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润滑油调和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79494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润滑油调和釜,包括釜体、釜体底座、搅拌器、搅拌器动力装置、电加热装置,所述釜体安装在釜体底座上,所述搅拌器动力装置安装在釜体顶部,所述搅拌器的一端安装在搅拌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另一端伸入釜体内部;所述釜体的底面是向下凹的球形面,釜体内侧壁和底部的内表面有玻璃纤维保温层,玻璃纤维保温层内设置有钢内胆,所述钢内胆底部与玻璃纤维保温层之间形成电加热装置安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保温层与釜体之间还设有真空隔热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和换取十分方便;采用真空隔热板,可大幅度降低导热系数,小于0.035w/(㎡.k),并且不含有任何OD材料,具有环保和高效节能的特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润滑油调和釜,包括釜体、釜体底座、搅拌器、搅拌器动力装置、电加热装置,所述釜体安装在釜体底座上,所述搅拌器动力装置安装在釜体顶部,所述搅拌器的一端安装在搅拌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另一端伸入釜体内部;所述釜体的底面是向下凹的球形面,釜体内侧壁和底部的内表面有玻璃纤维保温层,玻璃纤维保温层内设置有钢内胆,所述钢内胆底部与玻璃纤维保温层之间形成电加热装置安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保温层与釜体之间还设有真空隔热板。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和换取十分方便;采用真空隔热板,可大幅度降低导热系数,小于0.035w/(㎡.k),并且不含有任何OD材料,具有环保和高效节能的特性。【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润滑油调和釜
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行业的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润滑油调和釜。
技术介绍
目前,在石油化工领域,随时国内外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润滑油产品的性能要求也被提高;而在润滑油的调和过程中,往往需要加入一种或者多种添加剂来改善润滑油的特定性能,然后调和的目的还是为了改善润滑油的种类和质量,从而得到客户最终所需的润滑油。然而现有润滑油生产用调和釜一般为介质加热,导致能耗高,整个釜体的保温性差,而且电加热装置的安装和维护不方便。例如申请号为201220576496.3的中国技术专利“润滑油生产用调和釜”,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调和釜,涉及润滑油生产设备,具体涉及润滑油生产用调和釜。包括调和釜罐体,调和釜罐体安装于支座上,在调和釜罐体顶部上方设置有搅拌器动力装置,搅拌器动力装置连接调和釜罐体轴心位置的搅拌器;调和釜罐体底面是向下凹的球形面,在调和釜罐体内侧壁和底部的内表面有玻璃纤维保温层,玻璃纤维保温层内设置有钢内胆,钢内胆底面是平面,在钢内胆底部与玻璃纤维保温层之间设置有一个环形的支撑体,支撑体支撑于钢内胆底面的周边,支撑体中间设置有电加热装置。但是此专利的不足在于,电加热装置的安装复杂,不方便换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润滑油调和釜。本技术采用将电加热装置夹持的方式来固定,结构简单,安装和换取十分方便;采用真空隔热板,因此导热系数可大幅度降低,小于0.035w/ ( Hf.k),保温性能得到加强,并且不含有任何OD材料,具有环保和高效节能的特性。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润滑油调和釜,包括釜体、釜体底座、搅拌器、搅拌器动力装置、电加热装置,所述釜体安装在釜体底座上,所述搅拌器动力装置安装在釜体顶部,所述搅拌器的一端安装在搅拌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另一端伸入釜体内部;所述釜体的底面是向下凹的球形面,釜体内侧壁和底部的内表面有玻璃纤维保温层,玻璃纤维保温层内设置有钢内胆,所述钢内胆底部与玻璃纤维保温层之间形成电加热装置安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内胆底部设有夹持件,所述电加热装置通过夹持件夹持在电加热装置安装腔内;所述玻璃纤维保温层与釜体之间还设有真空 隔热板。所述真空隔热板为由填充芯材与真空保护表层复合而成的真空隔热板。