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变宽桥面的非对称拱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83728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适应变宽桥面的非对称拱肋结构,它包括第一拱肋、第二拱肋、设置在基础上的主梁,所述主梁前端至后端的宽度由窄均匀变宽,第一拱肋的一端与主梁前端的一侧刚性固定连接,第一拱肋的另一端与主梁后端的一侧刚性固定连接,第二拱肋的一端与主梁前端的另一侧刚性固定连接,第二拱肋的另一端与主梁后端的另一侧刚性固定连接,第一拱肋的一端与第二拱肋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拱肋的另一端与第二拱肋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第一拱肋与主梁之间均匀锚固有若干吊杆,第二拱肋与主梁之间也均匀锚固有若干吊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变宽路面拱桥上的两对应拱肋的受力具有很好的对称性。降低了拱肋设计施工的难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结构
,具体地指一种适应变宽桥面的非对称拱肋结构。技术背景目前对于变宽路面拱桥,两对应拱肋采取对称布置结构,该结构为了满足桥梁宽窄两侧不同的受力需要,在拱肋结构的承载能力上必须做两种不同的设计,上述现有结构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桥梁宽窄两侧的细观尺寸和结构设计差别较大,同时桥梁宽窄两侧处于不同的可靠度下,宽窄两侧的拱肋受力不一样大,现有对称式拱肋结构采用一样的截面尺寸则受力必然有一端吃紧,一端宽松,吃紧的一端肯定设计更困难,这样使得对称式拱肋的设计施工难度较大;2)对称式拱肋结构在几乎所有的受力状态下都呈现出非对称变形,这说明在变宽路面拱桥上对称式拱肋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明显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适应变宽桥面的非对称拱肋结构,该拱肋结构设计施工简单,可靠性高,且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为实现此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适应变宽桥面的非对称拱肋结构,它包括第一拱肋、第二拱肋、设置在基础上的主梁,所述主梁前端至后端的宽度由窄均匀变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拱肋的一端与主梁前端的一侧刚性固定连接,第一拱肋的另一端与主梁后端的一侧刚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拱肋的一端与主梁前端的另一侧刚性固定连接,第二拱肋的另一端与主梁后端的另一侧刚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拱肋的一端与第二拱肋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拱肋的另一端与第二拱肋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拱肋与主梁之间均匀锚固有若干吊杆,所述第二拱肋与主梁之间也均匀锚固有若干吊杆。所述第一拱肋中部与第二拱肋中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拱肋的一端与第二拱肋的一端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第一拱肋中部与第二拱肋中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拱肋的一端与第二拱肋的一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拱肋与第二拱肋之间均匀刚性连接有若干道横向撑杆。所述第一拱肋和第二拱肋均为钢筋混凝土拱肋或钢管混凝土拱肋或钢结构拱肋。本技术通过设置与变宽路面拱桥相适应的上述非对称拱肋结构,使得变宽路面拱桥上的两对应拱肋的受力具有很好的均衡性。同时本技术能提高拱肋的极限承载能力。另外,本技术中两个拱肋之间的距离随着桥面的变宽而加大,不会出现现有对称式拱肋结构那种受力一端吃紧,一端宽松的情况,拱肋两端均匀受力,降低了拱肋设计施工的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基础、2—主梁、3—第一拱肋、4—第二拱肋、5—横向撑杆、6—吊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中1和图2所示的适应变宽桥面的非对称拱肋结构,它包括第一拱肋3、第二拱肋4、设置在基础1上的主梁2,所述主梁2前端至后端的宽度由窄均匀变宽,所述第一拱肋3的一端与主梁2前端的一侧刚性固定连接,第一拱肋3的另一端与主梁2后端的一侧刚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拱肋4的一端与主梁2前端的另一侧刚性固定连接,第二拱肋4的另一端与主梁2后端的另一侧刚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拱肋3的一端与第二拱肋4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拱肋3的另一端与第二拱肋4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拱肋3与主梁2之间均匀锚固有若干吊杆6,所述第二拱肋4与主梁2之间也均匀锚固有若干吊杆6。上述吊杆6的顶端与第一拱肋3或第二拱肋4锚固,吊杆6的底端与主梁2锚固。上述吊杆6的作用是将梁部承受的荷载传递到拱肋,从而发挥拱肋的作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拱肋3中部与第二拱肋4中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拱肋3的一端与第二拱肋4的一端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第一拱肋3中部与第二拱肋4中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拱肋3的一端与第二拱肋4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拱肋3与第二拱肋4之间均匀刚性连接有若干道横向撑杆5。上述横向撑杆5用于增加第一拱肋3与第二拱肋4之间的横向稳定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拱肋3和第二拱肋4均为钢筋混凝土拱肋或钢管混凝土拱肋或钢结构拱肋。以钢结构拱肋为例,拟用钢箱截面,为适应桥面变宽引起的受力不均和梁体刚度变化。可采用单箱分叉为两箱的构造形式,在分叉后的两箱间设一道开有多个圆孔的腹板,以使两箱能够共同受力,满足结构受力需要。吊杆6在拱肋上的锚固,对于分叉为两箱的部分锚固于下面分支箱体上。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应变宽桥面的非对称拱肋结构,它包括第一拱肋(3)、第二拱肋(4)、设置在基础(1)上的主梁(2),所述主梁(2)前端至后端的宽度由窄均匀变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拱肋(3)的一端与主梁(2)前端的一侧刚性固定连接,第一拱肋(3)的另一端与主梁(2)后端的一侧刚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拱肋(4)的一端与主梁(2)前端的另一侧刚性固定连接,第二拱肋(4)的另一端与主梁(2)后端的另一侧刚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拱肋(3)的一端与第二拱肋(4)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拱肋(3)的另一端与第二拱肋(4)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拱肋(3)与主梁(2)之间均匀锚固有若干吊杆(6),所述第二拱肋(4)与主梁(2)之间也均匀锚固有若干吊杆(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变宽桥面的非对称拱肋结构,它包括第一拱肋(3)、
第二拱肋(4)、设置在基础(1)上的主梁(2),所述主梁(2)前
端至后端的宽度由窄均匀变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拱肋(3)的
一端与主梁(2)前端的一侧刚性固定连接,第一拱肋(3)的另一
端与主梁(2)后端的一侧刚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拱肋(4)的一
端与主梁(2)前端的另一侧刚性固定连接,第二拱肋(4)的另一
端与主梁(2)后端的另一侧刚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拱肋(3)的
一端与第二拱肋(4)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拱肋(3)的另一
端与第二拱肋(4)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拱肋(3)与主
梁(2)之间均匀锚固有若干吊杆(6),所述第二拱肋(4)与主梁
(2)之间也均匀锚固有若干吊杆(6)。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福海饶少臣江荣丰曾敏任征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