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鹏惠专利>正文

无间隙双棘轮变速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82224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10:21
一种无间隙双棘轮变速自行车。主要解决现有自行车上坡骑行困难的问题。其特征在于:中轴(2)另一侧连接有左小链轮(5),后轴(4)另一侧连接有左大棘轮(6),右大链轮(1)与右小棘轮(3)直径比为二比一以上,左小链轮(5)与左大棘轮(6)直径比为一比二以上,右大链轮(1)与右小棘轮(3)间连接有链条,左小链轮(5)与左大棘轮(6)间连接有链条。该无间隙双棘轮变速自行车具有上坡骑行容易的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是无间隙双棘轮变速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人们代步和娱乐工具。自行车通过脚蹬、链轮和链条带动后轮转动行走。而现有自行车由于结构原因存在上坡骑行困难的问题,影响人们代步和娱乐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自行车上坡骑行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间隙双棘轮变速自行车。该无间隙双棘轮变速自行车具有上坡骑行容易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无间隙双棘轮变速自行车包括连接有脚蹬和右大链轮的中轴和连接有后轮和右小棘轮的后轴。中轴另一侧连接有左小链轮,后轴另一侧连接有左大棘轮,右大链轮与右小棘轮直径比为二比一以上,左小链轮与左大棘轮直径比为一比二以上,右大链轮与右小棘轮间连接有链条,左小链轮与左大棘轮间连接有链条。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无间隙双棘轮变速自行车由于采用中轴另一侧连接有左小链轮,后轴另一侧连接有左大棘轮,右大链轮与右小棘轮直径比为二比一以上,左小链轮与左大棘轮直径比为一比二以上,右大链轮与右小棘轮间连接有链条,左小链轮与左大棘轮间连接有链条的结构。在上坡骑行时,自动由左小链轮和左大棘轮带动后轮转动前行,利用左小链轮与左大棘轮二比一以上传动比,由小轮带大轮省力的特性,实现轻松上坡骑行,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所以说该无间隙双棘轮变速自行车具有上坡骑行容易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右大链轮,2-中轴,3-右小棘轮,4-后轴,5-左小链轮,6-左大棘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附图所示,该无间隙双棘轮变速自行车包括连接有脚蹬和右大链轮1的中轴2和连接有后轮和右小棘轮3的后轴4。中轴2另一侧连接有左小链轮5,后轴4另一侧连接有左大棘轮6,右大链轮1与右小棘轮3直径比为二比一以上,也就是说右大链轮1与右小棘轮3齿数比或传动比为二比一以上,左小链轮5与左大棘轮6直径比为一比二以上,也就是说左小链轮5与左大棘轮6齿数比或传动比为一比二以上,右大链轮1与右小棘轮3间连接有链条,左小链轮5与左大棘轮6间连接有链条。通过蹬踏使中轴2上大小链轮通过链条带动后轴4同轴上齿数不同的棘轮转动。当速度慢时,左小链轮5转动带动左大棘轮6驱动轮轴转动实现自行车前行运动,尤其是速度慢上坡时,此时右小棘轮3由于棘轮作用做被动转动,既右小棘轮3外盘速度快,而内盘速度慢些时,外盘旋转,右小棘轮3不起作用,当驱动轮盘速度逐渐加快时,此时右大链轮1带动右小棘轮3工作,这时同样道理如前所诉,这时右大链轮1由于棘轮作用处于从动状态,右小棘轮3空转,车速加快,此时实现自行车无间隙变速状态。实际使用时,将该无间隙双棘轮变速自行车由于通过蹬踏轮盘用力不同,速度慢时左小链轮5吃力带动后轴4上左大棘轮6运动,后轴4上右小棘轮3由于千斤的作用做空转,此时自行车上坡时可节省力气做慢速骑行,若速度快时右大链轮1吃力带动后轴4上右小棘轮3运动,后轴4上左大棘轮6由于千斤的作用做空转,此时自行车行驶时速度会自行提高,由于大小棘轮的互换运动达到自行车的平滑变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间隙双棘轮变速自行车,包括连接有脚蹬和右大链轮(1)的中轴(2)和连接有后轮和右小棘轮(3)的后轴(4),其特征在于:中轴(2)另一侧连接有左小链轮(5),后轴(4)另一侧连接有左大棘轮(6),右大链轮(1)与右小棘轮(3)直径比为二比一以上,左小链轮(5)与左大棘轮(6)直径比为一比二以上,右大链轮(1)与右小棘轮(3)间连接有链条,左小链轮(5)与左大棘轮(6)间连接有链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间隙双棘轮变速自行车,包括连接有脚蹬和右大链轮(1)的中轴(2)和连接有后轮和右小棘轮(3)的后轴(4),其特征在于:中轴(2)另一侧连接有左小链轮(5),后轴(4)另一侧连接有左大棘轮(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惠
申请(专利权)人:张鹏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