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平压模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6295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平压模切机,由预纸堆、给纸、模切和收纸等部件组成,其特征是:凸轮间歇传动机构装置3A之传动副为齿轮副,齿轮19、20和20A、21装在固定于墙板26上的偏心轴25、24、23上、并各由两列轴承支承,齿轮22装在凸轮间歇机构3B的输入轴16上,齿轮18装在减速机构12A的输出轴12上;传纸链条的导向导轨镶嵌有改性增强尼龙条,用螺钉固定在导轨上;间歇机构采用的三片式一分度平行凸轮间歇机构其凸轮30的动程角θ↓[h]=248°。(*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平压模切机,适用于纸张、纸板的模切、压痕和冷压凸作业。一般模切机由预纸堆1、给纸部件2、模切部件3及收纸部件4等几部分组成(见附附图说明图1)。其基本工作原理为待模切、压痕的纸板置于预纸堆1上,模切时凸轮间歇机构带动链条一链轮,将被切纸板传送到模具上方,模具顶起,将纸张压制成固定的形状,再由链条及叼纸机构将模切好的纸板传送到收纸部件4上,将多余的边角去掉。其生产率普遍在6000张/小时左右,国外产品个别能达到7000-8000张/小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设备的生产率、减少振动、降低噪声,必须解决现有产品存在的以下几个问题1、模切部件3上的凸轮间歇机构传动装置3A的传动副(见图2)一种是采用链条一链轮传动形式,另一种是用齿形皮带一齿形皮带轮传动方式。前者由于是半刚性断续传动,因此允许的转速不能太高,而且在速度较高情况下振动及噪声较大,因而生产率较低;而后者虽系用皮带柔性连续传动,噪声较低,但在要求速度高的情况,由于皮带有弹性,易产生抖动,进而使设备振动加剧,这样生产率也上不去。一般上述两者传动方式,其生产率只能在6000张/小时。2、收纸部件4之传纸链条的导向导轨5A(见图3、4),导轨采用的是金属导轨条,经切削加工成型后分段用螺钉5-3固定在墙板8上。由于是金属导轨,在链条-链轮副高速运动中,链片与导向导轨条接触中,不仅产生摩擦,而且振动噪声也很大,因而降低了链条及导向导轨条的寿命,进而限制了设备生产率的提高,因为速度越快,磨损越厉害,噪声及振动也越大。3、模切部件3上的凸轮间歇机构(即送纸机构之步进运动传动箱,简称传动箱,下同)3B(见图2)。模切机送纸机构由电机12驱动经凸轮间歇机构传动装置3A上的传动副(这里为皮带、皮带轮),输送到传动箱3B上的输入轴16后,经变换为间歇分度运动,并由传动箱输出轴17、链轮6、7和链条9带动牙排10作有间歇的步进运动,牙排10即压送纸板以供其它机构对纸板进行加工。因此对提供步进运动的传动箱3B首先要保证整机满足工艺要求,要有严格的动静比K=θh/(360°-θh);其次输出分度角应尽可能大,以满足大进给量送纸的高效要求;第三送纸运动要求平稳,无冲击、噪声低,有良好的运动及动力特性;最后送纸步长精度或模切精度应小于0.2mm。但以往的模切机的步进运动由连杆、不完全齿轮(如扇形齿轮)等组台机构来实现,结构复杂噪声大,且不能比较理想地实现模切机对送纸机构的上述要求。而圆柱分度凸轮机构、滚子——齿式分度凸轮机构(见附图5)及三分度两片式平行分度凸轮机构(见附图6及7),也曾在一些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上应用,虽然这几种凸轮步进运动机构比较好地改进了送纸机构的运动和动力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送纸步进频率(即生产率,下同),但由于它们不能实现较少分度数或较大进给量运动,仍不十分理想,且生产率大都局限在6000张/小时左右。目前日本在最近的全自动模切机上,采用了新型的一分度三片式平行分度凸轮间歇机构作为进纸步进传动机构,它除了具有一般凸轮步进运动机构的优点外,还具有输出分度角为360°(即分度为1),可最大限度地驱动步进链条作大进给量运动的优点。但由于其凸轮动程角θh(即为完成从动滚子一个升程,凸轮所应转过的角度)小,θh只有180°-210°,造成冲击及噪声大、生产率也不高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冲击大,振动、噪声大,生产率低的缺点,并提供一种自动平压模切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平压模切机,由预纸堆、给纸、模切和收纸等部件组成,其特征是A、凸轮间歇机构传动装置3A之传动副为齿轮副,齿轮19、20和20A、21分别装在固定于墙板26上的偏心轴25、24、23上,并分别用两列轴承27支承,齿轮22装在凸轮间歇机构3B的输入轴16上,齿轮18装在减速机构12A的输出轴13上。