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带有型套的反重力浇注模具,包括上箱、下箱,所述上箱和下箱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所述的上箱、下箱的各侧面分别设有起模杆,在所述的上箱各侧面的上端设有一出水孔、下端设有一进水孔;在所述上箱的形心位置设有中央浇注道,在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央浇注道由中央浇注道拼块一、中央浇注道拼块二组成;一暗浇道平分位于上下箱体之间;在所述上箱上均匀分布多个型套,各型套均由型套拼块一和型套拼块二组成,中央浇注道通过暗浇道与周围各型套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合金内部因杂质产生的缺陷,实现同一模具铸造相同工艺、不同尺寸的铸件,降低金属型铸造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带有型套的反重力浇注模具,包括上箱、下箱,所述上箱和下箱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所述的上箱、下箱的各侧面分别设有起模杆,在所述的上箱各侧面的上端设有一出水孔、下端设有一进水孔;在所述上箱的形心位置设有中央浇注道,在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央浇注道由中央浇注道拼块一、中央浇注道拼块二组成;一暗浇道平分位于上下箱体之间;在所述上箱上均匀分布多个型套,各型套均由型套拼块一和型套拼块二组成,中央浇注道通过暗浇道与周围各型套相连。本技术能够减少合金内部因杂质产生的缺陷,实现同一模具铸造相同工艺、不同尺寸的铸件,降低金属型铸造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专利说明】一种带有型套的反重力浇注模具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金属材料浇铸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型套的反重力浇注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公用的用于金属型铸造模具或水冷铸造模具,是一套模具只能做固定的尺寸工艺的设计样,如果需要其他尺寸样品,则需要设计另外单独的模具进行浇注,费时费力而且不经济。由于铸造过程前后的缺陷,极易在金属液中残存杂质,或浮于表面或存在于金属液底部,采用聚渣剂以及手工打渣的方式都不能完全消除杂质对其铸件性能带来的影响,甚至可能铸成废件,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铸件性能。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工作人员针对浇注模具进行了不断改进,如CN203155945U公开的“一种浇注模具”,包括冒口、上模、上模内的直浇道、进料孔、下模和下模内的横浇道,所述上模安装在下模上方,所述冒口安装在上模上方,且与直浇道相连接,所述直浇道与横浇道相连接,所述上模内设有一个以上的模具体,所述模具体上方设有排气孔,所述上模内的模具体底部与进料孔相连。该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和反重力浇注技术,能够一次性快速浇铸多个模型的模具,效率更高,产品杂质更少,但是该结构中的模具体只能铸造相同尺寸的铸件,不能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铸件,因此,该结构仍然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型套的反重力浇注模具,它能够减少合金内部因杂质产生的缺陷,实现同一模具铸造相同工艺、不同尺寸的铸件,降低金属型铸造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型套的反重力浇注模具,包括上箱、下箱,所述上箱安装在下箱的上方并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所述的上箱、下箱的各侧面分别设有起模杆,在所述的上箱各侧面的上端设有一出水孔、下端设有一进水孔;在所述上箱的形心位置设有中央浇注道,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央浇注道由中央浇注道拼块一、中央浇注道拼块二组成;一暗浇道平分位于上下箱体之间;在所述上箱上均匀分布多个型套,各型套均由型套拼块一和型套拼块二组成;中央浇注道通过暗浇道与周围各型套相连。进一步,在所述的上箱和下箱各侧面紧贴边缘分别设有对称的两个紧固凸台,该紧固凸台的中央设有相互贯通的螺纹孔。进一步,所述的型套和中央浇注道外周分别设有纵向平直面,所述平直面对应于暗浇道的交界位置,并垂直于暗浇道,该平直面的设置能够有效确定型套和中央浇注与暗浇道的位置关系,并且方便起模。进一步,所述上箱上的多个型套外径相同。进一步,所述的型套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水冷型套或金属型套。进一步,所述的上箱和下箱的截面呈三角形。