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69978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3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触控显示器,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导光板体。导光板体包括一导光基板、一触控薄膜以及一缓冲层。触控薄膜设置于导光基板的一第一表面,用以感应使用者的手指或其他指向器的位置。缓冲层设置于导光基板与触控薄膜之间,用以阻隔导光基板与触控薄膜。利用导光基板设置触控薄膜,无须增设塑胶基板以设置触控薄膜,因此触控显示器更加薄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揭露一种触控显示器,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导光板体。导光板体包括一导光基板、一触控薄膜以及一缓冲层。触控薄膜设置于导光基板的一第一表面,用以感应使用者的手指或其他指向器的位置。缓冲层设置于导光基板与触控薄膜之间,用以阻隔导光基板与触控薄膜。利用导光基板设置触控薄膜,无须增设塑胶基板以设置触控薄膜,因此触控显示器更加薄化。【专利说明】触控显示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器,尤其涉及一种导光基板上具有触控薄膜的触控显示器。
技术介绍
显示器应用于许多常见的电子装置,例如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装置的屏幕,用以显示图像或是人机互动操作介面,以便于使用者控制电子装置。为了达到良好的人机互动效果,而让使用者能够更加直觉的操作电子装置,目前市面上部分的显示器具有触控功能。借由手指或其他指向器接触显示器,使用者无须额外装设其他人机介面装置,例如鼠标、键盘等,即可轻松操作电子装置。上述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器被称为触控显示器。现有的触控显示器包括一保护板、一触控板、一导光板以及一显示面板,其中保护板设置于触控显示器的最上层,用以保护触控板、导光板以及显示面板不受到外界的破坏。触控板设置于导光板与显示面板的上方,用以感应使用者的手指或其他指向器的位置。目前常见的触控板大多是通过涂附或网点印刷等方式,将一个或多个电极层设置于一塑胶基板上。导光板用以传导光线以提升触控显示器的亮度,而显示面板用以显示图像或是人机互动操作介面。依据显示面板的不同特性,导光板可选择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上方而成为前光式照光,或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下方而成为背光式照光。由上述内容可知,触控显示器是由许多板体互相叠合而制成。然而,触控板的塑胶基板本身具有一定厚度,若将触控板置于触控显示器中,则势必将导致触控显示器的总体高度增加,进而使得应用触控显示器的电子装置无法更进一步小型化,而对电子装置的市场竞争力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型触控显示器。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不器,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导光板体,包括:—导光基板,用以传导光线;一触控薄膜,设置于导光基板的一第一表面,其中触控薄膜包括一第一电极层、一第二电极层以及一间隔层,且间隔层位于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以及一缓冲层,设置于导光基板与触控薄膜之间,用以阻隔导光基板与触控薄膜。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Panel)。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为电子纸显示面板(Electronic PaperPaneDo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由碳纳米管(CarbonNanotubes)组成。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由纳米银(Nano Silver)组成。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导光基板的第一表面为导光基板的一上表面。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导光基板的第一表面为导光基板的一下表面。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触控显示器更包括一光源,且光源设置于导光基板的一侧。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缓冲层的折射率介于I与导光基板的折射率之间。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缓冲层的材质为光学胶(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或光学胶脂(Optical Clear Resin, OCR)。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触控显示器更包括一保护板。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保护板包括一塑胶基板以及一抗眩薄膜。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导光板体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上方。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导光板体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下方。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触控显示器更包括一反射板设置于导光板体的下方。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导光板体更包括一微结构层,其中微结构层设置于导光基板的一第二表面,导光基板的第二表面位于导光基板的第一表面的对面。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微结构层由UV漆所构成。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微结构层热压成形于导光基板的第二表面。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不器,包括:一保护板;一显示面板,设置于保护板的下方;一导光板体,设置于保护板与显示面板之间,包括:一导光基板,用以传导光线;一触控薄膜,设置于导光基板的一上表面,其中触控薄膜包括一第一电极层、一第二电极层以及一间隔层,且间隔层位于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一缓冲层,设置于导光基板与触控薄膜之间,用以阻隔导光基板与触控薄膜;以及—微结构层,设置于导光基板的一下表面;以及一光源,设置于导光基板的一侧。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Panel)。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为电子纸显示面板(Electronic PaperPaneDo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由碳纳米管(CarbonNanotubes)组成。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由纳米银(Nano Silver)组成。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缓冲层的折射率介于I与导光基板的折射率之间。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缓冲层的材质为光学胶(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或光学胶脂(Optical Clear Resin, OCR)。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保护板包括一塑胶基板以及一抗眩薄膜。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微结构层由UV漆所构成。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微结构层热压成形于导光基板的下表面。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器,包括:一保护板;一显示面板,设置于保护板的下方;一导光板体,设置于保护板的下方,包括;一导光基板,用以传导光线;一触控薄膜,设置于导光基板的一下表面,其中触控薄膜包括一第一电极层、一第二电极层以及一间隔层,且间隔层位于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一缓冲层,设置于导光基板与触控薄膜之间,用以阻隔导光基板与触控薄膜;以及—微结构层,设置于导光基板的一下表面;以及一光源,设置于导光基板的一侧。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Panel)。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为电子纸显示面板(Electronic PaperPaneDo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由碳纳米管(CarbonNanotubes)组成。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由纳米银(Nano Silver)组成。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缓冲层的折射率介于I与导光基板的折射率之间。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缓冲层的材质为光学胶(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或光学胶脂(Optical Clear Resin, OCR)。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保护板包括一塑胶基板以及一抗眩薄膜。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微结构层由UV漆所构成。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微结构层热压成形于导光基板的上表面。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不器,包括:一保护板;一显示面板,设置于保护板的下方;—导光板体,设置于显不面板的下方,包括:—导光基板,用以传导光线;一触控薄膜,设置于导光基板的一上表面,其中触控薄膜包括一第一电极层、一第二电极层以及一间隔层,且间隔层位于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缓冲层,设置于导光基板与触控薄膜之间,用以阻隔导光基板与触控薄膜;以及—微结构层,设置于导光基板的一下表面;一光源,设置于导光基板的一侧;以及一反射板,设置于导光板体的下方。于一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导光板体,包括:一导光基板,用以传导光线;一触控薄膜,设置于该导光基板的一第一表面,其中该触控薄膜包括一第一电极层、一第二电极层以及一间隔层,且该间隔层位于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以及一缓冲层,设置于该导光基板与该触控薄膜之间,用以阻隔该导光基板与该触控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仲渊何昕颐林俊佑
申请(专利权)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