自的棱角处均圆弧过渡。【文档编号】F25C1/00GK203605566SQ201320748604【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5日 【专利技术者】王国兵, 叶娟, 闫小广, 苗晋娟, 李丽, 高文雪, 冯云鹏 申请人: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自动制冰装置,包括框架,框架底部设有抽屉式的储冰盒,框架上转动设有位于储冰盒上方的制冰盒,制冰盒上设有至少一排的制冰槽,相邻制冰槽之间的上部均设有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盒的前后两端中央分别通过前转轴和后转轴转动连接在框架上,前转轴伸出框架外并连接有旋钮,制冰盒上设有位于每个缺口处的切片,框架后端设有限定制冰盒旋转的限位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兵叶娟闫小广苗晋娟李丽高文雪冯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