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离合器多速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73878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3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四离合器多速变速器。变速器具有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带有四个输入扭矩传递机构以实现通过行星齿轮组至副轴传动装置的扭矩流动,所述输入扭矩传递机构例如是摩擦离合器。该变速器包括输入构件、输出构件、一对行星齿轮组、具有四个输入离合器的输入离合器组件、以及副轴传动装置。所述副轴传动装置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行星齿轮组并且包括:三个共面互啮齿轮组;第一和第二副轴;第一中间轴;以及与输入轴同心的第二和第三中间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可选择性地连接到一对行星齿轮组和副轴传动装置的四输入离合器的多速变速器。
技术介绍
典型多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使用两个摩擦离合器和多个爪式离合器/同步器的组合以通过在一个摩擦离合器和另一摩擦离合器之间交替来实现“动力接通”或动态换档,其中同步器在实际执行动态换档之前针对即将到来的比(oncoming ratio)而被“预先选择”。“动力接通”换档意味着,在执行换档之前来自发动机的扭矩流不必被中断。该概念通常使用副轴齿轮与不同的专用齿轮对或齿轮组来实现每个前进速度比(例外是,在后轮驱动应用中能够实现直接传动比)。因此,在该典型设计中需要的齿轮的总数量是前进速度比的数量的两倍与用于倒档的三之和。这使得尤其在具有相对大数量的前进速度比的变速器中必需大量所需的齿轮对。因此,需要一种使用齿轮对的更紧凑有效的变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一种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具有一对行星齿轮组,该对行星齿轮组带有四输入扭矩传递机构(例如,摩擦离合器)以实现通过该对行星齿轮组至副轴传动装置的扭矩流动。该变速器包括输入构件、输出构件、一对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扭矩传递机构的四输入离合器组件、以及副轴传动装置。该对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四输入离合器组件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扭矩传递机构均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输入构件与该对行星齿轮组的构件中的相应不同构件连接。所述副轴传动装置操作地连接到该对行星齿轮组,并且包括:三组共面互啮齿轮;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和第三中间轴;多个同步器;以及第一和第二副轴。第一中间轴连接到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构件以便共同旋转。第二中间轴连接到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件以便共同旋转。第三中间轴连接到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以便共同旋转。第一和第二副轴从所述中间轴径向偏离,并且通常平行于所述中间轴。所述多个同步器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共面齿轮组的齿轮中的选定齿轮联接到所述轴中的选定轴以便共同旋转,以由此将扭矩从所述行星齿轮组沿所述轴和所述共面互啮齿轮组传递到所述输出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副轴均具有可旋转地固定到相应副轴的副轴传动齿轮。所述副轴传动齿轮均与连接到输出构件的输出传动齿轮啮合。所述行星齿轮组可以是伞齿轮组、简单小齿轮或双小齿轮(复合)行星齿轮组。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通过使用制动器可实现倒档扭矩比,所述制动器将所述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件选择性地连接到固定构件以获得倒档扭矩比,由此免除对专用互啮齿轮组的需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方案1. 一种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输入构件;输出构件;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的第一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的第二行星齿轮组,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连接到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连接到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扭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组件,每个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构件中的相应不同构件连接;第一中间轴,所述第一中间轴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连接以便共同旋转;第二中间轴,所述第二中间轴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连接以便共同旋转,其中,所述第二中间轴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同心;第三中间轴,所述第三中间轴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连接以便共同旋转,其中,所述第三中间轴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同心;从所述中间轴径向偏离的第一副轴;从所述中间轴径向偏离的第二副轴;第一副轴传动齿轮,所述第一副轴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副轴连接以便共同旋转并且与所述输出构件连通以将扭矩从所述第一副轴传递到所述输出构件;第二副轴传动齿轮,所述第二副轴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副轴连接以便共同旋转并且与所述输出构件连通以将扭矩从所述第二副轴传递到所述输出构件;至少三个共面互啮齿轮组,其中所述至少三个共面互啮齿轮组的齿轮中的至少一个齿轮固定到所述中间轴中的至少一个以便共同旋转;以及多个同步器,其中所述多个同步器中的至少一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至少三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的至少一个齿轮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副轴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以便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副轴中的至少一个共同旋转,由此将扭矩从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通过所述中间轴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所述共面互啮齿轮组中的至少一组传递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副轴中的至少一个。方案2. 根据方案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是太阳轮,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是行星架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是齿圈。方案3. 根据方案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件可旋转地支撑一组行星齿轮,且其中,该组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和齿圈互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件可旋转地支撑一组行星齿轮,且其中,该组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和齿圈互啮。方案4. 根据方案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中间轴连接到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以便共同旋转。方案5. 根据方案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二中间轴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件以便共同旋转。方案6. 根据方案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所述第二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三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所述第四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方案7. 根据方案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至少三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的两个均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方案8. 根据方案7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至少三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的一个包括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方案9. 根据方案8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至少三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的一个的第一齿轮固定地连接到所述第一中间轴,所述至少三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的另两个的第一齿轮固定地连接到所述第三中间轴。方案10. 根据方案8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至少三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的两个的第二齿轮可选择性地接合到所述第一副轴,所述至少三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的其余一个的第二齿轮可选择性地接合到所述第二副轴。方案11. 根据方案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多个同步器还包括第一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用于将所述至少三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的第一个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副轴。方案12. 根据方案1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多个同步器还包括第二同步器,所述第二同步器用于将所述至少三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的第二个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副轴。方案13. 根据方案1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多个同步器还包括第三同步器,所述第三同步器用于将所述至少三个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0/201310550209.html" title="四离合器多速变速器原文来自X技术">四离合器多速变速器</a>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08 US 13/6722811.一种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
输入构件;
输出构件;
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的第一行星齿轮组;
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的第二行星齿轮组,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连接到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连接到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
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扭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组件,每个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构件中的相应不同构件连接;
第一中间轴,所述第一中间轴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连接以便共同旋转;
第二中间轴,所述第二中间轴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连接以便共同旋转,其中,所述第二中间轴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同心;
第三中间轴,所述第三中间轴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连接以便共同旋转,其中,所述第三中间轴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同心;
从所述中间轴径向偏离的第一副轴;
从所述中间轴径向偏离的第二副轴;
第一副轴传动齿轮,所述第一副轴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副轴连接以便共同旋转并且与所述输出构件连通以将扭矩从所述第一副轴传递到所述输出构件;
第二副轴传动齿轮,所述第二副轴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副轴连接以便共同旋转并且与所述输出构件连通以将扭矩从所述第二副轴传递到所述输出构件;
至少三个共面互啮齿轮组,其中所述至少三个共面互啮齿轮组的齿轮中的至少一个齿轮固定到所述中间轴中的至少一个以便共同旋转;以及
多个同步器,其中所述多个同步器中的至少一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至少三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的至少一个齿轮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副轴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以便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副轴中的至少一个共同旋转,由此将扭矩从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通过所述中间轴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所述共面互啮齿轮组中的至少一组传递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副轴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是太阳轮,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是行星架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是齿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件可旋转地支撑一组行星齿轮,且其中,该组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和齿圈互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件可旋转地支撑一组行星齿轮,且其中,该组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和齿圈互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中间轴连接到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以便共同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二中间轴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件以便共同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所述第二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三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W菲利普斯CE凯里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