所述夹持件包括两根对称设置在钢内胆底部的夹持杆,所述两根夹持杆中至少一根夹持杆为可转动夹持杆。所述可转动的夹持杆上设有转动轴,钢内胆底部设有转动槽,转动槽上设有挡片,可转动的夹持杆通过转动轴安装在转动槽内固定在钢内胆底部上。所述夹持杆的形状为“L”形。所述钢内胆的底面是平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本技术采用将电加热装置夹持的方式来固定,结构简单,安装和换取十分方便;采用真空隔热板,因此导热系数可大幅度降低,小于0.035w/( Hf.k),保温性能得到加强,并且不含有任何OD材料,具有环保和高效节能的特性。2、本技术采用持件包括两根对称设置在钢内胆底部的夹持杆,所述两根夹持杆中至少一根夹持杆为可转动夹持杆;可转动夹持杆通过转动可以实现放开状态和夹持状态,使用起来十分方便。3、本技术采用所述可转动的夹持杆上设有转动轴,钢内胆底部设有转动槽,可转动的夹持杆通过转动轴安装在转动槽内固定在钢内胆底部上;可在钢内胆装入釜体前就将电加热装置固定在钢内胆上,并且安装好;转动槽上设有挡片可以防止转动轴脱落。4、本技术采用所述夹持杆的形状为“L”形,“L”形夹持杆可以为电加热装置提供一些底部支撑,有效防止电加热装置脱落的情况发生。【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位置放大图图中标记:1、釜体,2、釜体底座,3、搅拌器,4、搅拌器动力装置,5、电加热装置,6、玻璃纤维保温层,7、钢内胆,8、夹持杆,9、转动轴,10、挡片,11、真空隔热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新型润滑油调和釜,包括釜体1、釜体底座2、搅拌器3、搅拌器动力装置4、电加热装置5,所述釜体I安装在釜体底座2上,所述搅拌器动力装置4安装在釜体I顶部,所述搅拌器3的一端安装在搅拌器动力装置4的输出轴上,另一端伸入釜体I内部;所述釜体I的底面是向下凹的球形面,釜体I内侧壁和底部的内表面有玻璃纤维保温层6,玻璃纤维保温层6内设置有钢内胆7,所述钢内胆7底部与玻璃纤维保温层6之间形成电加热装置安装腔,所述钢内胆7底部设有夹持件,所述电加热装置5通过夹持件夹持在电加热装置安装腔内;所述玻璃纤维保温层6与釜体I之间还设有真空隔热板11。本技术中,所述真空隔热板为由填充芯材与真空保护表层复合而成的真空隔热板。本技术中,所述夹持件包括两根对称设置在钢内胆底部的夹持杆8,所述两根夹持杆8中一根夹持杆为可转动夹持杆,则另一根为不可转动夹持杆。本技术中,所述可转动的夹持杆上设有转动轴9,钢内胆7底部设有转动槽,转动槽9上设有挡片10,可转动的夹持杆通过转动轴9安装在转动槽内固定在钢内胆7底部上。本技术中,所述夹持杆8的形状为“L”形。本技术中,所述钢内胆7的底面是平面。实施例2:一种新型润滑油调和釜,包括釜体1、釜体底座2、搅拌器3、搅拌器动力装置4、电加热装置5,所述釜体I安装在釜体底座2上,所述搅拌器动力装置4安装在釜体I顶部,所述搅拌器3的一端安装在搅拌器动力装置4的输出轴上,另一端伸入釜体I内部;所述釜体I的底面是向下凹的球形面,釜体I内侧壁和底部的内表面有玻璃纤维保温层6,玻璃纤维保温层6内设置有钢内胆7,所述钢内胆7底部与玻璃纤维保温层6之间形成电加热装置安装腔,所述钢内胆7底部设有夹持件,所述电加热装置5通过夹持件夹持在电加热装置安装腔内;所述玻璃纤维保温层6与釜体I之间还设有真空隔热板11。本技术中,所述真空隔热板为由填充芯材与真空保护表层复合而成的真空隔热板。本技术中,所述夹持件包括两根对称设置在钢内胆底部的夹持杆8,所述两根夹持杆8均为可转动夹持杆。本技术中,所述可转动的夹持杆上设有转动轴9,钢内胆7底部设有转动槽,转动槽9上设有挡片10,可转动的夹持杆通过转动轴9安装在转动槽内固定在钢内胆7底部上。本技术中,所述夹持杆8的形状为“L”形。本技术中,所述钢内胆7的底面是平面。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得到的其它实施例均应落入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润滑油调和釜,包括釜体(1)、釜体底座(2)、搅拌器(3)、搅拌器动力装置(4)、电加热装置(5),所述釜体(1)安装在釜体底座(2)上,所述搅拌器动力装置(4)安装在釜体(1)顶部,所述搅拌器(3)的一端安装在搅拌器动力装置(1)的输出轴上,另一端伸入釜体(1)内部;所述釜体(1)的底面是向下凹的球形面,釜体(1)内侧壁和底部的内表面有玻璃纤维保温层(6),玻璃纤维保温层(6)内设置有钢内胆(7),所述钢内胆(7)底部与玻璃纤维保温层(6)之间形成电加热装置安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内胆(7)底部设有夹持件,所述电加热装置(5)通过夹持件夹持在电加热装置安装腔内;所述玻璃纤维保温层(6)与釜体(1)之间还设有真空隔热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昌国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德阳昌盛至轩石油化工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