B、传纸链条9的导向导轨5A上镶嵌有改性增强尼龙条5-1,并用螺钉5-2固定在导轨5A上。C、凸轮间歇机构3B采用的三片式一分度平行凸轮间歇机构其凸轮30的动程角θh=248°,且在220°-248°处设有变曲率过渡曲线。前述的模切机,链条9的导向导轨5A上的改性增强尼龙条5-1用粘接剂固定在导向导轨5A上。前述的模切机,导向导轨5A整体用改性增强尼龙制成,并用螺钉5-3固定在墙板8上。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凸轮间歇机构传动部件传动副采用了齿轮副,收纸部分及模切部分上的纸张传送装置中的链条导向导轨采用了镶嵌改性增强尼龙条,且模切部分采用的三片式一分度平行凸轮间歇机构(见附图14、15),其凸轮动程角较大,即θh=248°,同时在220°-248°处设有变曲率的过渡曲线,因此整机运转速度高,且平稳、噪声低,生产率高,其生产率最高可达9000张/小时。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自动模切机的总体布置图,它由预纸堆1、给纸部件2、模切部件3及收纸部件4等组成,其中6、7为链轮,9为链条,5A为链条9的导向导轨,8是墙板。图2为现有技术之模切机送纸机构工作原理图。其工作原理为模切机送纸机构由电机12驱动,经凸轮间歇机构传动装置3A上的传动副(这里为皮带轮13、15及皮带14)传至凸轮间歇机构(简称传动箱,下同)3B上输入轴16后,变换为间歇分度运动,并由传动箱输出轴17带动链轮6、链条9、链轮7带动链条上的牙排10作有一定停歇的步进运动,牙排10即可压送纸板以供其它机构对纸板进行加工。图3为现有技术的收纸部件传纸链条的导向导轨局部示意图,说明见前述。图4为图3之A-A剖视,说明见前述。图5为圆柱分度凸轮机构示意图,其工作过程是圆柱凸轮A作旋转运动,推动滚子C,使分度盘作间歇分度运动。图6为三分度两片式平行分度凸轮机构示意图,其工作原理是滚子a与凸轮轮廓Ⅰ、Ⅲ接触,滚子b与轮廓Ⅱ、Ⅳ接触,轮廓Ⅰ、Ⅳ为升程轮廓,推动滚子转动;Ⅳ、Ⅲ为回程轮廓,起闭锁作用。共轭凸轮30作匀速转动时,推动滚子使从动盘31作间歇分度运动。图7为图6之A向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之一的送纸机构工作原理图。图9为本技术之凸轮间歇机构传动装置3A的传动副结构图。图10为图9之A-A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收纸部件传纸链条的导向导轨5A结构之一。图12为本技术收纸部件传纸链条的导向导轨5A结构之二。图13为本技术收纸部件传纸链条的导向导轨5A结构之三。图14为本技术所采用的三片式一分度平行凸轮间歇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之A向视图。实施例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之一的送纸机构工作原理图,其工作原理是电机12经皮带副及蜗轮-蜗杆副组成的减速机构12A,将动力传给输出轴13,输出轴13带动齿轮18经凸轮间歇传动装置3A之传动副,再将动力传至凸轮间歇机构(三片式一分度平行凸轮间歇机构)3B上之输入轴16,经变换后由输出轴17将运动传给链轮6、7及链条9,使牙排(图中未示出)作有一定停歇的步进运动,牙排即可压送纸板以供其它机构对纸板进行加工。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之一的凸轮间歇传动装置(简称传动装置,下同)3A之传动副结构图。图10为图9之A-A剖视图,传动装置3A之传动副全部为齿轮,齿轮18装在从主机减速机构12A(见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平压模切机,由预纸堆、给纸、模切和收纸等部件组成,其特征是:A、凸轮间歇机构传动装置(3A)之传动副为齿轮副,齿轮(19)、(20)和(20A)、(21)分别装在固定于墙板(26)上的偏心轴(25)、(24)、(23)上,并分别 用两列轴承(27)支承,齿轮(22)装在凸轮间歇机构(3B)的输入轴(16)上,齿轮(18)装在减速机构(12A)的输出轴(13)上;B、传纸链条(9)的导向导轨(5A)上镶嵌有改性增强尼龙条(5-1),并用螺钉(5-2)固定在导轨(5 A)上;C、凸轮间歇机构(3B)采用的三片式一分度平行凸轮间歇机构其凸轮(30)的动程角θ↓[h]=248°,且在220°-248°处设有变曲率过渡曲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金龙潘伯庆黄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人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