进一步,所述的起模杆位于上箱、下箱各侧面的中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浇注时金属溶液经由中央浇注口通过暗浇道反向流入型套中,杂质大多留在中央浇注道以及下方的暗浇道,明显提高周围型套内部的铸件质量,降低缺陷杂质;再加上,各个型套可以根据使用者不同要求设计不同尺寸型套,中央浇注道可以根据使用者不同的浇注数量要求进行选取,这样就可以通过改变设计型套内径的方式实现同一模具铸造相同工艺不同尺寸的铸件,从而降低金属型铸造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为图1俯视图;图3为图1主视图;图4为图2中的A-A的剖视图;图5A1、图5A2和图5B1、图5B2为中央浇注道拼块二两个可选附件的结构图;图6A1、图6A2和图6B1、图6B2为中央浇注道拼块一两个可选附件的结构图;图7A和图7B为所设计水冷型套一的结构图;图8A和图8B为所设计水冷型套二的结构图。图中:1_上箱,2-下箱,3-起模杆,4-出水孔,5-进水孔,6-中央浇注道,61-中央浇注道拼块一,62-中央浇注道拼块二,7-暗浇道,8-型套,81-型套拼块一,82-型套拼块二,9-紧固凸台,10-螺纹孔,11-金属型套,12-水冷型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4所示的一种带有型套的反重力浇注模具,包括上箱1、下箱2,所述上箱I安装在下箱2的上方并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所述的上箱、下箱的各侧面分别设有起模杆3,在所述的上箱各侧面的上端设有一出水孔4、下端设有一进水孔5 ;在所述上箱的形心位置设有中央浇注道6,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央浇注道6由中央浇注道拼块一 61、中央浇注道拼块二 62组成;一暗浇道7平分位于上下箱体之间;在所述上箱上均匀分布多个型套8,各型套均由型套拼块一 81和型套拼块二 82组成;中央浇注道6通过暗浇道7与周围各型套8相连。进一步,在所述的上箱和下箱各侧面紧贴边缘分别设有对称的两个紧固凸台9,该紧固凸台9的中央设有相互贯通的螺纹孔10。进一步,所述的型套8和中央浇注道6外周分别设有纵向平直面,所述平直面对应于暗浇道7的交界位置,并垂直于暗浇道7,该平直面的设置能够有效确定型套和中央浇注与暗浇道的位置关系,并且方便起模。进一步,所述上箱上的多个型套8外径相同。进一步,所述的型套8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水冷型套12或金属型套11。进一步,所述的上箱I和下箱2的截面呈三角形。进一步,所述的起模杆3位于上箱1、下箱2各侧面的中部。工作时,首先将下箱2放在一水平台上,将型套8的两个拼块相互配合插入下箱,将中央浇注道6的两个拼块放稳,各水平面分别与暗浇道垂直,再将上箱I套入,将上箱和下箱的紧固凸台9对应配合,再通过螺母固定卡紧上下箱。如需水冷,则利用水冷型套12浇注,参见图7-8所示的两种水冷型套12,在上箱侧面的进水孔4和出水孔5插入水管,从而实现各型套内部水循环。再将金属熔液从中央浇注道6倒入,熔液经由中央浇注道通过暗浇道8反向流入各个型套8中,通过反重力作用,杂质大多留在中央浇注道以及下方的暗浇道,明显提高周围三个型套内部的铸件质量,降低缺陷杂质。另外,参见图5A1、图5A2和图5B1、图5B2,图6A1、图6A2和图6B1、图6B2,图7A和图7B,图8A和图8B,各个型套可以根据使用者不同要求设计不同尺寸型套,中央浇注道可以根据使用者不同的浇注数量要求进行选取,从而降低金属型铸造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当需要浇注一个件的时候,选择两个向下凸槽和一个向上凹槽的相配合;当需要浇注两个件的时候,选择一个向下凸的槽和两个向上凹的槽配合;需要浇注三个件时,选择全都是向上凹的槽即可。它们都是各两个件,而同一"Iv件又显本了两个面,如图5A1和图5A2,同样图5B1和图5B2等也是。【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型套的反重力浇注模具,包括上箱(I)、下箱(2),所述上箱安装在下箱的上方并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所述的上箱、下箱各侧面分别设有起模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型套的反重力浇注模具,包括上箱(1)、下箱(2),所述上箱安装在下箱的上方并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所述的上箱、下箱各侧面分别设有起模杆(3),在所述的上箱各侧面的上端设有一出水孔(4)、下端设有一进水孔(5);在所述上箱的形心位置设有中央浇注道(6),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央浇注道由中央浇注道拼块一(61)、中央浇注道拼块二(62)组成;一暗浇道(7)平分位于上下箱体之间;在所述上箱上围绕中央浇注道均匀分布多个型套(8),各型套均由型套拼块一(81)和型套拼块二(82)组成;中央浇注道通过暗浇道与周围各型套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烁,贾琨,郭培涛,张娱,张藜娜,刘芬,吴世强,张桔荣,
申请(专利权)人:张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